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845369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航电子电路设计模电实验报告.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电路设计训练实验报告2017.6实验一1. 目的:(1)进一步了解Multisim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2)通过使用Multisim来仿真电路,测试如图1所示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并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3)加深对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参数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4)观察失真现象,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图12. 步骤:(1) 请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进而判断管子的工作状态。直流通路电路图,and列式计算勿忘接地!直流通路:=220静态工作点计算过程如下:管子工作在放大状态后来发现不用算,可以直

2、接测出电流值考虑万用表的内阻:万用表内阻M,所测阻值k,因此可不考虑。(2) 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将R5作为内阻,测试结果如下:问题:万用表没有示数。调整后3.359k(3) 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出电阻。带载时的输出电压 空载时的输出电压 分别测量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和带载时的输出电压,得到输出电阻2.927k(4) 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利用波特测试仪: 幅值相位区别及分析(5) 请利用交流分析功能给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两者在重合测量区间趋势相似,且有诸多区别,原因分析:(6) 请分别在30Hz、

3、1KHz、100KHz、4MHz和100MHz这5个频点利用示波器测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并仔细观察放大倍数和相位差。30Hz1kHz100k Hz4MHz 仔细观察发现,仿真开始的第一个周期幅值较大,分析:100M Hz 可以发现,仿真前期波形幅值明显不稳定,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趋势,数十个周期后逐渐稳定,分析:选取稳定后的波形进行读数。读数记录如下:示波器30Hz1k Hz100k Hz4M Hz100M HzA通道13.23810.78310.5195.053266.349B通道19.305101.01591.52648.9052276放大倍数1.4583029.3679878.7010179

4、.6784088668.545179445放大倍数/dB3.2819.4318.7919.7218.63detaT0.0020830.0004380.0000050.0000001256.25E-09相位差()22.4964157.5180180225波特仪30Hz1k Hz100k Hz4M Hz100M Hz放大倍数/dB3.520.020.120.118.8相位差()-27-171-180-182-214(由于波特仪频率可读数点不连续,因此为近似读数,根据数据的灵敏度,放大倍数保留一位小数,相位差保留至整数位)比较发现,两者数据基本吻合。(提示: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建议使用普通的2N222

5、2A三极管,并请注意信号源幅度和频率的选取,否则将得不到正确的结果。)三极管静态工作点就是交流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这些电流、电压的数值可用BJT特性曲线上一个确定的点表示,该点习惯上称为静态工作点Q 。电容开路、电感短路、数字器件看作高阻接地3. 问题:(1)根据直流工作点分析的结果,说明该电路的工作状态。(2)详细说明测量输入电阻的方法(操作步骤),并给出其值。(3)详细说明测量输出电阻的方法(操作步骤),并给出其值。(4)详细说明两种测量幅频、相频特性曲线的方法(操作步骤)。(5)根据得到的幅频特性曲线,利用作图器的标尺功能,指出该电路的fL和fH(3dB)。根据图 可得

6、幅频曲线最高点为20.074dB,分别找两侧比最大值衰减3dB的频率值,如下图所示,可以得到 问题:曲线显示不全(6)将得到的30Hz、1KHz、100KHz、4MHz和100MHz这5个频点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和刚才得到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对比,你有何看法?*(7)试改变原电路中某些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并分别使电路产生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给出这时的电路原理图及其元件值。试利用直流工作点分析来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8) 请分析并总结仿真结论与体会。不同仿真方式所得结果有差异(如示波器和波特仪数据),有时甚至差异很大(如波特仪曲线和交流分析的曲线),在不了解软件仿真原理的情况

7、下,很迷茫,对结果的可信性产生怀疑。另外,不管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大体趋势及主要结论是相同的,multisim仿真软件对模电知识的理解很有帮助,要是这门课安排在大二和模电同一学期就好了实验二1、直流工作点分析结果显示三极管工作于放大区2、输入电阻Ro=U2U1=7.071mV725.61nA=9.7449k3、输出电阻空载带载Ro=RLU2U1-1=47007.026.978-1=28.2894、幅相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5、交流幅相特性6、电压跟随器特性R=4.7kR=10kR=100kR=100R=1k负载较大时跟随效果较好实验三一、实验目的(1)通过使用Multisim来仿真电路,测试如图

8、3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2)加深对差分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3)通过仿真,体会差分放大电路对温漂的抑制作用。二、实验电路图 1三、实验过程(1)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进而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分析其直流工作点如图2所示: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Q1、Q2、Q3的集电极电压大于基极电压,基极电压大于发射极电压,即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Q1、Q2、Q3工作在放大区。Q4的集电极电压等于基极电压,基极电压大于发射极电压,也满足工作在放大区的条件。(2)请利用软件提供的电流表测出电流源提供给差放的静态工作电流。电流表在电路中的接法如下图3所示:图

9、 3电流表的参数设置为电流档及直流档。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流源供给差放的静态工作电流为I=369.7112=739.422 A(3)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输入电阻测量电路及结果为:图 4经计算得输入电阻为:Ri=13.74mV401.092nA=34.256 K输出电阻测量结果为:图 5经计算得输出电阻为:Ro=73.161mV69.548A=1.052 K(4)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单端出差模放大倍数。图 6K=73.164mV14.142mV=5.174测量差模放大倍数的方法如下:先测量输入电压,将万用表接在电源两头,设置万用表为电压档和交流

10、档,运行电路稳定后读出万用表的示数,即输入电压为14.142mV。再测量单端输出电压,将万用表接在负载两端,万用表设置不变,读出输出电压为73.164mV。由此计算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差模放大倍数为5.174。(5)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使用所提供的波特图仪测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波特图仪的接法如图。图 7幅频特性曲线图 8相频特性曲线图 9(6)请利用交流分析功能给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图 10(7)请利用温度扫描功能给出工作温度从0变化到100时,输出波形的变化。设置温度梯度为10,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 1

11、1 (8) 设计单管共射电路根据前面得到的静态工作点,设计一单管共射电路,使其工作点和原图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一样。利用温度扫描功能,给出单管共射电路工作温度从0变化到100时,输出波形的变化,比较单管共射电路与共射差分电路的区别。所设计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图 12 图 13图 14对比静态工作点可以看出,单管共射电路工作点和之前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基本一样。所得结果:随着温度升高,曲线幅值(包括正负半周)几乎不改变,但整个曲线呈现平移特性,即温度上升,曲线逐渐向下平移。即单管共射电路在温度不同时,所输出波形产生漂移;而差动放大器在不同温度下,其输出波形只有略微的漂移。因此可以看出,差分放大电

12、路具有很好的抑制温漂的作用。实验四1.目的:1. 了解集成运放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功能、特点;2. 了解集成运放主要参数的定义,以及它们对运放性能的影响。3.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正确使用方法;4. 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各种基本运算电路的方法;5. 掌握根据具体要求设计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方法,并会计算相应的元件参数;6. 学习使用示波器DC、AC输入方式观察波形的方法,掌握输出波形的测量绘制方法。2.步骤:(1) 按上图搭建运放电路,观测放大倍数,并通过调节反馈电阻R5来实现改变放大器的增益。R5=1kW,输入输出关系如下,放大倍数为1。R5=3kW,输入输出关系如下,放大倍数为3。(2)

13、调整运放的直流工作点,分析输出直流信号的幅度与参考电压的关系。VDD较小时,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域,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成正比;VDD较大时,运放达到饱和,输出电压保持为参考电压VCC不变;VDD继续增大,输出电压变为VSS。(3) 对电路进行温度扫描,分析其温度漂移特性如何。对运放进行-100100温度扫描,输出曲线几乎完全重合,可见温漂很小。(4) 应用AD817搭建积分器,微分器,射随器电路。积分器方波为输入,三角波为输出微分器输入为三角波,输出为方波射极跟随器输入与输出等大反向(5)应用AD817搭建减法器,要求有两路信号输入,经过相减后输出,并写出减法器输出电压的表达公式。减法器Uo=(R

14、5/R3)*(VDD-VEE)。更改电阻值时需保持R3=R4, R5=R7。3.问题:(1)大信号放大的特性与小信号放大特性的区别?答:对大信号时,需要考虑运放转换速率SR,若超出运放工作速度范围,则输出电压会出现失真,只有在范围内,输出电压才能按照线性变化,对小信号,一般不需要考虑转换速率SR的问题,即认为小信号速率,始终满足SR的要求,同时,随着频率的增大,实际转换速率也会增大,故一般大信号下运放带宽比小信号窄。(2)运放的重要指标有哪些?答:开环差模增益,共模抑制比,差模输入电阻,输入失调电压及其温漂,输入失调电流及其温漂,输入偏置电流,最大共模输入电压,最大差模输入电压,-3DB带宽,单位增益带宽,转换速率。(3)运算放大器AD817本身的输入输出电阻是多少?对于整体运放电路,输入输出电阻如何估算?答:查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