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3829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班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班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班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一、绪论1 (一)研究源起11.选题依据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 (二)文献综述31.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32.语言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33.研究的创新点5 (三)研究内容5 (四)研究方法6 (五)概念分析7二、 小班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现状分析8 (一)小班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类型分布与总体分析8 (二)教师指导策略类型的分项分析91.教师语言层次授受策略的内容分析92.教师物化层次暗示策略的内容分析143.教师互动层次建构策略的内容分析20 (三)研究结论231.教师指导策略在小班语言区中的描述与分析232.小班语言区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有效性24

2、三、教育建议25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相应的指导25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师指导25 (三)灵活调整指导角色的定位,提高语言区指导的有效性26 (四)建立“家庭双向互惠”的儿童早期语言促进机制27四、研究反思27参考文献28致谢30摘 要语言区作为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语言习得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由于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在语言区活动中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跑区、规则模糊、自我约束薄弱等情况,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指导。本研究以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为切入点,并结合语言区本身的价值探讨小班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使用的重要性。本研究主要采取事件取样观察法,访谈、文献研究法

3、为辅,对某幼儿园小班共90名幼儿所在的语言区,进行了为期30天的观察记录,收集教师直接或间接介入小班幼儿语言区活动的事件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归类整理和具体分析,由此揭示出教师指导策略主要是语言、物化和互动三种类型,在小班语言区中,教师采用物化层次的暗示指导策略所占比重较大,紧接着是语言和互动层次的指导策略,这两者所占比重较为接近。教师在制定、选择、实施和判定指导策略是否有效的依据主要围绕是否立足于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是否激发小班幼儿对于语言区的兴趣以及是否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来判定 ,最后,笔者尝试对语言区教师指导的方法提出合理的教育建议。关键词:小班幼儿;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IABSTRA

4、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gional activities, the language area is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or childrens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development.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class childrens regional activities, it is easy to appear in the area of language activities, such as attention

5、transfer, running area, fuzzy rules, weak self restraint and so on. In this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class childrens regional activiti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ombined with the value of the language itself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the use of small class language zone teacher guid

6、ance strategy. This research mainly adopts event sampling observation method, supplemented by interview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for a total of 90 children in the kindergarten language area,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during the 30 days of the even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child

7、rens language area activities collect teachers as research samples, through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concrete, thus revealing the teachers strategy is mainly materialized and interactive language, three types of language in the small area, the teacher adopts materialized level implied strategy

8、accounted for larger proportion, followed by the guiding strategy of language and interaction levels, both the proportion is close to. Teachers in the formulation, selection, implementation and guidance strategy is an effective basis mainly based on whether the small children age characteristics and

9、 development level, whether to stimulate small children to language area of interest and whether to adhere to the children as the main body to determine, at last, the author tries to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guide the education method of language teachers.Key words:Small class children;

10、 language area; teacher guidance strategyII一、绪论(一)研究源起1.选题依据(1)语言区对于小班幼儿的重要价值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习得和发展的重要阶段,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李季泥,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89.因此,语言区相对于集体性的语言

11、活动具有其特殊优势,它通过营造温馨、自由的环境氛围,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活动形式有利于满足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幼儿在语言区可以自主地选择喜爱的活动,多渠道地感受语言魅力,在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不断发展语言能力。(2)语言区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必要性在语言区中,由于小班幼儿受到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语言的倾听、表达以及阅读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在语言区活动中常会出现许多问题,比如:有的幼儿对于活动材料的使用方式不明确,还有的幼儿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的参与和支持对于小班幼儿语言的学习和发展必不可少。有研究表明教师的参与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对于语言区活动的兴趣,幼儿参

12、与活动持续的时间更久,师幼的互动可以拓展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掘幼儿的语言潜能,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小班幼儿的现实需要和理解幼儿在语言区的行为表现,有助于教师及时地调整指导策略。 在幼儿园实习中,笔者首先注意到语言区并不受到幼儿的青睐,即使幼儿选择了语言区也会出现无所事事的状态;在语言区内无法长时间专注地活动;或者会被旁边的区域所吸引,在未尝试任何语言活动的情况下,出现“跑区”的现象,教师针对小班语言区的现状,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后,使幼儿在语言区的活动中极大地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了幼儿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所以笔者对于小班语言区中

13、教师的指导十分感兴趣,随后在语言区观察和学习教师根据小班幼儿实际情况实施指导策略的具体过程。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的目的:小班幼儿在语言区进行区域活动是需要教师给予适宜的参与和支持,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语言区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交流和运用语言的兴趣,逐渐发挥其潜在价值,本研究立足于小班语言区本身特点与独特价值,结合幼儿园小班教师在语言区指导时所采用指导策略的类型和使用情况,关注教师在使用语言、物化和互动这三种策略时所展现的实施方式、过程、结果等,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揭示小班语言区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类型、对使用策略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供合理的建议,从而提高幼儿教师对小班语言

14、区的指导能力,推进教师专业的发展。(2)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本研究根据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区活动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当前小班语言区中教师指导策略使用情况以及类型的观察与分析,试图发现导致教师使用策略差异的原因,从教师指导策略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揭示导致其变化的缘由,并总结出进一步提升小班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的有效建议,希望能够丰富有关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方面的理论。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小班语言区教师指导策略使用情况和类型的分析,有利于发现语言区中教师指导的类型,在列举的案例中教师依据小班幼儿语言区活动的状态,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儿童观,强调了教育者应当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5、同时,也期望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在支持小班幼儿语言区活动中提供适宜的、值得参考的指导策略,有助于教师指导能力的提高,推动教师在语言区指导策略多元化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小班幼儿对语言区的兴趣,使幼儿得到个性化的语言学习与发展。(二)文献综述 1.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林晖燕通过对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进行研究,以便于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指导策略,研究表明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呈现假想性、无目的性、好模仿和坚持性差四种特点。刘楠楠认为小班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在区域活动中主要依赖观察模仿他人,导致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方面缺乏锻炼,她强调小班幼儿尚且处在平行游戏、独立游戏的阶段,为了激发小班幼儿对于区域活动的兴趣,需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杨红群提出小班幼儿在好模仿的同时,注意力容易转移,极易受到周边环境、事物的影响,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认识受其年龄特征的限制,是具体的、感性的、形象的。邓乙凤发现小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呈现自信心缺乏、兴趣易转移、自控能力薄弱、自主性、坚持性较差等特点。宦雄鹰指出因为小班幼儿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注意力易分散、倾听与表达的能力处于初级水平较为薄弱,同时,在阅读习惯、语言习惯等方面亟待建构与完善,所以在语言区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多样化的教育策略,为幼儿今后的语言发展夯实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