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8单元 生物技术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名师教案(1) 苏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9707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8单元 生物技术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名师教案(1)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8单元 生物技术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名师教案(1)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8单元 生物技术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名师教案(1)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8单元 生物技术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名师教案(1)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8单元 生物技术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名师教案(1) 苏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1 尝试制作酒、泡菜、酸奶等食品的发酵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 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

2、术的应用。发酵过程的控制(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相结合。【教学流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把准备好的面包、馒头、自制的酸奶、酱油、米酒、米醋、甜面酱拿出来,这些东西你们吃过吗?它们的生产与哪一类生物技术有关?学生踊跃回答: 这些食品的制作与微生物的发酵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补充引导: 在很久以前,人们发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并把这种现象称为发酵。刚才大家看到的那些食品都是通过发酵原理制成的。下面我们通过酿制酒酿的实验来讨论分析一下发酵产生的原因和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思想用学生常见常吃的食物打开学习本节知识的窗户,开门见山从生物技术

3、的角度让学生感受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知道了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终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愿望。二、 新课教学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历史非常悠远。在我国的漫长历史中,酒文化源远流长。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句都与酒有关。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现在众所周知的国宴用酒“茅台”更是享誉五湖四海。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利用发酵技术进行大规模酿酒。同学们想不想弄清楚酒是如何酿制出来的?今天我们大家就都来尝试地做一次酿酒师。酒酿制作: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实验。制法:1 将糯米先

4、用水淘干净,直到水清为止。再用水浸泡约8h,以糯米没有硬心为度,捞出沥干。 2 将泡好沥干的糯米上屉蒸熟,再用凉开水冲一两遍,降温至3035,沥干抖散待用。 3 将待用的糯米摊开,撒上酒药粉拌匀,盛入洗净的容器内抹平,并在中间做成一圆柱形窝形。盖严后用棉被包裹,放在约25左右的环境中发酵。经40h左右即成酒酿。 教师揭示酿酒的原理: 发酵技术。1 发酵的原因: 是由微生物引起的。2 什么叫发酵技术?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来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酒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果酒是乳酸菌发酵的产物。现在我们尝试地来做一次酿酒师,在酿制前老师给大家一些友情提示

5、: (1) 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洁,防止污染;(2) 酒曲碾碎必须均匀地搅拌在糯米中;(3) 温度应保持在25。同学们现在开始制作,按照我们座位的四人小组开始合作完成,大家在制作的过程中要认真操作,时刻都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对你的产品影响,关键点: 熟糯米、酒曲搅匀、温度适宜。祝愿大家都能酿制出飘香的美酒。器材: 蒸熟的糯米、酒曲、广口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碘液等。 学生活动: 1 学生 4 人一组,先讨论有关实验的各种问题。 2 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将酒曲碾碎,均匀地搅拌在糯米中,装入广口瓶。 3 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2530 ,应采用各种方法保持适宜的温度。 4 两天后

6、,取出酿制好的酒酿液体少许,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在酿制酒酿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品尝自制的酒酿。 讨论: 在酿制酒酿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实验完毕师生总结酿制的要点: 要选择好合适的酒酿,严格控制发酵的温度,注意防止杂菌感染。设计思想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学习为突破,从活动入手,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个过程是个愉悦的过程且又主动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技能。(二) 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多媒体演示: 多种利用发酵原理生产的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酸奶已经成为一种深受欢迎的饮料,酸奶不仅酸甜可口,

7、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同学们知道吗?制作酸奶也是利用发酵技术。教师以学生爱喝的酸奶为例介绍酸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方法,服务自己的生活。(三) 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指导学生观察教材P4图201部分发酵产品,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观看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简介发酵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化工产品: 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医药产品: 抗生素、维生素食品和饮料: 酱制品、酒类、饮料设计思想通过对日常生活事例和发酵技术的讨论学习,学生对发酵技术的微生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知道如果消灭了微生物,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就无法生产出来。通过对发酵技术的广

8、泛应用的了解,意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精神。三、 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 1 发酵现象产生的原因;2 什么是发酵技术;3 发酵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四、 评价检测: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自我评价练习。填空题:1 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种现象称为。日常生活中通过发酵技术获得的产品有。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主动地改造了一些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具有,从而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判断题:1 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2 制作馒头中的发面过程就是酵母菌发酵的过程。3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发酵现象是微生物引起的,如利用微生物酿酒、制酱、制醋、

9、制腐乳等。五、 课外延伸: 尽自己的一份孝心,给家人制作出可口的泡菜探究: 你见过泡菜坛吗?制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你也尝试的做做!注意: 制作时泡菜坛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封口,你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吗?【教学感悟】本节课从“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让学生体验知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探究、亲自动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学汇报结果,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整个过程都在培养学生相互协

10、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到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设计依据与构想】本章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身边的发酵技术和工业化的发酵产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关于身边的发酵技术教材安排了多个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如制酸奶、酿米酒、蒸馒头、作泡菜、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等。学生不仅对本节课内容感到新颖、好奇,而且还会对制作发酵食品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前面已经学习了微生物的种类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进一步认识利用微生物而开发的生物技术产品,体会生物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是本节教学的关键。这节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