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园幼儿在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81408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入园幼儿在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入园幼儿在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入园幼儿在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入园幼儿在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入园幼儿在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入园幼儿在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入园幼儿在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愈来愈受到社会各领域的关注,幼儿园教育体系也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幼儿入园生活适应是幼儿开始幼儿园生活的开端,多数幼儿在入园初期表现出各方面的适应不良,如何对此类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引起了家长和幼儿教育者的极大关注,本研究主要运用观察法,通过对当前幼儿入园适应现状的分析,探讨不同入园阶段幼儿的在在园适应性情况,并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围绕幼儿入园适应性工作的家园合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以促进幼儿更快更好的入园生活适应,为之后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做铺垫。关键词:幼儿;入园适应;人本教育;家园合作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

2、义幼儿健康发展是幼儿身体、心理、社会环境适应性等范畴相互作用、和谐发展的结果。幼儿健康发展的核心是身心健康,因此在对幼儿的教育实践中应当树立身心并重的教育观。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和社会两大领域都对幼儿的适应能力做了一定要求,其中健康领域的目标之一是幼儿应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要求34 岁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社会领域中社会适应的目标之一是幼儿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要求 34 岁幼儿对群体活动有兴趣、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良好的入园适应是幼儿开启幼儿园新生活的开端,对于 34 岁刚踏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入园生活适应则是幼儿入园适应的重中之重。作为幼儿身边

3、重要教育者的教师和家长如何适宜的引导幼儿入园生活适应显得格外重要。(二)相关概念界定1.初入园幼儿 辞海对幼儿的诠释为:从一足岁到六、七岁的小儿。从一足岁到三岁,为幼儿前期,即“托儿所期”。从四岁到六、七岁为幼儿后期,即“幼儿园期”又称“学龄前期”。2016 年 3 月起实施的新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小班招收三至四周岁幼儿。本研究所指的初入园幼儿是幼儿园小班 3 至 4 周岁初入园幼儿。此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有: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情绪在幼儿心理活动中的作用较大;爱模仿。2.入园适应 首先追溯到对“适应”概念的解释,“适应”(Adaptation)这一概念衍生于拉丁词根Adaptare,

4、意指符合、契合。不同学者对“适应”界定不同,心理学家艾夫考认为人与环境的互动就是适应,积极的适应才能发展健康的心理。入园适应在本质上归属社会适应的范畴,是指个体或群体调节自身心理和行为状态来适应目前所处环境的变化过程,主要包括: 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3.人本教育 所谓人本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和意义,发扬人的主体性和个性,极大丰富人的生活和生命,推动人的科学发展的教育。人本教育具有全纳性、整全性和生成性的特征。4.家园合作家园合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够加强幼儿园和孩子家庭之间的联系,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能够了解、配合、携手给孩子创造出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并能够使家庭

5、与幼儿园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主题。家园合作并不是一种单方面的教育方式,而是家庭与幼儿园相互结合的双向互动活动。家庭与幼儿园紧密结合起来的优点是家长可以参与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既可以监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同时能够了解孩子的点点滴滴。同时,家长可以向幼儿园反馈自己的意见,幼儿园也可以根据家长恰当的意见作出合适的改进,尽力为孩子们打造最适合孩子们学习成长的环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具有不可取代的教育引导作用;家园合作正是将幼儿、家长与幼儿园教师紧密联合起来的工具。(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总体现状进行观察,并对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都

6、擦,以探究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现状,针对调查结果,发现问题并讨论应对策略。 二、初入园幼儿在园适应性调查设计(一)观察对象 本研究旨在调查小班幼儿入园适应的现状,考虑到新学期小班的实际情况,想要针对全体小班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情绪管理、生活自理、规则适应、人际交往、学习活动五个方面的行为检核记录,很可能影响观察的准确性有效性。所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了S 幼儿园三个小班共 24 名幼儿(每班 4 男 4 女)作为样本代表。在此之前有在该园小班研习的经历,因而有一定默契,便于教师协助研究者运用行为检核的方法,针对样本对象展开三轮观察(初期、中期、后期),最终由研究者对观察对象行为频次统计转化为等级

7、计分(从不、很少、偶尔、经常、总是)。 表2-1 观察对象样本基本情况班级ABC合计性别男44412女44412合计88824(二)问卷调查对象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幼儿入园适应的真实情况,深入探讨部分幼儿出现问题其背后的实质原因,本研究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设计两类问卷,包括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发放教师问卷9份;家长问卷30份,具体如下表所示:表2-2 教师任教班级情况班级A班B班C班人数333对幼儿园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表2-3 教师基本情况年龄段人数学历/专业人数17-22岁1高中及同等223-33岁3专科334-40岁4本科及以上440-50岁1学前教育450岁以上0非学前教育5由上

8、表可知,幼儿园中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师,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幼儿园小班中的教师队伍中一半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素养和专业性都相对不足。教师在幼儿入园安排、行为观察、心理引导等能力上可能存在不足。表2-4 家长职业及学历情况类别人数比例职业情况公务员、事业单位公职人员26.67%教师、培训师310.00%医护人员13.33%专业技术人员413.33%民办私营企业职员、个体户723.33%会计金融行业就业者310.00%军人13.33%自由职业者310.00%退休人员620.00%学历情况初中及以下13.33%高中及同等26.67%大专620.00%本科930.00%研究生1240.00%合计30-从表

9、中可以看出,研究所调查的幼儿园孩子家长的职业情况方面,家长们的职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公办幼儿园中的家长们的职业涉及政府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医生护士、老师、律师、技术工人、国企及私企职员等十多个领域,民办幼儿园中的家长们的职业相对来说私企员工、个体经营者以及自由职业的人数较多。家长们广泛的职业涉及面能够构成幼儿园内潜在的家长方面的资源,同时也能够有助于开展基于幼儿入园适应工作的良好家园合作,并为其提供充足的教育素养。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整体上较高,能够围绕幼儿入园适应的家园合作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三)研究方法具体实施1.观察法 本研究通过参考半结构访谈信息,以及结合自己在幼儿园实践中的

10、预观察,针对研究对象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园实际情况,参照相关文献设置小班幼儿观察记录量表的指标体系。以行为检核的方法记录观察对象的适应情况;每周将各项目总频次统计整理,各项目均分为五个等级:依次为:从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采用里克特计分法分别赋予 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所获题均分越高,则代表适应状况越良好。 表2-5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观察打分表维度名称项目序号内容情绪管理1清晨入园时,能够不哭不闹顺利与家人分开2在进餐期间能够保持情绪稳定,顺利进餐3可以在良好情绪状态下独自进餐生活自理1在老师的提醒与引导下独自入睡,醒来时情绪良好2可以在愉悦的情绪下,整理衣物,穿衣等规则

11、适应1在游戏过程中不霸占玩具,并在游戏结束后积极主动将玩具放回规定区域2能够积极在老师的引导下排队,乐于做榜样人际交往1可以与老师积极沟通,并回应老师的询问和引导2愿意与老师情感互动表达(牵手或拥抱)3愿意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和游戏学习活动1对老师组织的集体活动表现出热情和期待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回答问题、完成作业2.问卷访谈借助掉擦问卷,并随机进行访谈,了解家长及教师关于幼儿入园适应问题进行的行相关行为,了解围绕“幼儿入园适应”问题家园合作的现状。三、初入园幼儿在园适应性调查结果分析(一)幼儿适应性观察结果概述为了有层次的进行初入园幼儿在园适应性的调查,本研究共开展3轮观察活动。表3-1 入园

12、三阶段小班入园适应情况观察结果维度名称情绪管理生活自理规则适应人际交往学习活动适应总分2018年9月入园初期N242424242424最小值87615743最大值2025202520110均值16.520.831621.4216.591.25题均值4.134.1744.284.134.152018年10月入园中期N242424242424最小值991013849最大值2025202520110均值16.7920.9216.7521.516.6792.63题均值4.24.194.194.34.174.212018年11月入园后期N242424242424最小值11207171477最大值2025

13、202520110均值18.2923.5418.2123.1218.88102.04题均值4.574.714.554.624.724.6图3-1 入园三阶段小班入园适应情况变化题均值第一轮观察中,情绪管理(题均分 4.28)适应状况最优,规则适应(题均分 4.00)状况相对要弱;情绪管理和学习活动(题均分 4.13)状况大致相似;从标准差来看,生活自理这一维度上幼儿间的差异较悬殊,而人际交往水平差距最小。 第二轮观察中,情绪管理(题均分 4 .30)在各维度中最优,而学习活动(题均分 4 .17)相对要弱;生活自理和规则适应(题均分 4.19)状况大致相似;从标准差来看,生活自理这一维度上幼儿

14、间的差异较悬殊,而规则适应水平差距最小。第三轮观察中,学习活动(题均分 4.72)适应状况有所突破,而规则适应(题均分 4.55)状况相对要弱。但各维度题均分分布较均匀。从标准差来看,规则适应这一维度上幼儿间的差异较悬殊,而生活自理水平差距最小。 1.整体适应性分析三个不同观察时期,无论是各维度还是总体适应状况,都呈现出趋于良好的态势。即幼儿的适应水平朝着更加均衡的态势发展。从入园初期、中期、逐渐过渡到后期,随着入园时长的增加,小班幼儿的总体入园适应性逐步提高,达到更高的适应水平。 2.不同年龄段适应性分析幼儿阶段是一个成长迅速的阶段,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适应差异。研究根据观察对象具体出生年月日换算出三个年龄分组,观察结果如下:图3-2 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情况总体在年龄上的差异图3-3 小班幼儿入园情绪管理在年龄上的差异图3-4 小班幼儿入园生活自理在年龄上的差异图3-5 小班幼儿入园规则适应在年龄上的差异图3-6 小班幼儿入园人际交往在年龄上的差异分析不同年龄的小班幼儿入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