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教育现象简析.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776306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今教育现象简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今教育现象简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今教育现象简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今教育现象简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今教育现象简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今教育现象简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今教育现象简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论文题目:当今教育现象简析 单位:南阳第三中等职业学校作者:兰清浩当今教育现象简析摘 要在当今社会中,无论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还是负责家庭教育的家长,都深感对教育的“无奈”,所谓教育的无奈指的是教育在社会面前深感无力。这种教育的无奈主要源于社会转型的价值动荡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当今社会中教育的无奈进行归因分析,以期对改变这种无奈而有所启示。 关键词教育; 无奈; 原因分析 正 文在当今教育中存在这样一个怪圈:身为学生,感受更多的不是知识获得的欣慰,而是深深的疑问和迷茫,似乎求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大学,而读完大学后却又感觉所学到的知识在社会中被“束之高阁”;身为教师,感

2、受更多的不是身为人师的自豪,而是深深的困惑和无奈,所学到的教育理论总是在实践中“碰壁”;做为家长,感受的不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喜悦,而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各个方面的激烈碰撞。我们不仅要问当今的教育究竟怎么了,这种无奈又是缘自何处呢? 一、社会转型的价值动荡 随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对民主、自由、开放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多元价值观取代一元价值观是一种进步,它使人成为真正有主体性的人。然而,面对这样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人们又觉得无所适从,出现了各种混乱纷出的现象。 当前国人在精神信仰、价值理想等方

3、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蕴涵着深刻的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人们道德感和社会公德心的缺乏、人际关系的陌生化以及人沦为金钱、物质、欲望的奴隶等。正如学者刘智峰所指出的:“在这个人欲横流、金钱至上、浮躁喧嚣的年代里,只要我们的良知还没有泯灭,神经依然敏锐,你就会时时刻刻体味到在我们的精神领域,在人们的道德、伦理方面发生的种种病变-诸如政治生活中的腐败、贪污、渎职、卖官买官;经济交往中的制假贩假、走私贩私、不讲信用、恶劣竞争、坑蒙拐骗;公共生活中人对人的陌生、冷漠、隔膜,对他人不幸的残忍、麻木等等都给人留下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感慨,它使一颗颗敏感而天良尚存的心灵在刺伤中颤抖失望,也一点点的侵蚀着、戕害着

4、、败坏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魂魄。”这种种危机的存在就是由价值理性的迷失造成的。 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既充满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所谓机遇是指,我们的教育可以有自由和空间来对学生实施教育,不再受一些死板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所谓挑战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真善美的教育,而社会上却不可避免的存在假丑恶,习惯于接受真善美教育的学生是很难接受社会中的假丑恶的。这种落差会导致学生心灵上的困惑,这种困惑又可导致学生感觉所学非所用。另一方面,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而社会对教育又具有很大的冲击性。因此,我们的教育在庞大的社会背景下深感无力。 二、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学校教育(1)教育理

5、论与实践相脱节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表现之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主体的分离。教育理论家在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的高墙内进行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的理论缺乏现实性、针对性、应用性。而奋战在一线的教育实践工作者认为那种乌托邦式的理论不能解决实践问题,于是拒绝甚至抵制理论。在现实中就出现了双方互相埋怨和不信任的现象,这也导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分离越来越大。这种分离的结果使得理论永远是不能被实践检验的理论,实践永远是不被理论指导的实践,教育只能在这种分离中原地踏步。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表现之二是教育新理论受到原有理论的冲击,很难付诸于实践。举例来说,新课程改革后提倡教学过程中要以生为本,尊重每一

6、位学生,而实际中却是体罚责骂学生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在于一线教师仍没有转变自己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由于学生一直以来受到的是严格要求,习惯了严厉的批评,却不习惯“温柔”的鼓励。结果在“温柔”的鼓励下,学生会乱作一团,课堂纪律很难控制,这对于新任教师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新任教师就会放弃所学过的新理论,而采用老教师“颇有成效”的原有做法。这样,情况将一直持续,不会发生新的变化。 这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会使得教育理论工作者深感无力,因为自己辛苦所研究的理论永远被束之高阁,长此以往必然会失去工作的热情,那就很难再产生出新理论了。而对于教育实践者来说也是深感无力,因为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理论

7、付诸于实践,就会质疑所学理论,甚至于完全放弃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尝试。这样,教育只能在原地打转,或是在实践者的摸索中缓慢前行。 (2)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不一致 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怎样的教育目标就应当有相应的教育评价与之对应,用以检验目标是否达成,从而有助于今后更好的教学。当前教育的目标很明确,大方向上分为三维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是说教育目标是多维的,多维的教育目标就要求多维的教育评价与之对应。然而教育评价在具体实施中却是单一的,那就是仅仅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考察,而忽视学生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察。新课程改革一直呼

8、吁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不要仅仅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然而最后评价的只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样能有几个教师愿意舍近求远,白白做无用功呢?如此看来,新课程改革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徒有一幅皮囊而已。教育是应当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然而面对这样一种状况,教育真的是无能为力。 (3)教育政策生效的滞后性 中国教育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那就是总是跟在西方教育的后面,亦步亦趋,很少有中国人自己生成的教育理论。也就是说,在某种教育问题存在之初时,我们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有在引进其他国家的教育理论,并加以对比之后,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而此时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此时,教育界开始讨论、争辩、研究,直至最后

9、做出决策,接着再在实践中实行,乃至推广。这一个教育政策生成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以及教育政策失真等问题,教育政策的实施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原本的教育问题已经根深蒂固了,再加上教育政策生成的时间和教育政策实施的时间,想要改变原来存在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在几年之内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在这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又会产生新的教育问题,西方又会出现新的教育理论,原有的问题尚未解决,又出现了新的状况,又一轮新的恶性循环开始了。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教育中改革层出,却见效甚微。 简言之,教育政策生效的滞后性,导致了教育一个问题尚未解决,一个问题又已出现。教育学的任务应该是解决教

10、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然而,面对这样的一个恶性循环,教育学只有招架之力,而无解决之功。可见,对于教育理论界来说,缺乏预见性是导致教育学深感无力的原因。而对于教育实践界来说,缺乏成效性也导致了这种无奈的产生。 (二).家庭教育仔细地审视家庭教育现状时,不难发现现代子女家庭教育面临许多困惑。当今学生身上子女的习气太重,表现为不合作、过于自我、追求享受、怕吃苦。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在个人道德特别是在创造性、独立性和勤劳节俭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 (1)偏重智育,忽视对独生子女的道德培养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日异,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学历加名牌,而是人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

11、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但不少家长们仍然按照个人经验和普通惯例,认为智育是孩子成功的唯一途径,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只要能得高分就一定能成材。因而一些家长为了促使孩子提高成绩,对孩子的成绩实行奖惩措施,他们用金钱和物质刺激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不注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只关心孩子学习的家教方式,既不符合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其次,一些子女的家长们认为自己只要舍得投资,就会有收获,为孩子付出了重金。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从小就受到心灵和身体的摧残,不少孩子厌学,逆反心理重,小小的年纪就被磨损了灵性,失去了童趣。(2)娇宠溺爱

12、,提供过多关心和帮助现代子女的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对家长产生严重依赖性,降低了这一代人的素质。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这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机会。使孩子越养越娇,弱不禁风,不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性格和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3)缺乏和谐的家庭氛围一些家庭特别是农民、农民工、经济贫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水平较低,有的孩子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留守儿童、流浪儿童成为社会问题。有的父母婚姻异常,单亲、重组、隔代扶养或由旁系监护扶养。有的父母因个性、收入、就业等原因,吵架打闹不止,缺乏互敬互爱。家庭的不和谐、生活的动荡让未

13、成年人对父母失去归属感,对家庭失去信心。一般来讲,得不到家庭温暖和关爱的孩子,其性格特点表现出攻击性和反叛性。三、总结 导致当今社会中教育无奈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竞争越来越激烈,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当前国人在精神信仰、价值理想等方面都出现了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人们对道德感和社会公德心的缺乏、人际关系的陌生化以及人们对金钱、物质、欲望的无限崇拜等。(二)制度原因:选拔和用人制度的价值取向误导家庭教育。受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影响,现今中国也通过累似科举的高考来选拔人才。然而高考存在着一考定终身,考试形式单一,录取模式并非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因

14、而大多数孩子只有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使自己脱颖而出。但随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家长们对大学的追逐演变成名牌大学,这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分数教育的分量。 (三)家庭原因在我国文盲、半文盲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那些担任着家长的文盲和半文盲们,知识、观念的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的世纪,知识更新和信息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孩子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量往往比家长掌握的更好,而许多家长还未认识到这一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去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其次,家庭的结构不完整是影响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单亲家庭逐渐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些单亲家长们总是忙碌于生活,从而忽视了与

15、孩子的沟通交流,忽视了对孩子教育问题。离婚率的增长和单亲家庭的增多给孩子的成长乃至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方面本身得不到完整的关爱,另一方面单亲家长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生理的引导和学习、生活方面的关心、帮助等等。总之,要改变当今社会中教育的无奈,不是仅靠几篇文章,几个高深的理论,甚至几位资质高深的教育学家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全社会和整个教育界给予重视和支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愿教育能早一天真正起到这个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智峰 主编.道德中国-当代中国道德伦理的深重忧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袁振国 主编.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3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李家成 著.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 孙彩平 著.教育的伦理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5 刘济良 著.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6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1). 7 徐继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嬗变与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4(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