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计数原理 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78723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 计数原理 教学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数学 计数原理 教学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数学 计数原理 教学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中数学 计数原理 教学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中数学 计数原理 教学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计数原理 教学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 计数原理 教学研究.doc(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讲座高中数学“计数原理”教学研究 一、对“计数原理”教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计数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它们为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思想和工具.在本章学生将学习计数基本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进行了解计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会解决简单的计数问题.(一)知识结构图1返璞归真地看两个计数原理,它们实际上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加法运算与乘法运算的推广,它们是解决计数问题的理论基础分类加法计数和分步乘法计数是处理计数问题的两种基本思想方法2排列、组合是两类特殊而重要的计数问题,而解决它们的基本思想和工具

2、就是两个计数原理教科书从简化运算的角度提出排列与组合的学习任务,通过具体实例的概括而得出排列、组合的概念;应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出排列数公式;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和排列数公式推出组合数公式对于排列与组合,有两个基本想法贯穿始终,一是根据一类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寻找简便的计数方法,就像乘法作为加法的简便运算一样;二是注意应用两个计数原理思考和解决问题3二项式定理的学习过程是应用两个计数原理解决问题的典型过程,其基本思路是“先猜后证”如可以通过对中n取1,2,3,4的展开式的形式特征的分析而归纳得出;或者直接应用两个计数原理对展开式的项的特征进行分析这个分析过程不仅使学生对二项式的展开式与两个计数原理之间

3、的内在联系获得认识的基础,而且也为证明猜想提供了基本思路.(二)“计数原理”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更好的把握计数原理的要求,首先需要明确整体定位.标准对计数原理这部分内容的整体定位如下:“计数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解决计数问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也称为基本计数原理,它们为解决很多实际提供了思想和工具.在本摸块中,学生将学习计数基本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了解计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会解决简单的计数问题.”为了更好的理解整体定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是计数原理的开头课,学习它所需的先行知识与学

4、生已熟知的数学知识联系很少,通常教师们或者感觉很简单,一带而过;或者感觉难以开头.中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的关于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都是以分类加法计数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为基础的,而一些较复杂的排列、组合应用题的求解,更是离不开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因此必须使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学会正确地使用基本计数原理是这一章教学中必须抓住的一个关键. ()正确使用两个基本原理的前提是要学生清楚两个基本原理使用的条件.而原理中提到的分步和分类,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深刻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找到分类和分步的具体要求类类互斥,步步独立.()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单纯这点学生

5、是容易理解的,问题在于怎样合理地进行分类、分步,特别是在分类时必须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找到分步的方法有时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着重进行训练.(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析1本章的重点是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排列和组合的意义,以及排列数、组合数计算公式,二项式定理.2本章的主要难点是如何正确运用有关公式解决应用问题.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对问题本身和有关公式的理解不够准确,常常发生重复和遗漏计算、用错公式的情况.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学中应强调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强调运用各个公式的前提条件,并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进行认真剖析.二、“计数原理”的教学策略 (一)在”

6、新课标”中的处理特点计数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也是了解客观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计数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分类加法计数和分步乘法计数是处理计数问题的两种基本思想方法.虽然该部分内容新教材和传统教材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处理方式上,新教材更突出计数原理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计数原理的思想和方法,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作为计数原理的一个应用实例.要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计数原理分析、处理问题,而不是机械地套用公式,同时要避免繁琐的、技巧性过高的计数问题.由于计数原理的思想和方法是最基本的,所有的计数问题都不会超越分类和分步这两大类,因此要求在推导排列数公式和组合数公式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

7、理解计数原理的思想;在用排列组合公式和组合数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也不要只是片面地将问题归结为排列、组合两类,而是引导学生学会用计数原理来分析问题.二项式定理是中学数学的传统内容,定理揭示了二项式的正整数次幂的展开法则.这个定理既是初中代数乘法公式的推广,也是进一步研究概率中二项分步的准备知识.学习二项式定理还可以深化对组合数的认识.新课标强调利用基本计数原理对二项式定理进行证明.(二)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化和深广分析1如何认识“通过实例,总结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能根据具体问题的特征,选择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

8、标准的要求:第一,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和实际事例,让学生不断感悟和总结两个基本计数原理,仅仅由教材中的几个实例是不够的,教师必须补充与之匹配的事例充实教材,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领悟两个基本计数原理.第二,在理解具体问题时,着重分析题意,领悟题眼,用分类或者分步或两者都用,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善于归纳用计数原理解决计数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解题.2如何认识“通过实例,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能利用计数原理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一,运用大量实例,理解排列的特殊性与组合的特殊性.排列的特殊性在于排列中元素的“互异性”和“有序

9、性”,例如“从全班60名同学中选出4名同学,分别担任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这就是一个排列问题.可以由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问题有元素的“互异性”和“有序性”的特点.与排列比较,组合的特殊性在于它只有元素的“互异性”而不需要考虑顺序,例如,上述问题如果改为“从全班60名同学中选出4名代表参加一项活动,”那么它就要变成一个组合问题了.本质上,“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k个元素的组合”就是这几个不同元素组成的集合的一个k元子集.第二,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的推导是两个计数原理的一个应用过程,只有理解了排列、组合的概念,并会用两个计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把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推导出来.第三

10、,在教学中注意通过大量实例运用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解决,但是组合数的性质只作一般性的探究,至于应用不作重点要求,更不研究排列数的性质,在数学中必须引起注意.3如何认识“能用计数原理证明二项式定理”利用计数原理求出的展开式的思维要点如下:第一,是个多项式乘法问题.根据多项式乘法,它的展开式的每一项,应是每一个多项式中某一项彼此相乘,所构成的单项式.第二,展开式的每一项是通过步乘积构成的,每一步有两种选择,因此,展开式的项数为.第三,展开式的每一项是由是由若干个和若干个的乘积构成,和的个数之和等于,它可以表示成:.第四,在展开式中,形如的同类项个数是多少呢?由于个来自不同的个多项式,它的个数是组

11、合数.第五,在中,共有种不同的同类项,根据加法原理,其展开式为:(a+b)n=.这样,我们就通过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证明了二项式定理,这是一种构造性的证明,即可以探索出问题的结果,同时可以证明出结果的正确性.4如何理解“会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与二项展开式有关的简单问题.”结合“杨辉三角”和从函数的角度来分析二项式系数的一些性质( 对称性 增减性与最大值 各二项式系数的和),在探究以上性质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二项式定理的应用,在教学中列举实例,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充分应用.(三)教学中的几个思维要点要点1:简单的计数问题讨论是有限集合所含元素的个数.排列数、组合数都是特定集合所含元素的个数,在讨论简单计数

12、问题时,应明确所讨论的集合中元素的基本特征,这是解决简单计数问题的基点.要点2:正确使用基本计数原理是学习本部分内容的关键. 中学数学课程中关于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都是以基本的计数原理为基础的,而一些较复杂的排列组合应用问题的求解,离不开两个计数原理,两个基本的计数原理是解决简单计数问题的通性通法,排列问题、组合问题以及二项式定理等都是依赖这些通性通法解决的.要点3:理解两个基本计数原理使用的条件是正确使用两个基本计数原理的前提.对于计数原理中的分布和分类,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深刻的,需要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找到分类和分步的特征和要求:分类要“类类互斥”,分步要“步步独立”.(四)典型例题的教学

13、 1分清两个原理掌握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是复习好本章的基础.其应用贯穿于本章的始终.正确运用两个原理的关键在于:(1)先要搞清完成的是怎样的“一件事”.例1.4名同学选报跑步、跳高、跳远三个项目,每人报一项,共有多少种报名方法?分析:要完成的是“4名同学每人从三个项目中选报一项报名”这件事,因为每人必报一项,四人都报完才算完成,于是应按人分步,且分为四步,又每人可在三项中选一项,选法为3种,所以共有:3333=34=81种报名方法.例2.4名同学争夺跑步、跳高、跳远三项冠军,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分析:完成的是“三个项目冠军的获取”这件事,因为每项冠军只能有一人获得,三项冠军都有得主,这

14、件事才算完成,于是应以“确定三项冠军得主”为线索进行分步.而每项冠军是四人中的某一人,有4种可能情况,于是共有444=43=64种可能的情况.例3.乘积(a1+a2+a3)(b1+b2+b3+b4)(c1+c2+c3+c4+c5)展开后共有多少项?分析:因为展开后的每一项为第一个括号中的一个,第二括号中的一个与第三个括号中的一个的乘积,所以应分三步m1=3,m2=4,m3=5,于是展开后共有m1m2m3=345=60项.例4.有4部车床,需加工3个不同的零件,其不同的安排方法有( )A.34 B.43 C43 D.44分析:事件为“加工3个零件”,每个零件都加工完这件事就算完成,应以“每个零件

15、”分步,共3步,而每个零件能在四部车床中的任一台上加工,所以有4种方法,于是安排方法为444=43=64种,故选B.例5.5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4个课外知识讲座,每个同学可自由选择,则不同的选择种数是( )A.54 B.45 C.5432 D.分析:因为5名同学都去听讲座,这件事才能完成,所以应以同学进行分步,又因为讲座是同时进行的,每个同学只能选其中一个讲座来听,于是有4种选择,当完成时共有44444=45种不同的选法,故选B.例6.设集合A=,B=,则从A集到B集所有不同映射的个数是( )A.81 B.64 C.12 D.以上都不正确分析:因映射为从A到B,所以A中每一元素在B中应有一元素与之对应,也就是A中所有元素在B中都有象,因此,应按A中元素分为4步,而对于A中每一元素,可与B中任一元素对应,于是不同对应个数应为3333=34=81,故选A.(2)明确事件需要“分类”还是“分步 . 例7用1,5,9,13任意一个数做分子,4,8,12,16中任意一个数作分母,可构造多少个不同的分数?可构造多少个不同的真分数?解:由分步计数原理,可构造N=44=16个不同的分数由分类计数原理,可构造N=4+3+2+1=10个不同的真分数例8. 已知集合,映射,当且时,为奇数,则这样的映射f的个数是( )A10个 B18个 C32个 D24个分析 当取-1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