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期末)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632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期末)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二期末)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宗白华诗哲泰戈尔曾说过:“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更值得宝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这是极其伟大的一种天赋。”他的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深的观察与意见,值得我们细加思考。先谈“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东西方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

2、宙的秘密。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理知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导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械,造福民生。西洋思想最后所获得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着“默而识之”的观照态度,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即泰戈尔所谓旋律的秘密。论语上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一切在此中生长流动,具有节奏与和谐。老子也从他高超严冷的眼里观照着世界的旋律,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活泼的庄子也说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3、他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荀子歌颂着天地的节奏:“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中国古代哲人找到了宇宙旋律的秘密,并且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来源:学.科.网Z.X.X.K生活在礼与乐里,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日用器皿上,使形而下之器表现着形而上之道(即生命的旋律)。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日用器皿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再谈“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制作了玉质的日用器皿,

4、后来把它们作为我们政治上、社会上及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在青铜器时代我们竭尽当时的艺术技能把日用器皿,如烹饪的鼎、饮酒的角等等,制精制美,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赋予最现实的器具以崇高的意义、优美的形式,使它们不仅仅是我们役使的工具,而且是可以同我们对语,同我们情思往还的艺术境界。但我们也曾得到过科学权力的秘密。火药同指南针这两项发明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们控来源:学.科.网Z.X.X.K制世界的权力路上霸权与海上霸权,中国自己倒成了这霸权的牺牲品。我们发明火药,却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新年里享受平民

5、式的欢乐。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却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华民族很早发现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秘密,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护现实,美化现实,却轻视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使我们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欺侮,我们的灵魂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也现实得不近情理了。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正面临着极大的问题。 (选自艺境,1946年,有删节)1关于“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哲人仰观俯察宇宙秘密的目的,并不像西方哲人那样想获得“科学权力的

6、秘密”。 B发现宇宙秘密的能力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被泰戈尔认为是中国人的一种极其伟大的天赋。 C中国古代哲人找到的“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不是科学权力的秘密,而是表现方法的秘密。 D中国古代哲人把找到的宇宙旋律的秘密渗透进现实生活,创造着社会的秩序与和谐。2下列各项不能体现“中国人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的一项是( )A四时运行和万物生育,展示着天地创造性的旋律的秘密,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这种秘密。 B新石器时代制作了玉质器皿,后来我们把它们作为政治、社会和精神人格上美丽的象征物。 C我们将崇高意义与优美形式赋予现实的器具,使它们已不再仅仅是被役使的工具。 D我们没有用火药和指

7、南针来获取霸权,而用来享受新年的平民式的欢乐和适宜的自然环境。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西方哲人探求宇宙万物的目的是了解与控制,因此他们根本就体会不到探求过程中的真谛来源:学科网Z-X-X-K与乐趣。 B庄子把他的精神生命体合于自然的旋律,而荀子歌颂天地的节奏,他们对宇宙旋律的体验大相径庭。 C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体现在“中国文化使人民喜爱现实世界,爱护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得不近情理”。D在重视科学征服自然的权力的同时,我们更应坚持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否则,我们便不能摆脱贫弱的地位。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庞籍,字醇

8、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来源:Z-x-x-k.Com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

9、,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使部将狄青将万余人,筑招安砦于谷旁,数募民耕种,收粟以赡军。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

10、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节选自宋史庞籍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假:借给B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 坐:因犯罪C会帝厌兵 会:适逢D第遣使吊赙其家 第:按次序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3分)()来源:学科网Z-X-X-KA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B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C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

11、公论/毋令出于执政 D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庞籍不畏权贵。庞籍升任开封府判官时,力阻章惠太后垂帘听政,烧掉垂帘礼仪制度,面对后宫干政,要求杖打内侍,拒绝听从命令。来源:学.科.网Z.X.X.KB庞籍长于史事。仁宗执政初期,庞籍劝谏仁宗使用人才应当辨明奸邪和正直,防止朋党,提拔亲近大臣,要听取众大臣的意见,不要只听信于执政大臣。C庞籍治军有方。庞籍为解决数万士兵军用物资问题,招募百姓就地耕种,以供军粮,戍兵纪律严明,虽分散驻扎在城中,却无一人犯法违禁。D庞籍足智多谋。庞籍识破了元昊的外交

12、手段,断定李文贵带着野利旺荣的书信投诚是欺骗,并在青涧城驻扎军队,抵挡敌人大举进犯。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5分) (2)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春夕酒醒 皮日休四弦才罢醉蛮奴, 酃醁馀香在翠炉。夜半醒来红蜡短, 一枝寒泪作珊瑚。注:皮日休:晚唐诗人,半生坎坷。本诗为其中年所作。酃醁(ln l):美酒名。8.本诗前两句有何作用?(5分)(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

13、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4)己亥杂诗中以落花喻自己身世,即使沉沦,也要为护花发挥一定的作用的句子是: , 。四实用文本阅读(17分)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 钱理群 王瑶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我们把先生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清峻、通脱”。鲁迅也说:“我

14、有时候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 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文革时的表现:他们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示“斯文扫地”。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 先生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学术。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一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学术的学来源:学科网Z-X-X-K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来他在闲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