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第十七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标.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4817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第十七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第十七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第十七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第十七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第十七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第十七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第十七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新课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第十七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2唐山模拟)庄子说:“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相对论B.辩证观C.运动论D.时空观2.(探究题)“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C.解释光电效应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3.互联网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人类带

2、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 )信息泛滥网络犯罪沉迷虚拟世界网络安全A.B.C.D.4.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5.(2012莆田模拟)温家宝曾提出,中国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科技成就中最能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 )

3、A.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B.发射载人航天飞船C.成功研制“两弹一星”D.实施希望工程6.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载人航天工程”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面向”方针7.(易错题)下列关于“双百”方针的叙述正确的是(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贯彻“二为”和“双百”方针,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双百”方针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

4、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双百”方针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基础上提出来的“双百”方针是一个基本性的长期性的方针“双百”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A.B.C.D.8.我们知道“读史使人明智”,作为正在学习历史的高中生们,也应该具有“史论结合”以证史的能力。当然在此条件下,对于史料的斟酌筛选尤为重要,那么以下的史料中,属于我们研究相应历史的第一手史料(客观资料)的是( )A.历史遗留下来的原著B.现代历史学家对原著补充的再研究成果C.现代文学家所写的相关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D.对原著的相应现代翻译版本二、非选择题(18分)9.从古至今,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最

5、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时发现,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众多教育家,其分布的时代相对集中,颇具特点。 时期教育家人数特点和地位春秋战国5位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影响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两宋时期38位人数众多,分为若干小群体和许多教育流派,许多教育家有突出的历史影响和显赫的历史地位孙孔懿试析中国历史上教育家涌现的三个高峰期(1)任选上表中国古代史两个时期中的一个时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出现众多教育家的原因。(如果两个时期都答,只按第一个计分)(4分)材料二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

6、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19世纪60年代起的新式学堂与清代书院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材料三“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教育的全方位改革,中国教育发展迈入一个新台阶。 历史风云网(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措施。(5分)材料四从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学至今

7、,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82所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学堂。世界知识画报2010年第2期中国风过境专题(4)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当今儒学得到弘扬的原因。(5分)备选题库1.美国人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 )A.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B.现代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C.现代信息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D.核武器在现代战争中已经没有多大的作用2.腾讯新闻频道曾组织“网友票选建国6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的活动,其投票结果如下(局部),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新中国外交成就得到网友们普遍关注B.网友们

8、肯定“两弹一星”对反美反苏的作用C.网友们对科技、历史文化等兴趣较高D.网友们对开国元勋、拨乱反正印象深刻3.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A.19491956年B.19561966年C.19661976年D.19781988年4.(2012杭州模拟)某一时期,河南一个县办一所大学,甚至一个公社办一所大学;武汉大学准备把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所有定理、公式一扫光,在几周内“建立世界一流具有武大独特风格的新物理体系”。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错误决策下的浮夸风B.国家重视教育的发展C.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D.世界潮流的影响所

9、致5.“从事京剧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向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和现代修正主义文艺展开了英勇顽强的进攻,锋芒所向,使京剧这个最顽固的堡垒,从思想到形式,都发生了极大的革命。”上述言论的指导思想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以阶级斗争为纲”C.“二为”方针D.“两个凡是”6.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维护了民主法制和社会公正B.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C.使文艺界出现了八大“样板戏”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

10、由平等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1年10月,一位美国伟人逝世的消息传开以后,他的家人和白宫都收到了大量的唁电。有人向美国总统胡佛建议在为其举行葬礼那天,美国全国停电一分钟,以示哀悼。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和煤气灯的时代。一分钟过后,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又灯火通明。材料二新中国的部分科技成就材料三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伟人”是谁?人们纪念他的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所示的科技

11、成果产生的重大影响。从图1到图2,所代表的科技成果主要应用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据材料三指出为什么要制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4)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答案解析1.【解析】选D。庄子的“四方上下”即为空间,“古往今来”即为时间,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相似之处是时空观。2.【解析】选A。普朗克假设物体在发射辐射与吸收辐射时能量的交换或变化,是以一定数量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在辐射的发射和吸收过程中,能量不是无限可分的,而是有一个最小的份额单元,称“量子”。由此可以看出,这一理论的诞生与研究热辐射有关系。3.【解题指南】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既有利也

12、有弊,带来的弊端即是挑战。【解析】选D。本题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注意“挑战”实际是消极影响,都符合题目要求。4.【解析】选C。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结合材料中关键信息“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可判断,这一变化与互联网的应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有关;A、B、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C项。5.【解析】选A。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意即在世界上是最早、最领先的,而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杂交水稻“南优2号”的培育成功符合题干要求。6.【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历史问题能力。依据“教育”“20世纪90年代”等信息判断,C项符合题意;A项与教育无

13、关;B、D两项与时间不符。7.【解析】选B。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双百”方针适用的领域是文艺和学术领域,不符合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均符合史实。8.【解析】选A。本题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第一手史料是指自己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包括原创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等;B、C、D三项都属于第二手史料。故选A项。9.【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能力。第(1)题关键是先选择时期,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回答;第(2)题依据材料从教学内容和教育目的角度分析;第(3)题注意时间是“改革开放以来”;第(4)题结合儒家思想内容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方面分析。答案:(1)选答一(春秋战国

14、):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选贤任能代替世卿世禄,中央集权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教育和学术下移,士的地位提高,受到重用。(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均可)选答二(两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政府打击地方割据,重文轻武;科举制度的发展。(2)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培养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3)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211工程”;启动“希望工程”等。(4)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儒家的“仁”、“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主张为

15、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依据;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国外研究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备选题库1.【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分析问题能力。“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体现的是科技含量在战争中的作用;A、B、D三项说法不准确。【误区警示】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的目的决定的,核武器在战争中发挥一定的影响。2.【解析】选B。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表格中7项占总票数的95以上,而中美、中日关系占了45.5,A项正确;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与打破核垄断有关,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从网友投票数可以判断C、D两项正确。3.【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由材料中的文字信息“红与专”可判断,当时社会“左”倾错误盛行,从时间上分析最可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