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782112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学》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学》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学》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学》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参考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窗体顶端经济学(课程代码00800)(本菜单只显示题量80%的答案)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B2:D3:A4:D5:C6:A7:B8:D9:B10:D11:B12:C13:A14:B15:D16:C17:A18:A19:B20:C21:B22:A23:D24:C25:D26:D27:B28:C29:A30:D31:C32:B33:D34:A35:B36:A37:C38:D39:B40:C41:B42:D43:A44:D45:B46:A47:D48:A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A, C2:B, D, E3:A, C, D, E4:B, C, E5:A, B, C, D, E6:B, C, D, E

2、7:A, C, E8:B, C, D9:A, B, D, E10:C, E11:A, B, C, D, E12:B, C, D第三大题:名词解释题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经常被简称为需求的交叉弹性或交叉弹性,它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相关的其他商品(替代品或互补产品)价格变化反应程度的概念。2:规模收益递增是指当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产出的增加将大于这一比例。3:指一国的家庭部门进行储蓄,向政府纳税,购买国外的产品和劳务等从国民经济的内部环流中退出的部分收入。4: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相当程度的普遍而持续上涨的现象。5:为了保障存款者的利益和整个社会金融市场的良好秩序,在法律上一般硬性规定商业

3、银行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这就是法定准备率。6: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3分)7: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本国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3分)8:财政政策是指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人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3分)9: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国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收。(3分)10:资本账户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主要反映国家和私人投资及借贷活动以及官方储备的变动的项目。(3分)11: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4、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12:名义GDP又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13:金融市场是各种金融资产,包括债券、股票和货币等进行交易的场所。第四大题:简答题1:首先,厂商在核算中使用的是会计成本的概念而不是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1分) 其次,厂商常常不能准确地知道甚至是不能大致估计他们的需求曲线,进而也就不能得到其边际收益曲线。(2分) 再次,还要考虑时间因素。(1分) 总之,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厂商可能很难进行利润最大化决策。(1分)2: 第一,由政府增加对公共交通和道路的建设。(1分) 第二,政府对汽

5、车在城市的行驶进行管制。(2分) 第三,政府改变市场信号。若道路的使用不再是免费的,从而道路使用者支付的私人成本同社会成本相当,就能够起到减少人们使用小汽车的需求。(2分)3: 第一,汇率与进出口。一般来说,汇率升值,会抑制出口,而有利于进口。(1分) 第二,汇率与物价。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升值,能起到抑制物价的作用。 (2分) 第三,汇率与资本流出和流入。在汇率升值的条件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愿意持有升值国货币计算的各种金融资产。(2分)4: 第一,公共产品。(2分) 第二,垄断。(1分) 第三,外部影响。(1分) 第四,非对称信息。(1分)5: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相当程度

6、的普遍而持续上涨的现象。(2分)主要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三种类型。(3分)6: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是指通过增加市场自由竞争的程度而增加总供给的政策。(1分)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有:降低政府支出,减税,降低劳动市场的垄断力,鼓励市场竞争。(4分)7:短期成本中包括有不变成本,而长期成本中没有不变成本的概念。(2分)在短期内,有些要素的投人是不可改变的,这意味着不论厂商是否生产,也不论它的产量是多少,支付在不变要素投入上的费用是一个不变的数量。而在长期中,由于一切投入都是可调整的,因此就不存在这样一笔不变的支出。(3分)8: 第一,从经济社会的目的讲,政府有其局

7、限性。社会成员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个人利益是经济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而政府管制会限制经济决策的自由。(2分) 第二,从社会目的实现的手段讲,政府有其局限性。政府对市场管制,从而也拥有决定资源配置的权力,进而限制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2分) 第三,从社会制度的发展讲,政府有其局限性。政府制定并监督执行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但难以保证其合理性。(1分)第五大题:判断分析题1:()(1分)。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2分)需求量是指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2分)2:()(1分)。完全竞争市

8、场的特点表现在: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1分)厂商进出行业完全自由,(1分)所有厂商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1分)厂商和消费者都具有市场的完全信息(1分)。3:()(1分)。名义GDP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1分)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1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折算指数(2分)。4:()(1分)。进口替代战略就是从经济上独立自主的目的出发,强调通过以国内的产品替代以前进口的产品来发展国内市场。(2分)出口导向战略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代替

9、原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2分)。5:()(1分)。规模收益递增是指,当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增加,产出的增加将大于这一比例。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生产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产量增加,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下降的特征。(2分)规模经济的概念是规模收益概念的推广。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规模收益递增是通过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而规模经济中各要素的增加不一定按照同一比例,规模经济是规模收益递增的特例。(2分)6:()(1分)。完全竞争和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都符合MR=MC,但并不完全一样。(2分)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短期均衡条件是P=AR=MR=SMC;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短期均衡条

10、件就是MR=Mc。(2分)7:()(1分)。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在手头上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要求。(1分)货币需求的动机主要有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3分)8:()(1分)。汇率下降能促进出口,抑制进口,引起进口商品国内价格的上涨和短期资本流出。(4分)9:()(1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研究微观经济学中假定不变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考察既定资源条件下个体经济单位选择的后果。(4分)10:()(1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人不变的条件下,在生产中不断增加某一种可变要素的投人量,当投入

11、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每增加一单位的该投入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增加量不断增加;但当可变投入的总量超过特定值时,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是逐渐减少的。(4分)第六大题:论述题1:通货紧缩缺口是指充分就业的产出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水平之间的差额。(1分)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小于总需求,这时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差额就称为通货膨胀缺口。(1分)为了消除通货紧缩的缺口,政府可以实行增加总支出政策,通过减税、增加转移支付、(2分)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来增加总需求。(2分)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政府可以实行减少总支出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转移支付、(2分)减少政府支出、

12、提高利率来减少总需求。(2分)2: 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是指通过增加市场自由竞争的程度而增加总供给的政策。(1分)其理论基础是以货币主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学。(1分)以市场为取向的供给政策包括降低政府支出,(1分)减税,(1分)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垄断力,鼓励市场竞争。(1分) 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是指政府为了矫正市场的低效率而采取的增加总供给的干预政策。(1分)其理论基础是后凯恩斯主义理论。(1分)干预主义的供给政策包括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1分)提供基础设施,(1分)为研究与开发和新技术提供资助或进行直接投资。(1分)3: 由市场经济体制中根本没有政府参与,由经济系统中的个人或公司做出与自己

13、有关的所有经济决策。(1分)自由市场经济自发起作用,不需要昂贵和复杂的官僚机构来协调做出经济决策,(2分)市场机制能对变化的需求和供给情况迅速做出反应,以便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2分)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使产品价格下降,迫使企业的生产更有效率;参与竞争的企业越多,对消费者的需要反应越强烈,企业越有效率,它们获取的利润越多;工作的工人越有效率,工作越安心,工资越高;消费者购买时越仔细,货币收入所能体现的价值越大。(3分) 因此,人们出于自己的利益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购买和出售产品,最终导致资源的配置与消费者的需求相一致,即“追逐私人利益将导致社会利益”。(2分) 4: 需

14、求量与价格之间按需求规律变动;随着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会下降;反之,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2分)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之所以遵循需求规律,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收人效应。当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既定收入对商品的购买力下降,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的程度主要依赖于这种商品的支出在实际收人中所占的比例,比例越大,当价格提高时,需求量降低的幅度越大。(2分) 第二,替代效应。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转而购买其他的替代产品,需求量下降。替代效应的程度主要依赖于可以替代该商品的其它商品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2分) 供给规律:商品价格上升,生产者的供给量增加;商

15、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1分) 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按供给规律变动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当生产者供给数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增加单位供给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会增加。(1分) 第二,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这种商品就越有利可图。(1分) 第三,在特定时间内,商品价格维持在高水平,新的生产者就会进入其中开始进行生产,总的市场供给量增加。(1分)5: 最高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政府制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市场价格。(2分) 政府制定最高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就会出现短缺。(2分) 政府制定最高价格的原因一般是出于对公平的考虑。(2分) 该政策可能会导致以下结果: 1)基于“先来先得”的分配,可能引起排长队。(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