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683124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必修二《游褒禅山记》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第3 单元 1 课题游褒禅山记课时二课时 主备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1. 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2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3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圈点批注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与 内 容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 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 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 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 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2、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 本文是王安石 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 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 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 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 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 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 观点的发展。 三、整体感知 1、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 必修二第3 单元 2 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 段是记游部分。 2、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

3、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 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可见第3、4 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 段。 四、研读课文 1、教师先范读一遍, 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 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 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 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 “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 是指后

4、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 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 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 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熟读第一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板书行文顺序: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必修二第3 单元 3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二段 1、教师范读并穿插讲解。 “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 带过,妙。 “由山以上五六里”“以”

5、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 “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 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 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 后必大肆渲染。 “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 论作铺垫。 2、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 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 憾心情。 3、学生熟读第二段 二、研读课文第三段。 1、

6、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 到议论。 “古人无不在也” “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 ,省“心” 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夫夷以近则至者少” 照应前洞、后洞。 “而世之奇伟 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 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 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必修二第3 单元 4 “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 之力尚足以入”。 “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 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

7、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 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 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学生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 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三、研读课文第四段。 1 、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 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 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

8、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 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 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 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 (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 晋 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 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 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 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必修二第3

9、 单元 5 3 、学生熟读第四段。 四、略讲第五段。 1、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 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2、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古 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 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 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 笔墨,使行文简练。) 五、总结全文 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 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 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 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作者强调的是 “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 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 次要方面。 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第三段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