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湖1宾馆回填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936276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海湖1宾馆回填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海湖1宾馆回填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海湖1宾馆回填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金海湖1宾馆回填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金海湖1宾馆回填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海湖1宾馆回填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海湖1宾馆回填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回填施工概况24、施工准备25、材料要求和施工方法26、试验57、质量保证措施58、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71、编制依据序 号名 称编 号1本工程图纸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4建筑工程施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6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 01-26-2003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 01-83-20038建筑构造通用图集(2001)08J1-1(工程做法)2工程概况 2.1工程性质:本工程为度

2、假酒店2.2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市平谷区金海湖畔碧波花园南侧。建筑位于缓坡地势。2.3建筑概况:地上最高五层,包括9种户型的客房共28套及游泳馆,健身房,餐厅,会议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局部地下一层为厨房及格专业设备用房。总建筑面积:14750m2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445m2;其中地上各层建筑面积:一层建筑面积:4067m2 二层建筑面积:370 m2 三层建筑面积:2759m2 四层建筑面积:1288m2 五层建筑面积:623m22.4结构形式: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类型为2类,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基础为独立基础和筏板基础。2.5建筑高度:

3、地上最高五层,局部地下一层,檐口高度为23.4m,坡屋面脊高28.3m.2.6本工程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分为两个防火分区;一层及二层大堂为一个防火分区;二层的东,西两部分个位一个防火分区;三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四层五层及一个防火分区。3、回填土施工概况本工程西侧肥槽外、南侧肥槽外等位置均处于30度60度坡势,需要进行回填,回填高度不等,回填土量大。土源取定点一部分在省市建安集团公司金海湖项目部门前、一部分在渔政门前存土场。土方运输距离较远,回填土施工难度大。回填围见附图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 4.1.1根据不同部位、不同阶段回填土作业时间,提前对机具进行准备,以满足施工需要。如

4、:振动式压路碾、蛙式打夯机、平板振动器、装载车、运输汽车、手推车、筛子、2m靠尺、跳板、覆盖布等。4.1.2按要求确定回填土料质量和回填土用量,土源取定点一部分在省市建安集团公司金海湖项目部门前、一部分在渔政门前存土场。4.1.3安排好回填土施工劳动力队伍,组织作业班组,做好施工技术底,为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做好人力资源准备。4.2作业条件1)清理回填部位的有机物、淤泥、浮土、建筑垃圾等。2)回填前应清除回填部位的垃圾、散落材料等杂物,清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回填部位标高,作好回填高度,回填宽度记录,方可进行回填土。3)应对水、电、热、煤气等专业的管沟位置、标高进行落实并进行预埋,有需要在回

5、填前施工的部分管道及时完成。可以后施工的管道部位,先进行回填。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在回填部位边坡上设固定标杆,每隔3 米弹定水平板控制点。边坡上钉上每步回填标高控制桩。5、材料要求和施工方法5.1 材料要求1)根据不同部位、不同阶段回填土作业时间,提前落实运土车辆、夯压机械,以及脚手板、覆盖布等机械器具材料,以满足施工需要。2)回填土料采用素土回填,落实用土来源和使用时间。3)按设计要求和土方施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针对土料的含水率和干密度试验,确定试验程序,做好试验准备。4)安排好回填土施工劳动力队伍,组织作业班组,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为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做好

6、人力资源准备。5.2施工方法5.2.1工艺流程施工顺序:回填部位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压密实试验合格验收 5.2.2施工工艺1)回填前先验收回填部位基层清理,合格后方可回填。2)办好基层清理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回填土应按要求选择土质。3)夯土时注意对临边树木及预埋管线的保护(设置临时保护板),预埋管线以上300mm厚用人力夯夯实,不得使用机械夯实,以免破坏预埋管线。4)回填土的干容重应按施工规分层分段检验,同时根据试验结果对夯实、碾压遍数和含水率进行调整。5)检验土质。检验回填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围。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

7、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6)进行回填土施工,下土及夯土时注意对周边建筑物及树木的保护。7)因施工场地地形,根据现场实际,回填土根据每天的回填量采取运输,余土及时覆盖。8)从地势最低点逐层夯填,逐步扩大回填面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9)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虚厚度为300mm,压实后厚度为250mm。填土的标高控制线在护坡上标出。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并用蛙式打夯机夯实。10)对于蛙式机打夯,要求回填土每层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11)

8、对于过于窄小的部位,采用竖向电动夯夯实,不得漏夯。一夯压半夯,夯排三次。1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东西分两段回填土施工。由西向东连续逐层施工,本工程回填面积逐步增大。回填顺序为先低处回填,后高处回填,根据进度协调回填,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碾迹重叠0.51m;上下相邻两层回填土的阶梯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的回填土应充分夯实。13)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14)修整找平: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15)遇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

9、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16)雨期回填时,应有防雨措施,要防止地面水直接流入回填土与原坡势接壤处,以免边坡回填土流失或遭到破坏。5.2.3填土压(夯)实方法1)一般要求(1)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素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围。当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形成水壤和产生滑动现象。(2)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碾压或夯实。 (3)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阶梯形斜坡,碾迹重叠0.51.O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

10、应小于lm。(4)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行车、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预留沉降量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2)人工及机械夯实方法(1)人力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人工夯实只适用于肥槽回填,大面积的回填土必须用机械碾压或机械打夯机夯实。(2)用蛙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时,一般填土厚度不宜大于300cm,打夯之前对填土应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3)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4)压实排水要求: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

11、,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6、试验 素土回填试验:素土回填后应确定其压实系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压实系数通过土的实际干密度和土的最大干密度求得,土的最大干密度通过标准的击实试验确定,土的实际干密度采用环刀法取样,素土回填按每100200平方米取一点。以上取点均按层取样,取样部位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7、质量保证措施 7.1质量标准7.1.1 主控项目(1)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规定。(2)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土重力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干土重力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

12、08g/cm2,且不应集中。7.1.2一般项目(1)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动和起皮。(2)分层留槎位置、方确,接槎密实、平整。7.1.3 允许偏差项目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肥槽外场地平整管沟地面基础层人工机械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5050水准仪2分层压实系数素土:0.90按规定方法一般项目1回填土料素土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2分层厚度含水率每层铺土厚度250300mm含水率为1215%水准仪及抽样检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准仪7.2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的干容重,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

13、大于0.08g/cm2,且应分散不得集中。7.3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7.3.1严格按要求测定土的重力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重力密度,检验其压实系数和压实围,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上层土,试验报告应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试验人员。7.3.2回填土下沉:主要原因是未严格按要求施工,因虚铺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以及施工用水渗入土层中造成。7.3.3局部下沉:边缘和转交处夯压不实,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7.3.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7.4 成品保护7.4.1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桩及已施工完毕的临

14、边树木、基础、建筑物等结构,防止碰撞损坏。特别是采用机械运土时,应安排专人负责看护和指挥车辆。7.4.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7.4.3回填土根据每天的回填量取土,余土分堆堆放在回填部位旁,并及时覆盖。7.4.4回土完后,应及时进行覆盖,防止淋雨。7.4.5施工时按规程施工,建筑物旁防止发生碰撞和挤压;如发现有损坏时,及时进行修复,不得填土掩盖。7.5回填土雨期施工措施7.5.1回填土中含水率为1215%,最大干密度不小于1850kg/m3,检验方法是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加干土或换土等措施。7.5.2回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压实系数0.90。7.5.3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及时夯实。运至现场的土要及时覆盖,防止淋雨。8、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8.1 施工安全措施8.1.1 加强回填部位周边的安全防护,应设钢管围栏,并用密目安全网封闭。8.1.2 采用翻斗车土料运输、采用蛙夯机进行回填土夯实,必须按机械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防止发生碰撞和挤压伤人。8.1.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高处施工落物击伤。8.1.4用小车向槽卸土时,必须设横木挡掩,预防小车翻车,倒土部位人员及时撤离方可倒土,倒土时应稳倾缓倒。8.1.5使用蛙式打夯机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