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0473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南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南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南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0-201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 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铁一中2010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政治科试题(文科)时量:70分钟 满分:100分一、 选择题(选出每题的一个最佳答案,并填写在答卷上。252分=50分)1、下列对文化力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文化是一种物质财富C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D文化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2、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每个人物质财富的多少 B每一个人文化程度的高低C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地位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自2000年金鹰电视艺术节在长沙落户以来,每年九月举办的金鹰节为推动我省旅游业的快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说明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和谐

2、共进 B繁荣文化是发展经济的基础C文化在商业社会中被商业化了 D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文化的发展4、前不久,湖南金鹰集团将我们湖南的地方花鼓戏剧打铜锣、补锅等优秀剧改编为动画片,在中小学校试播,深受中小学校学生的喜爱。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5、我们之所以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因为 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统一的必然要求 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内在要求A B C D6、下列关于民族节日的说法,错误的是 A蕴

3、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因素B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7、下列对文化创新的看法,正确的是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创新是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 B C D8、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对待儒家学说的正确态度应是 A儒家学说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们应全部吸收B儒家学说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应全部抛弃C“取其精华,去之糟粕”,批判继承,古为

4、今用D儒家学说应自觉地进行改造或剔除9、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戏曲和太极拳表演让人耳目一新,中国灿烂文化神奇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包容性 .区域特征 .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10、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 B C D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坚持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加强思想道

5、德建设 B发展文化教育事业C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 D以诚实守信为重点13、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 A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B禁止其它民族的文化进入C维护国家的文化产业安全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14、柏拉图说“知识就是美德”。这说明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提高知识文化修养的前提 B.思想道德修养取决于知识文化修养的提高 C.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D.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15、世界观是指 A人们对世界各种认识的总和 B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总的看法

6、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世界认识的知识体系 D人们对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 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7、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 A可知论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18、“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里的“物质”是指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万事万物的共性客观实在 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19、“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因为 A理论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B马克思主义理论

7、是最先进的理论 C科学理论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0、下列成语俗语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按图索骥 画饼充饥 削足适履A. B. C. D.21、爱因斯坦所说的“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是指: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22、“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生存、生活。”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B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

8、性23、下列对成语“刻舟求剑”的认识正确的是 承认了物质而否认了物质的运动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否认了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形而上学观点的体现A. B. C. D. 24、“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以下不能体现这句话哲学观点的是 A认识具有无限性 B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C认识具有反复性 D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25、人们根据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有规则的变化进行推论,发现了一些“空位”上的元素,这表明 A有的规律也是可以创造的 B有些规律是可以被改变的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D规律

9、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5 非选择题(把答案写在答卷上,共三题,50分)26、2008年5月,一场突然降临的大地震,让数万生命被吞噬于瓦砾之下。当我们痛感灾难无情之时,也看到了一幅幅与死神争夺生命的充满英雄壮举的画面。在抗震救灾现场,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迎风飘扬的军旗;哪里有呼救,哪里就有奋不顾身的共产党人英雄们的身影。他们是一个民族的旗帜,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本色,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可贵品格,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社会风尚,抗震救灾精神为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请说明抗震救灾精神主要体现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哪些

10、方面?(6分)在当代中国,我们青年学生责无旁贷地必须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请说明我们在今天怎样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7分)27、材料一: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贝克莱说:“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朱熹认为:“理在事先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1)请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别的基本观点。(8分)(2)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中三人的观点。(9分)28、材料一: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力争在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材料二:高二某班同学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主题开展了“探究学习”。以下是几个同学发表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