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大讲堂】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6)现代文阅读必考(第三课时)限时训练.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1884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大讲堂】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6)现代文阅读必考(第三课时)限时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名师大讲堂】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6)现代文阅读必考(第三课时)限时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名师大讲堂】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6)现代文阅读必考(第三课时)限时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名师大讲堂】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6)现代文阅读必考(第三课时)限时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师大讲堂】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6)现代文阅读必考(第三课时)限时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大讲堂】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16)现代文阅读必考(第三课时)限时训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训练(十六) 现代文阅读必考(第三课时)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韵:建筑与音乐艺术的相通性建筑主要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则属于时间艺术,二者之间区别明显。然而,将建筑与音乐相联作比,完全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在西方,文学家歌德、哲学家谢林、音乐大师贝多芬等人,都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中国建筑又何尝不是具有浓郁的音乐美感。北京天坛祈年殿的藻井天花,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的如意斗拱,显示出建筑构图上的连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西安大雁塔的层层叠叠,广东开平风采堂的立面构图,展示了建筑的渐变的节奏和韵律美;北京故宫建筑群的三重空间组合,起伏跌宕、层层推进,给人一种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感受,传

2、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表现的是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中国建筑无论宫殿、寺庙,还是园林、民居,注重的并非单体的高大,而是群体的宏伟;追求的不是纯空间的凝固的音乐,而是在时间中展开,在时间的流动中呈现自我的旨趣和品格。其理性秩序与逻辑或明或暗,却都气韵生动,韵律和谐。建筑与音乐艺术的共通性,最根本的在于建筑所具有的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感。一言以蔽之,“韵”。“因为建筑艺术是把人们置于时间的推移序列过程中去领略多变而流动的造型,人们通过空间的时间化来认识建筑的审美特征,似乎可以感受到时间序列的和谐与韵律。”美国的建筑评论家哈姆林曾说,“一个建筑物的

3、大部分效果,就依靠这些韵律关系的协调性、简法性以及威力感来取得”。建筑艺术是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如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内外部空间结构的处理、门窗柱子的式样与安排等,来表现自己的节奏和韵律的。因此,建筑空间之“韵”,大体上可分为建筑外部空间之韵和内部空间之韵。就前者而言,黑格尔曾以古希腊的多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三种柱式的美为例说明,由于台基、柱身和檐部的体积、长短以及间距的比例不同,便会形成庄重、秀美和富丽等性格区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几乎所有的建筑物,无论在水平方向或者在垂直方向上,都有它的节奏和韵律。梁思成先生曾形象生动地比喻说,一柱一窗的连续重复,好像24拍子的乐曲,而

4、一柱二窗的连续重复排列,就好比34拍子的“蓬恰恰,蓬恰恰”的华尔兹圆舞曲了。如果说,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空间的组合创造是建筑设计的灵魂,那么,空间组合所蕴含的节奏和韵律往往成为激发人们建筑审美情思的最主要因素所在。王振复先生曾论述道:“优秀的建筑,由于成功地处理了建筑个体的各部分之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体、群体同周围环境之间的比例尺度,像一部成熟的乐曲,既千变万化、波澜起伏,又浑然一体、主题鲜明。这里有主旋律与副旋律、高潮与铺垫、独奏与合奏、领唱与和声。既有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进行曲,又有缠绵悱恻、情切切的恋歌和清晰愉快的田园小唱。”建筑的节奏和韵律还表现为建筑内部空间之韵。

5、一座建筑的内部由许多室内空间组合而成,空间的形状、大小、明暗、开合等变化万千而又整体和谐。人们在建筑审美时,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步移景异。一方面保留着对前一个空间的记忆,另一方面又怀着对下一个空间的期待,从而充分显露出建筑艺术的空间理性的时间化特征。也就是说,人们只有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流变中,才能真正感受和体悟建筑艺术之神、之韵。如中国古代的院落式民居,其空间序列清晰有致,有前序、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真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意蕴丰富,韵味无穷。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虽然建筑与音乐二者之间区别明显,但西方的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大师都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B

6、建筑艺术的“韵”,是借助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内外部空间结构的处理等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的。C人们将建筑与音乐相联相比,主要是因为建筑艺术具有可以领略得到的韵味和节奏感,这一点与音乐是相似的。D建筑艺术之韵有外部空间之韵和内部空间之韵之分,前者体现建筑艺术之韵的变化,后者则体现出建筑艺术之韵的和谐。E梁思成认为,所有的建筑物都有它的节奏和韵律,而建筑物中柱和窗的排列就犹如音乐的节拍。【答案】BC【解析】A项“西方的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大师都”扩大了范围;D项“二者都是既寓有变化又浑然和谐的美”;E项以偏概全和以部分作整体了,原文只是举两类窗柱的排列为例说明“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有它的节奏和韵

7、律”,“柱窗,好像拍子的乐曲”,而不是“音乐的节拍”。2下面各项中,对建筑的“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所具有的类似于音乐的韵律和节奏的那种美。B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西方建筑像交响乐,中国建筑则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美。C中国建筑追求的是在时间中展开和流动的气韵生动、韵律和谐的美。D建筑物空间组合中体现出来的既富于变化而又浑然和谐的美。【答案】B【解析】既无对“韵”的理解;“中国建筑则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美”也不符合文意,文章讲的是“共通”。3文章首段列举了“北京天坛祈年殿的藻井天花”“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等七个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中国建筑艺术具有哪些类型的音乐美感?请概括。_【答案】(1

8、)北京天坛祈年殿的藻井天花,显示出“建筑构图上的连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2)西安大雁塔的层层叠叠,展示了建筑的渐变的节奏和韵律美;(3)北京故宫建筑群的三重空间组合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4)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表现的是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只概括类型不举例也可以。)4请从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两个方面,说说建筑怎样才具有“韵”?_【答案】(1)外部空间上,使建筑的体积、长短以及间距的比例恰当而又富于变化,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或:处理好建筑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体、群体同周围环境之间的比例尺度,既千变万化、波澜起伏,又浑然一体、主题鲜明。(2)室内空间上,空间的形状

9、、大小、明暗、开合等变化万千而又整体和谐。(使人们在建筑审美时,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流变中,能真正感受和体悟建筑艺术之神、之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西便门茶话李国文如今,在大城市里,平民化的茶馆屈指可数,广东虽有早茶一说,但那里的吃喝与茶馆的茶趣,已不完全是一回事了。北京也有大碗茶一说,而且冠以老舍先生的名字,然而外宾日多,堂会日盛,与旧日平头百姓、贩夫走卒的茶馆文化,颇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我并非国粹主义者,从来不认为凡旧东西皆是古董,就必定应该珍惜,应该保留。但这种绝对中国式的联络感情的交往方式,渐渐退出社会生活,走向消亡,实在是有点遗憾的。这种天南海北,胡诌八咧,云山雾罩,谈

10、笑风生的茶馆,与西方注重精神的交流,讲究繁文缛节的文化沙龙,品味是迥然不同的;也与现代年轻人喜欢的,倾向于享受人生,主题在于谈情说爱的派对,也毫无相似之处。中国人的茶馆,说实在的,是一种大众化的乐趣,是一种比较雅致的俗文化,是一种老少咸宜、对谁都敞开门户的活动,是一种绝不强求一致,允许自行其是,不干左右纷扰,但愿心安理得的讲究“怡悦”二字的聚会。茶,是一件好东西。中国是茶的祖国,中国人几乎都好喝茶,但不知为何,同胞们却不十分懂得茶的宽容精神,茶馆里的自由气氛,以这种精神和气氛指导自己的人生,实在很奇怪的。在茶馆里,不必像沙龙那样,都得谈一个高雅的题目,穿燕尾服,戴白手套,有话没话,总是要绉上几

11、句,以示自己不是傻瓜,一定要作出绅士或贵妇状,作出有学问的深沉状。泡茶馆的饮客,那可自由多了,衣着不必整齐,坐姿不必考究,花钱不必太多,更重要的,言谈不必咬文嚼字,引经据典,卖弄学问,摇头晃尾。更不必学文坛上那些假洋鬼子、二道贩子,杜撰几个洋名词来吓唬人。坐在长条板凳上,喝着滚烫的热茶,想说就说,愿骂就骂,谈天说地,神侃胡聊。或陈谷子烂芝麻,旧日情怀,往事余韵,沉湎于回忆之中,不觉日之将午。或街谈巷议,稗史演义,小道消息,花絮轶闻,以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讲者信口,闻者随便,喷饭叫绝,拍案而起,那该是何等爽快和惬意啊!做一个自然的而不是矫揉造作的人,那岂不也是难得的幸福嘛!再说,时髦青

12、年的派对,那一个“对”字,音译得实在是很传神的。于是,就有小儿女们成双成对的好戏,必然出现或卿卿我我,喁喁情话;或搔首弄姿,撒娇嫉妒的很费心力去应付的场面。而到茶馆里来坐一坐的饮客,很少有不识相在那么多双眼睛下,示爱调情的。这些喝茶的,本求一个轻松自在的忘我境界,恐怕就不会在这种场合,掀起感情上的波澜了。所以,一杯在手,虽然说不上四大皆空,万念俱灰,但至少在茶水的香味中,暂时把生活的烦恼,日子的艰窘,工作中的不愉快,事业上的阻难,家庭里的纠葛,妻子儿女丈夫情人之间的矛盾,上级的白眼,小人的不可得罪等等头疼事,放在一边,这就是只有一盏清茶能起到的功效了。对一个在沙漠中跋涉的旅行家来说,有一片歇脚

13、的绿洲,岂不等于上帝的笑脸吗?琴弦绷得太紧,就有断的危险;茶杯陡冷陡热,很可能就会爆裂;一个人,神经要是总处于紧张状态之中,没准会生出毛病。所以,要学会饮中国茶,要懂得饮茶的宽容放松之道。君不见茶馆里何其熙熙攘攘,又何其气氛融洽?高谈阔论与充耳不闻并存,驴吸鲸饮与徐徐品味同在。在茶馆里,没有什么一定要领袖群伦的人物,大家平等,彼此彼此,谈不上谁高谁低,谁大谁小。只有这样一杯清茶的氛围,心能静得下来,气能平得下去,这就只有茶能起到调和作用。如果是酒的话,火上加油,双方肯定剑拔弩张不可。因此,以茶代酒,永远不会胡说八道。以茗佐餐,必然会是斯文客气。这世界上只有喝茶人最潇洒,最从容,不斗气,不好胜,

14、我们听说过喝啤酒的冠军,喝白酒的英雄,但饮茶者才不屑去创造这些记录呢!有一份与他人无干,只有自己领受的快乐,就足矣足矣了。咖啡太强劲,可可太甜腻,饮料中防腐剂太多,汽水类含有化学物质,唯独茶,来自本国土地的饮品,有着非舶来货所能相比的得天独厚之处。清心明目,醒脑提神,多饮无害,常饮有益,尤其茶的那一种冲淡清逸,平和凝重,味纯色雅,沁人心脾的品格,多多少少含有一点做人的道理在内。茶馆是渐渐地少了,但饮茶之道还是应该提倡的。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说“实在是有点遗憾的”,是因为平民化的茶馆文化逐渐消亡。B.在文中,作者对平民化茶馆的怀念,实际是对中国茶馆文化表现的人际环境的赞赏、追求。C.作者认为茶馆的种种趣味能够交流思想、调节生活,必能提高国民的素养,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D.作者列举“广东早茶”“北京大碗茶”的事例,在内容上与本文所推崇的平民化的茶馆进行对比,突出具有茶趣及平民化特点的茶馆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