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54673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囚绿记一 学习目标 1、品味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2、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3、明确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二 预习方案 方法指导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了解文意,把握文章关键词句。 (一)基本任务1、背景介绍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入侵租界为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作者当时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之一。囚绿记就写于

2、抗战前期(1938年)“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作者怀着“过于抑郁的心情”,自然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于是作者由于恋绿,将常春藤从窗外牵进阴暗潮湿的房间,囚系住它,引为“绿友”,来“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但是作者慢慢地发现,这“绿友”“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而在它见不到阳光的地方,“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黄”。从而,文章引申出更深层的意蕴:因为文章所述之事发生在芦沟桥事变后,地点是又是烽烟四逼中的旧都,这就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

3、、体味到,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族的象征,体味到作者祝福它“繁茂苍绿”中所包含的对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念,也体会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发了对破坏和毁灭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郁愤懑心情。2、相关知识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1919年进浙江基督教蕙兰中学,1921年转入浙江之江大学附中,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作。1926年考入之江大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劳动大学机械系。1930年任教于杭州中学。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一度曾到福建泉州一私立中学任教。写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过3本散文集。海星中几乎全部是散

4、文诗似的篇章,表现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回忆、幻想与沉思,文字清新纯朴,笼罩着孤独和空虚的情绪。竹刀中的一些篇章,增加了现实主义的色彩,并写了走向反抗的农民。笔调忧伤愤懑。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之后,除了上述题材和情调之外,又加入了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族气节的礼赞。1942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他虽然当时并未在场,但知道消息后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牺牲。3、字词积累 读音: 嵌(qin) 瞥见(pi) 了截(lio) 涸辙(h zh) 移徒(x)揠苗助长(y) 婆娑(su) 猗郁(y) 蕈菌(xn) 词义: 了截:明了简单。:使人心情安适。涸辙

5、之鲋:在干涸车辙里的鱼。涸,水干;枯竭。语出庄子外物。急不暇择: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至宝:最好的宝物。缘引:引导。揠苗助长:比喻不管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物弄糟。揠,拔。婆娑:盘旋舞蹈的样子。猗郁:茂盛的样子。攀缘:沿着物攀爬。烽烟四逼:战争四起。开释:打开释放。(二)挑战任务 1、写一段“我心中的绿”的文字,小组交流,推荐全班交流。2、作者是如何具体展开文章内容的,请快速阅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划出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3、如何理解作者“囚绿”之后又“释绿”、“念绿”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请大家就文中写绿和抒情的句子,挑选几处进行圈点批注,谈谈自己的理解。三 自主

6、学习方案(一)方法导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文意。2、在文中做尽可能多的圈点勾画,并加上旁批,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3、品读语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悟旨晓情。 (二)重点指津1、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2、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3、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三)难点解读 1、“我”与常春藤有哪些相通之处?“我”囚绿对吗?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自由?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的作用是什么?4、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5、文章自始至终紧

7、扣一个“绿”字,恋绿、囚绿、释绿、思绿,这个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6、难句解析 (1)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2)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它是快乐。(3)卢沟桥事件发生了。(4)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5)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6)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7)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8)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9)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四)思维点击1、如何理解作者的“魔念”? “囚绿”之后,“绿的枝条”从“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到“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

8、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可是爱绿的作者“仍旧不放走它”,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一种“魔念”呢?有人说这“魔念”,“反映了作者的一种自私和偏执、较为阴暗的心理”。我们不尽同意。因为作者虽坦承“囚绿”是因为“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但也明言这是“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这相当直白,也相当明白,不能顾此失彼,更不必求之过苛。我们以为作者的“囚绿”绝非狭隘偏执,否则散文何必以“囚绿记”为题?文中“赏绿”部分淋漓尽致极言爱绿之急迫,接着浓墨重彩写“囚绿”之执著,并有意识地类比从前在乡间草屋的事情,含蓄委婉地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恼之切。正是有了“赏

9、绿”的铺垫和“囚绿”的蓄势,“释绿”和“念绿”才如此地动人心弦。寥寥数语,给人无穷的回味。所以“幽囚绿友”是出于情感,“恢复自由”是出于理智。正如作者在囚绿记序里所说:“我是感情的奴隶,也是理智的奴隶。我没有达到感情和理智的谐和,却身受二者的冲突;我没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们的轧轹;我没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这两者的轩轾。”文章正是作者心灵和性格的反映。因此,我们以为,“魔念”应该理解为使人爱好甚至沉迷的念头,而不是诡异不近情理甚至邪恶的想法。2、写作特点(1)结构精巧、变化多姿。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本文以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结构,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赏绿”部分

10、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之爱,为“囚绿”铺垫;接着用繁笔写“囚绿”之执著,甚至在第9段还轻宕一笔,写从前在乡间草屋的事情,这些都是致力于表达对“绿友”的爱之深,以至恼之切。“囚绿”如此固执,却为何又要“放绿”?“放绿”部分是文章主题所在。有前两部分的恣情抒写,步步“放纵”,到这一部分文意逆转,猛然收住,就像逆水行舟,先有意识地竭尽全力将船推至感情激流的高峰,而后突然篙松桨停,不仅造成了文势的变化多姿,在主题的揭示上更是发人深省。“思绿”部分虽只有短短三句话,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枝青藤牵动了作者的情思,也打动了读者的心灵。作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让读者思索回味,去与作者一起创造作品的意义。结构的跌宕多

11、姿,与作者的感情起伏相关联。一篇题为陆蠡的散文的文章中说:“什么是散文的结构?有时候我想,节奏两个字可以代替。节奏又从什么地方来?我想大概是从生命里来的吧。生命真纯,节奏美好。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这段文字说的是作者情感和文章节奏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对这篇散文的恰当的诠释。(2)语言含蓄优美是这篇散文的特点。除第14段外,再如文章1113段中,“我原打算七月尾”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每天须得留心终于在一天早晨”这里似在叙事,而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被迫离开故都的无奈尽含其中。“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由“绿色”到“绿友”到“囚人”,称呼

12、的变化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珍重”一词,更是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此外,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排比如:“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它是快乐。”比喻如:“我怀念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反复如:“我开始了解我开始了解”“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拟人如:“有一天会和我面生吗?”等等。优美生动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3)借物抒情,以小见大,是这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文章没有故事,只是记叙了作家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

13、入挖掘,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一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满怀爱国激情的作者,正是从忧虑祖国大好河山的沦亡,而联想起那被“幽囚”的常春藤吧。因此,他写下本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他的眷恋,他的感叹,他的祈祝,完全寄寓在对常春藤的深情怀念里,熔铸在层次分明、波澜起伏的记述当中。四 反思与测评 能级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1)揠苗助长:()_(2)淅沥:()_(3)涸辙:()_2、写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1)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它是快乐。( )(2)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3)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4)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作用:_ 3、阅读囚绿记全文,完成下列各题。(1)文中出现了“绿影”、“绿友”、“绿囚”,用词不同,含义有何不同? (2)“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