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心得体会思考发言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3671767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减负心得体会思考发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层减负心得体会思考发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层减负心得体会思考发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减负心得体会思考发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减负心得体会思考发言减负X,做“求真务实型”干部。个别上级领导一味追求成果,不管过程,对待工作“层层转包,级级施压”,甚至朝令夕改,反复无常。长此以往,有些基层干部“头脑一拍”“灵光一闪”,干脆投上级所“好”,用文件落实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用讲话落实讲话,依样画瓢、照搬照抄、层层仿效,以“形式主义”应对“官僚主义”。在实际工作中偏重于“形”,忽略了“实”,只看领导脸色,不问群众心声。为了让领导“看得到”,只顾堆材料、报经验、搞宣传、造声势,不管下农田、聚村头、访群众、问民生。自以为“政绩显赫”,实则“镜花水月”。基层工作理应“实”字当先,基层干部就该求真务实。对待各项重点工作,要以“心里

2、装着百姓,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情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积极态度,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进取精神,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做出让群众满意的“实”绩。减负不减责任,做“担当有为型”干部。通知要求“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减负减的是“额外压力”而不是“本职工作”,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而不是“担当有为”。广大基层干部万不可借着减负的“东风”,把不该减负的减了负,把应当减负的不减负。上级一有任务传达,自身不去调查研究,直接大呼“形式主义”,随后两手一摊,敷衍了之。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若只是怕麻烦,怕担责,只让领导点点头,不向群众取取经

3、,只向上级哈哈腰,不去一线摸摸底。凡事“自以为”“想当然”,一味“甩包袱”“踢皮球”,只顾面子,不要里子,终究不能成事,甚至会坏了大事。基层干部要摒弃“干得少就错得少”的心理,心里装着群众,办事想着群众,不当“老好人”,敢碰“硬骨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减负不减激情,做“吃苦耐劳型”干部。身处基层无小事,桩桩件件关乎群众利益,事事处处体现大政方针。基层干部要抛开“官本位”思想,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走进户子。与群众交流时不道官话套话,只说方言俗语,让群众打开“话匣子”,掏出“心窝子”。“亲民”“知民”,其目的都是“为民”。基层工作复杂繁琐,往往要接受“五加二”“白加黑”,常常要面对“走不完的千家万户,爬不尽的千山万水,说不出的千辛万苦,讲不完的千言万语”。这就要求基层干部敢吃苦,肯流汗。只是吃苦吃苦,切不可闷头吃苦,而要懂得抬头权衡,要知道什么样的苦吃了有价值,什么样的苦吃了没意义。埋首于文山会海、奔波于打卡亮相的“苦”要少吃或者不吃,忙碌于走访入户、周转于为民解忧的“苦”要多吃。总不能尝遍天下苦,还落得一场空。广大基层干部要在心中树立一杆标尺,将干事激情充分运用到“真抓实干”而不是“形式主义”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后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