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课件精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79400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的境界课件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生的境界课件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生的境界课件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生的境界课件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生的境界课件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生的境界课件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的境界课件精品(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人走进一个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他禁不住想上前去问一问这些工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他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一个答到:“我在砌墙。”一个说:“我在工作。”一个说:“我在让这个城市变的更美。”为什么干同一件事,而在不同的人心中存在的意义不同呢?,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3种境界:,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的蝶恋花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提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之境界” ),作者简介,冯友兰(18

2、951990),字芝生,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大学习,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北大、清华等学校任教。曾以“三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 30年代初出版、中国哲学史新编建国后著)释今古, 40年代写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总结了一生的学术成就,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据说在西方大学中,凡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本必读之书。百年之前,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迄今为止,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所以,若要说起20世纪中国哲学,是不能不

3、谈到哲学大师冯友兰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结构应该如何划分? 2.文章题为“人生的境界”,什么是“人生的境界”?作者谈到了哪几种人生境界?以什么为根据来划分的? 3.作者认为哲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观其大略,第一部分:(1-6 )阐述四种人生境界。 “觉解”引出四种人生境界。(1) 分段阐述四种人生境界。(2-5) 综合评价四种人生境界。(6) 第二部分: (7-10)具体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文章结构,1.什么是人生的境界?从文中找出来。(P10练习第二题),2.人生的境界有哪几个层次?,3.人生的境界依据什么来划分的?(P10练习第三题1),根据问题

4、分析课文第一部分,4.文章是怎样阐述这四种人生境界的?(P10练习第一题),四种人生境界:,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四种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做事只顺着自己的本能或其 社会的风俗习惯。 功利境界:做事只为自己。 道德境界:做事是为社会谋福利。 天地境界:做事是为了宇宙的利益。,四种境界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觉解的程度,觉 解,根据下面两个语句对“觉解”词作出自己的解释。 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觉解”可以

5、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结合对课文中人生的四种理解,谈谈你对下列文字的认识。,实例迁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的产物,精神的创造,作者是怎样评价这四种境界的?,“

6、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么意思? “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又是什么意思?,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自然的产物。没有受过道德教育、哲学教育的人就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所谓“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就是应该把成为贤人、圣人作为自我修养的目标,应该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1、哲学的任务是什么?,2、提高人生境界的途径是什么?怎样达到天地境界?,根据问题分析课文第二部分,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贤人)和天地境界(圣人) ,特别是达

7、到天地境界。,3、“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10)” 这是课文中的精彩之笔。请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引出一点为人处事的哲理。,重点解读,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追求崇高要从平凡甚至琐碎的事情开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于日常细节之中。,课本上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的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拓展延伸,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他们的人生境界已如一道道风景,或雄奇,或峭拔,或清逸,或壮美,或险峻,1、P10,第一题、第三题写在作业本上。 2、完成练习册第三课 3、预习新课父亲的手提箱,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