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生物 2.1.2 种群的数量变动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3.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29065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中生物 2.1.2 种群的数量变动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高中生物 2.1.2 种群的数量变动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高中生物 2.1.2 种群的数量变动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年高中生物 2.1.2 种群的数量变动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年高中生物 2.1.2 种群的数量变动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中生物 2.1.2 种群的数量变动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中生物 2.1.2 种群的数量变动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3.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中生物 2.1.2 种群的数量变动同步训练 中图版必修31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内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繁殖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组成一个种群C一定区域中的所有成年老鼠组成一个种群D种群是指同一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解析:选D。考查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它包含三个要点:一定自然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2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数量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B现有人口的数量和密度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D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解析:选C。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比、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移率等特征。其中,年

2、龄组成与性比都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另外,作为人类,活动范围较广,迁移率也是直接决定地区人口数量的重要因素,并且城市人口密度关键在迁移率大小的变化。3(2012合肥一中高二检测)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曲线乙)。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环境阻力出现在曲线d点之后B防治蝗虫虫害应该在曲线c点之后C“S”型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食物的关系D呈“S”型增长的蝗虫,其数量也可能有时超过K值解析:选D。种群的环境最大容纳量是一个相对值,当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时,仍然处于变化中,有可能

3、超过K值。4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解析:选D。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是先逐渐升高,当种群数量大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开始降低。5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培养液体积(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

4、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开始下降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种群的特征以及种群的数量变化。当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若环境适宜种群生存,由于这时种群数量不多,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适宜,没有环境阻力,因此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然后环境阻力慢慢增大,种群开始“S”型增长。K值指的是环境容纳量,到达K值的时间是由环境阻力的大小决定的,因此4个试管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此最先达到K值并且有毒物质积累快,最先开始下降。6(2010高考福建卷)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

5、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调查日期(月日)61061562062563075710715720棉蚜数量(只/株)0.424.7941.58261.731181. 941976. 962175. 632171. 462173. 23(1)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型,在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2)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增大、不变、减小)。解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中对于植物以及活动范围有限的动物采取样方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则采取标志重捕法。自然界的资

6、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因此在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的曲线为“S”型曲线,K/2时种群增长量最大。(2)在农药的长期选择中,只有抗药性个体才能够生存下来,并通过遗传而导致后代群体抗药性增强,即种群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大。答案:(1)样方“S”630(2)增大1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如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结构呈增长型B性比发生变化C迁入大于迁出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答案:C2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通

7、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提出合理的假设ABC D解析:选B。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3影响种群数量变动最直接的因素是()A种群密度 B迁入和迁出C年龄结构 D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D4(2010高考山东卷)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解析:选C。从图示的横坐标看出,K表示种群密度,不是环境容纳量。作

8、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应是年龄结构、性比。从图中看出,K/2时净补充量最大,显然,此时不是控制有害动物的最有效时期。控制有害动物的最有效时期应在有害动物种群密度较小的时候。5(2011高考上海卷)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与猎物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曲线,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ABC D解析:选D。由图中曲线可知,在一定范围内,猎物种群的密度越高,捕食者所消耗的猎物数越多,其食物数量就会减少。6(2011高考海南卷)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

9、J”型增长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解析:选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既含有核基因,线粒体中又含有质基因;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CO2和酒精,两者均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用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的早期,资源和空间充足,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碳源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大于碳源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7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 min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资源、空间无限),T 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Am2T Bm220C2T/20 Dm23T解析:选D。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在T h,

10、即60 Tmin 后,共繁殖3 T代,所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m23T。8如图为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增长曲线,为了使此种鱼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应做到适时捕捞。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超过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B超过t3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3K/4C超过t2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2D超过t1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4答案:C9(2010高考浙江卷)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不符合S型增长B若该种

11、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走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解析:选A。从图中个体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若a点环境因素变化,虽然食物量不变,但增长的过程可能会有所波动,但仍按S型增长,只是斜率有所增加或减少而已;虽然种群出生率提高,但是还有其他如年龄结构、性比以及环境、食物、天敌等因素影响种群的数量,所以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波动,不会大幅走过b点;天敌捕食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如bc段下降;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和下降型时分别会导

12、致种群数量的增加和减少,所以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类似cd段波动。10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B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C在t0t1时间内,种群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D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解析:选D。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时,A错;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B错;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D对。11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

13、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解析:选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且K值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稻田秧苗的均匀分布(即合理密植),可以达到对光能、水、肥等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产量;因人工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足以满足鱼类的需求,故需投放饲料保证鱼正常的能量需求;年龄组成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12对某地区新引

14、入一种鸟的种群增长率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年份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增长率0.661.242.813.672.941.650.03A.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种群数量呈曲线“J”型增长C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解析:选C。在调查期间,该种群增长率始终大于零,说明该种群为增长型。因种群增长率不是定值,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应呈“S”型;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天敌、食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种内斗争的激烈程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因此在第7年种内斗争最激烈。13如图为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问题。(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_型曲线增长的,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空间和食物都是有限的,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结果按_型曲线增长。(2)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_和_、_和_。年龄结构是通过影响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