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成年犯罪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90900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未成年犯罪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未成年犯罪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未成年犯罪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未成年犯罪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未成年犯罪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未成年犯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未成年犯罪(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未成年犯罪摘要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未达到承担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本文从实际出发,对未成年犯罪的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有效对策加以改善。关键词:未成年犯罪 犯罪特点 犯罪原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对策一未成年人犯罪状况(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为主体实施的犯罪。显然,何为未成年人,即未成年人如何确定,则是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问题。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特别是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

2、定。秦律以身高作为确定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依据,秦律对身高不满6尺(相当于现在一米高左右,也就是8、9岁的孩子)的儿童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汉律则对刑事责任年龄有明确规定:“年未满8岁非手杀人,皆不坐,”也就是说,8岁以下的人,除非亲手杀人,否则都不处罚。至于中国古代集成文法典大成的唐律在这一问题上更有明确的规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1)10至15岁的少年,对所有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并可用赎金的方法代替刑罚。(2)7岁至10岁之间只对反逆、杀人、盗及伤人这几种犯罪须负刑事责任,且仍可通过赎金替代。(3)7岁以下,虽犯死罪,亦不处罚。各国由于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环境等诸因素

3、的差异,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也并不一致,总体来说,世界各国关于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的下限年龄的规定有7岁、8岁、10岁、12岁、13岁、14岁等。但是大多数国家的刑法都有以18岁作为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的上限年龄。不管何种分类,于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各国都采取减轻或免除处罚。就我国而言,对未成年人的界定有专门的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同时,我国刑法还规定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二)未成年犯罪的特点1、犯罪的形式中团伙犯罪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团伙犯罪(如:结伙抢劫

4、、结伙偷盗等)。他们往往模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成帮、结帮成派,共同进行犯罪活动。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团伙作案的案件逐年递增。犯罪团伙人多势众,往往使受害者不敢反抗。团伙中大多以惯犯累犯为首领。他们教唆操纵未成年人作案,以功利实用主义和哥们义气相互感染,扩散无罪责的自欺心态,犯罪手段往往极其残忍。2、犯罪的性质突出表现为暴力型犯罪。未成年人年龄偏轻,模仿性较强,犯罪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不顾一切,不计后果,仅凭一时冲动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纵火等暴力型犯罪。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性质更加严重,不少大案要案都有未成年人参与。作案的种类主要是重大杀人、伤害、爆炸、强

5、奸轮奸案件以及重大盗窃、抢劫、贩毒、贩卖枪支弹药等严重刑事犯罪。在我国法院审理判决的未成年犯中,严重犯罪的未成年犯人呈居高不下的态势。另外,由于未成年人本身自制力、判断力较弱,平时容易冲动,暴力倾向比较强烈,案件性质较为严重,且表现为明确的犯罪动机,作案手段十分残忍,不计后果,社会影响恶劣,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会影响恶劣,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暴力型犯罪突出,手段残忍,社会危害大。3、犯罪的类型多样化。与以往相比,未成年人犯罪涉足的类型越来越广,除盗窃、抢劫、伤害等传统型犯罪外,对一些新类型案件,如绑架勒索、抢劫汽车、吸毒贩毒等也有所涉足。近年来,由于种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6、,在部分未成年人中,享乐主义蔓延,拜金主义泛滥,致使未成年人犯罪中侵财型犯罪巨增。在侵财型犯罪中,以盗窃罪和抢劫罪最为典型。据公安部门统计,近几年中犯盗窃罪和抢劫罪的未成年犯约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80%左右。其中新出现的暴力侵财型犯罪有抢劫出租汽车,绑架杀害人质,车匪路霸以及抢劫银行、金店等。此外,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另一个特点是毒品犯罪迅速增加,毒品犯罪案件大幅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1997年共登记吸毒人员54万人,其中80%为青少年。毒品犯罪有向低龄方向发展的趋势,一些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1997年共登记吸毒人员54万人,其中80%为青少年。毒品犯罪有向低龄方向发展的趋势,一些未成

7、年人也因种种原因加入了吸毒、贩毒的行列。有些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不易被怀疑的特点,教唆未成年人参与运输、贩卖毒品,致使少年毒品犯罪以及因毒品而引发的其他犯罪迅速增加。4、犯罪的年龄下降。未成年人犯罪中,在校生犯罪占据了相当比例,犯罪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初犯年龄越来越小。有的不法之徒以不负法律责任为诱饵唆使操纵未满14岁的儿童犯罪。加之社会不良风气以及未成年人不良性格倾向等因素的影响,犯罪低龄化的程度已相当惊人。5、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手段向成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作案方式由传统方式向现代方式转化。未成年人犯罪大多由成年的惯犯、累犯传授“犯罪经验”,或由成年的主犯“亲自指

8、挥”作案,或是从电影、电视以及小说中模仿作案手段。他们实施犯罪多采取较隐蔽的犯罪手法,作案前周密策划,反复采点,作案时易容化妆,戴手套戴面具,使用麻醉剂和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配有刀枪(火药枪、猎枪、甚至军用枪支)等凶器,作案后清洗、伪造现场,毁灭或转移证据,逃避追捕,往往叫人难以相信是未成年人所为。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犯罪学认为,犯罪行为是受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一方面,生物学因素对犯罪现象有影响作用,而社会学因素是决定犯罪性质的主要的、根本的因素;犯罪行为是受犯罪心理支配的,生物学因素是犯罪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离开生理基础凭空论述人的行为,显然是不科学的。当然

9、,在分析犯罪原因时,生物学因素不是根本原因,决定犯罪现象的是社会因素,决定个体犯罪行为的也是社会因素。现阶段就我国的状况而言,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同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社会原因1、不良文化的影响。劣质影视作品、黄色网站、书刊等传媒的影响与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很大。好的影视作品对未成年的健康成长起推动作用,劣质影视作品对未成年的成长起潜移默化的消极作用。不良文化是未成年犯罪的诱因和温床。根据调查分析,由于一些宣传暴力的电影和文化作品的影响,社会不良刺激的增多,导致社会规范失控,价值观念的巨变,未成年犯罪上升。目前这种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并导致犯罪的情况令

10、人触目惊心。不少杀人犯纯粹是对一些影视镜头的刻意模仿,犯抢劫、偷盗罪的未成年人则多为影视里花天酒地的生活方式所诱惑,涉嫌性犯罪的未成年人几乎全部观看过淫秽影碟或访问过色情网站。这些不良文化若得不到及时打击和控制,不仅会直接导致未成年犯罪,而且还将影响整个社会。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淫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淫秽录像和黄色书刊。2、拜金、享乐的思想影响。由社会腐败而导致的丑恶现象和形成的高消费浪潮,使未成年的价值观发生偏离,使他们信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贪图物质享受,导致不良后果。比如未成年人的暴力抢劫犯罪

11、就是直接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对金钱和享乐的极端追求的结果。3、虚拟世界对于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目前,在未少年人中广泛流行的不良网络游戏、以及游戏中虚拟世界对于未成年人心理的不良影响已经不容忽视,并越来越受到社会、家庭和未成年维权组织的广泛关注,对于相关问题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已经当作专项问题来加以讨论,研究具体的解决办法,未成年人由于沉迷于虚拟世界中所以经常把自己幻想成虚拟世界的所谓“英雄人物”,好于“打抱不平”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对于形成暴力犯罪不得不说没有影响。(二)家庭原因家庭教育的诸多缺陷,是未成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甚至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

12、经济上的贫困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和信心;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宠爱加溺爱使小孩从小就养成以自己为核心、随心所欲、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质;望子成龙的心态,迫使孩子从小就承受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幼小心灵受到撞击和伤害;家庭暴力的影响,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了逆反的种子和实施暴力犯罪的祸根;现代家庭的不稳定性,导致孩子从小失去家庭温暖,缺少亲情的呵护,极易误入歧途。家庭教育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放任不管。许多家长忙于官场上的繁琐事务或商场上赚钱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不闻不问,一律交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或保姆,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政策,从而对孩于的教

13、育出现真空。2、拳头加棍棒。一些家长对教育孩子不讲方法,恨铁不成钢,孩子一出现问题,轻者训斥,重者拳头加棍棒。更有甚者还出现了将孩子打死的惊人事件和将孩子打成重伤或重残的悲剧。上述结局不仅仅给孩子的皮肉造成痛苦,更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永久的伤害。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所起的消极作用不可低估。 3、离异家庭的增多,也是造成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现在离婚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其父母一方哺育一个孩子,给孩于的心理造成了缺陷。像在动物园伤害黑熊的刘海洋就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有这种不健全心理的孩子在成长当中易受到诱惑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父母对自身要求不严格,也是造成家庭失败的原因。父母的言

14、行影响子女,父母善良、正直的品行会给子女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础。反之,父母奸诈、粗狂、残暴的性格会使子女学习效仿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三)学校原因学校在孩子走上歧途方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社会心理背景主要来自学校和家庭,缺乏关爱,缺少管教是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在学校里,成绩好的学生得到宠爱,表现差的学生往往受到嫌弃,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有的地方未成人在校时被驱逐出教室的占28%,经常挨训的占14%,老师讨厌的占11%。由此可见,教育者的教育态度存在着缺陷。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缺乏必要的分析,没有专门针对未成年如何抵御丑恶风气侵袭的专门课程,学生缺乏免

15、疫力和适应性。有少数学校对预防未成年犯罪认识不足。学校是对未成年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而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重智轻德,法制教育流于表面化、形式化。教师法制观念淡薄,不仅没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还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侵犯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等。这使得未成年错过了接受法制教育、培养法制观念的最佳时期。近年来越来越多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许多人们的心目中,校园是安静、纯洁的象征。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杀人等词联系在一

16、起。(四)居住环境原因居住环境是人在成长中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一定的居住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发展方向。未成年是心理弹性较大的群体,整个成长过程都置身于一定的居住环境。如果在一种类型的居住环境中生活时间较长,那么该种类型的居住环境的典型的文化色彩在未成年身上就会得到突出表现。例如:居住在商业区的未成年对财务比较敏感;居住在学校周围的文明程度比较高;如果居住在文化素质低、不良行为者多的环境中,则未成年接受的信息往往是消极的,不利于其心理的健康成长,甚至为他们将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埋下祸根。根据相关调查,认为学校、家庭、居住地、工作单位四种环境中对自己犯罪影响最大的是居住环境。所以为了对未成年做到犯罪的早期预防有必要分析哪些居住环境中的未成年相对最容易实施犯罪行为,易实施哪些犯罪行为。三未成年犯罪的预防对策只有切实的完善未成年人权益的保障,才能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或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