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一体化设备操作手册范本.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766736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BR一体化设备操作手册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MBR一体化设备操作手册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MBR一体化设备操作手册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MBR一体化设备操作手册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MBR一体化设备操作手册范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BR一体化设备操作手册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R一体化设备操作手册范本.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T/h污水处理设备(MBR)操作手册青岛海晏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5目 录一、 工程概述二、 进出水指标三、 主要工艺说明四、 工艺特点五、 工艺流程六、 设备操作流程七、 主要设备参数八、 设备维护和保养一、 工程概述设计处理量为1T/H的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一座。二、进出水指标1、进水水质按常规生活污水水质设计污染物CODcrBOD5SS氨氮磷pH浓度mg/L3001501503556-92、处理后水质标准出水水质达到中水管网入网要求三、主要工艺说明 本项目中采用的核心技术为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R工艺)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它是利用

2、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省掉了二沉池。通过膜的截留可保证反应池中具有较高的污泥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难降解有机物可在反应池中充分降解。因此,MBR工艺是目前最有前途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四、工艺特点 (1)出水水质优质稳定由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沉淀池,处理出水极其清澈,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可以直接作为非饮用市政杂用水进行回用,用途较广。同时,膜分离也使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使得系统内能够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不但提高了反应装置对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率,保证了良好的出水

3、水质,同时反应器对进水负荷(水质及水量)的各种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耐冲击负荷,能够稳定获得优质的出水水质。(2)剩余污泥产量少该工艺可以在高容积负荷下运行,由于MBR膜池内膜的截留,一次剩余污泥产量极低,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3)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 生物反应器内能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处理装置容积负荷高,增量扩容方便,占地面积大大节省(只有传统工艺的1/2); 该工艺流程简单、结构紧凑、不受设置场所限制,适合于任何场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4)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 由于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从而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系统硝化效率得以

4、提高。同时,可增长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在系统中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降解效率的提高。(5)无需进行深度处理 高效的固液分离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生物单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与已净化的水分开,该工艺所采用的MBR膜孔径为0.08-0.3m,细菌不能通过,理论上无需消毒处理。因此采用该工艺不须经深度处理即可直接回用。五、工艺流程 排放原水清水池MBR池缺氧池集水池 回流 剩余污泥污 泥 池 流程说明: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汇集到集水池,由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缺氧池,污水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处理,实现氮的进一步去除,然后污水进入MBR反应池。MBR反应池内装浸没式平片膜,反应池中的微生物将

5、污水中的可生化污染物进行同化和异化,异化产物多数成为无害的CO2和H2O,同化产物成为微生物的组成物质。膜单元部分主要用于固液分离,微生物固体可有效地被截留在反应器中,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MBR池中的污泥一部分排入污泥消化池,一部分回流入缺氧池,为缺氧段提供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达到脱氮的目的。MBR反应池出水可直接进入清水池,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杀死毒菌,并去除色度,各项水质指标达标后,停留或直接打入中水管网进行回用。污泥收集到污泥池。六、设备操作流程主要控制说明调节池提升泵2台:受调节池液位控制,高液位开启水泵,低液位停泵,液位可人工调整,两台提升泵每2小时切换一次;膜池抽吸泵:受MBR池液位

6、控制影响,膜池设高、低两液位,高液位开启抽吸泵,低液位抽吸泵停止工作;抽吸泵工作时间为抽8分钟,停2分钟,每4小时切换一次;MBR池风机2台:8小时进行切换。污泥池电动阀设置:2天(48小时)开启3秒钟排泥;1、控制开关操作设备运行时首先检查控制柜控制开关是否处在停机状态,如果没有处在停机状态请将控制开关打到停止位置,接通电源再将控制开关打到手动位置,然后再进行单机运行操作。2、污水提升泵操作启动污水提升泵前请先将泵壳内注满水然后再将阀门WF1、WF3、WF5、WF6打开,然后启动1#污水提升泵等待几分钟确认有水进入设备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打开阀门WF2、WF4启动2#污水提升泵,确认1#、2#

7、污水提升泵都能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在进行下一步操作。3、风机操作当污水完全浸没膜组件的情况下进行风机的运行操作,在启动风机前,将风机出口阀门F1、F2及膜池上方F3、F5进气阀然后启动风机,确认1#、2#风机均能够运行的情况下在进行膜出水抽吸泵的操作。(为了节约运行成本日常运行只要启动一台风机就可以满足设备供气需求)4、抽吸泵操作风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膜组件抽吸泵的运行操作,在启动抽吸泵前,将抽吸泵泵腔内注满水再将抽吸泵进口阀门ZF1、ZF2及出口阀门ZF3、ZF4打开,然后启动抽吸泵同时观察出水流量计是否有水流出,确认有出水的情况下调节抽吸泵进口阀门ZF1、ZF2或出口阀门ZF3、ZF4调节

8、水量控制在设计流量一下运行,待膜池中活性污泥浓度大于3000mg/L的情况下再调节进口阀门ZF1、ZF2及出口阀门ZF3、ZF4控制出水流量在设计的流量下运行。(为了保证膜的性能在操作过程中,禁止风机停止运行的情况下启动抽吸泵,同时在污泥浓必须达到3000mg/L以上才可以满负荷运行,即设计的出水量)5、污泥泵的运行操作为了调节MBR系统中的你性能日常运行管理中会启动污泥泵进行排泥和回流操作,首先将泵腔内灌满水再打开阀门WF7、WF8、WF9然后再启动污泥泵,污泥泵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是不常用设备,在污泥浓度高于8000mg/L的时候需要启动污泥泵进行排泥。在设计过程中为了便于日常操作,整个系统是

9、在自动状态下运行,在手动状态下确认系统的所有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控制开关打在自动状态系统便可自动运行,系统日常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详见系统日常运行管理手册。七、主要设备参数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1手动格栅格栅缝隙:10mm;栅宽500;渠深1.7m12生活污水提升泵3m3/h;20m;1.1kw23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能力:1.0m3/h;5.0m2m2.5m1缺氧区2m1m2.5m1MBR区2 m2m2.5m1消毒区0.5m1m2.5m1污泥区0.5m1m2.5m1MBR膜组件1.2m0.6m1.5m1 MBR膜组件抽吸泵2.0m3/h;9m;0.75kw2MBR

10、池污泥泵3.0m3/h;20m;1.1kw1MBR池鼓风机1.08m3/min;3.5m;1.5kw2设备箱2 m1.5m2.5m14毛发过滤器DN5015浮球液位计26电气控制箱含PLC/防爆17MBR膜离线清洗水箱1.0m0.6m18MBR膜加药水箱300L19防爆电动蝶阀DN251八、设备维护和保养1、维护检修工作大纲1 膜通量衰减监测及判断2 膜在线清洗5 系统故障及解决2、日常运行检测指标及异常处理监测指标监测频率监测目的取样点异常处理产水水量(m3/h)在线监测膜通量总产水端或者各膜组产水端衰减判断膜清洗产水浊度(NTU)1次/天监测是否膜漏总产水端或者各膜组产水端完整性检测膜更换

11、曝气压力(mbar)在线曝气是否正常风机出口故障解决(运行条件)曝气流量(L/min)风机出口MLSS或者SV30(g/L)1次/天监测运行条件膜池/MBR池故障解决(运行条件)污泥粘度或FV5(MPas或ml/50ml5min)膜池/MBR池跨膜压差 TMP (cm)在线监测通量衰减TMP池衰减判断膜清洗水温()1次/天监测运行条件膜池/MBR池故障解决(运行条件)PHMBR系统进水和出水DO (mg/L)膜池/MBR池BOD (mg/L)根据需要监测生化效果MBR系统进水和出水故障解决(生化效果)COD (mg/L)MBR系统进水和出水三 膜通量衰减监测及判断工艺方式正常范围清洗判断抽吸工

12、艺P/P0 10%Q/Q0 10%注:P/P0 为真空压力表P变化值/原始值四 膜在线重力浸泡清洗 清洗溶液量计算:V=膜板数量X3L膜污染状况药剂配伍浓度一般情况NaClO5结垢(无机)柠檬酸或草酸15动植物油垢NaOH1矿物油垢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厂家提供其它通量恢复剂厂家提供五 系统故障及解决类别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解决途径设备故障风压或者流量不正常风机故障检查风机预处理故障水温偏高或偏低热交换器故障检查热交换器PH值偏高或偏低PH调整故障检查PH调整系统溶氧DO值偏高或偏低风机或管路故障检查风机或调整管路污泥浓度MLSS偏高进水SS偏高检查预处理系统生化故障溶氧DO偏高或偏低污泥负荷偏低或偏高调整污泥负荷出水和上清液COD偏高污泥负荷偏高减少进水量增加延长处理时间紧急投加粉末活性炭提高剩余污泥排放量污泥浓度MLSS偏高污泥负荷偏高大幅度增加排泥污泥浓度MLSS偏低污泥负荷偏低曝气量过大投加营养剂调整曝气量污泥沉降性能SV30偏高污泥浓度偏高污泥负荷偏高或偏低提高剩余污泥排放量投加絮凝剂污泥沉降性能SV30偏低污泥浓度偏低增殖污泥污泥过滤性能FV5偏低污泥负荷偏高或偏低调整污泥负荷投加粉末活性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