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改制职工思想动态及对策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717219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企业改制职工思想动态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企业改制职工思想动态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企业改制职工思想动态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企业改制职工思想动态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企业改制职工思想动态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企业改制职工思想动态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企业改制职工思想动态及对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学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这就给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所提出的“双置换”(即国有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波及面广,牵涉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肯定会在职工中引起强烈的思想振动,导致不同程度地影响职工队伍的稳定。目前国有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

2、点。因此必须认真地分析当前职工的思想动态,进一步加强思想疏导工作,有的放矢地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对策。一、对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职工存在的思想心态。1、部分职工对当前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的认识十分模糊。一种认为工人阶级是企业的主人,你总得给安排工作,给我重新就业出路吗!另一种认为近几年的改革,改来改去还不是老样子,社会主义优越性总不会没有了吧!总得给我生活保障,毫无危机感。2、怕国有企业改制。这部份人受几十年旧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依赖于吃企业“大锅饭”,占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的便宜,喜欢维持现状,浑浑噩噩混日子,少干活,甚至不干活,照样拿工资。认为企业改制,是针对职工的,改来改去还是改工人。担心

3、领导爱怎么搞就怎么搞,视企业领导如同资本家。3、希望国有企业改制,不怕改制。热切盼望国有企业改制是广大职工思想的主流,但也有部分职工产生了担忧和畏难情绪,这部分人也看到了现有国有企业体制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又担心企业改制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们担心企业改制会不会也象前几年企业改革那样,会不会一阵风或有风无雨或不痛不痒,或改制根本不彻底,幻想心态十分突出。4、对国有企业改制持恐惧心理。部分职工产生失落感,认为企业改制,几十年的“铁饭碗”砸碎了,没有技术专长,无力参与社会竞争,重新就业难,担心收入无保障,社会保障无保证,老无所养,感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变没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荡然无存,跟资

4、本主义社会体制下的企业没什么两样。二、产生以上思想心态的原因。1、对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产生误解。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都没有完全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状况。一是企业机构膨胀,机关人员臃肿的矛盾依然存在,据有关统计材料讲到,目前企业每35名职工中就有一名是管理干部;二是企业社会化还没有实际性改变,企业社会包袱负担沉重;三是企业管理滞后的现象依然突出,企业管理不规范,还未走到法制化轨道。因此职工群众看的一清二楚,造成职工群众误解,对当前企业改制持怀疑态度,认为不会有什么大突破与好成效,部分职工集体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摇。2、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几十

5、年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就业,低工资模式,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传统观念在职工头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旧传统的惰性使职工思想造成错觉,抱有幻想,总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总得给出路。无庸讳言,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传统就业观念与企业改制是有冲突的,也是一时难以被人接受的。3、党内腐败现象对职工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目前发生在我们党内乘改革之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触目惊心的腐败行为。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声誉,丑化了国家和民族的形象,毒化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群关系。造成部分职工心理不平衡,领导口口声声讲只有深入改革,社会才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还不是背道而驰,都是一句空话

6、。群众对领导干部是要听其言,观其行,你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台上讲反腐败,台下搞不正之风,群众怎么会信任你呢?三、针对以上心态原因,必须采取以下对策。1、要提高职工对国有企业改制的认识。首先要使广大职工清醒认识到,我国现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体制不够完善,国有企业体制现已不适应WTO与科技进步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压抑了职工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进展,有成效,大家有目共睹,毋庸讳言,但国有企业发展速度缓慢,困难企业问题确实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的处境艰难,全国国有企业亏损达60,有三分之一企业处于

7、停产半停产状态,困难职工和下岗职工也随着增多,已成为社会议论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出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差,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体制,同时也与政策待遇、管理水平、结构分布密切相关。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刻不容缓,通过企业改制,使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机制,职工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明确,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因此,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加强思想疏导工作,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解改制,消除思想顾虑,调动职工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是极其重要的。2、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

8、系。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制度保证,它是国有企业改制的基础工程,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放生产力的战略性措施,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消化和解决旧体制的遗留问题是国有企业取得平等竞争地位的当务之急,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阶段,无论为了经济发展,深入改革和社会稳定,都迫切需要良好社会保障体制的支撑。社会保障体系是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制的成败。要引起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3、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

9、进行企业改制。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过重大的成就,也经历过许多反复,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企业改制的成功与否,事关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国有企业改制,我们所面临的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我们面对的情况是前无先例的,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的做法也不行,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因此,国有企业改

10、制,即要解放思想,又要慎重处理好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切不可生搬硬套,也不可不切实际一哄而上,更不能搞形式走过场,要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做过细的工作,找出本企业改制的切入点,要使各项改革合情合理,使企业改制尽可能被职工所理解,被职工所接受。4、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国有企业改制,有人走,有人留,有的机构要撤,有的机构要并,这是一次部门、人际关系的重新调整,权力、利益的再分配,稍有偏差,职工很容易产生怨忿,甚至对立情绪。要确保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提高国有企业改制的透明度,发扬民主,坚持监督,充分发挥工会、职代会的作用,要把国有企业

11、改制方案及时提交职代会认真审议,并在实施过程中强化职工代表参与和民主监督,特别是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要做细致的调查研究,注意倾听职工的意见,多走群众路线,实行民主监督,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企业改制方案真正成为职工的自觉要求,要坚持择优录用,公平竞争,一视同仁的原则,切实杜绝搞人际关系,徇私情,走后门,更不可抓阄来定一个人命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企改制的健康发展,职工才能口服心服,企业才有凝聚力,企业改制才有活力。5、要坚决惩治腐败。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经济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

12、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党风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如果听任腐败发展下去,党就会走向自我毁灭”。社会腐败现象对企业改制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腐败对社会风气毒化之一是丧失民心。你夸夸其谈,企业改制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给群众看到的竟都是那些领导干部以所谓企业改制之名,以权谋私大捞特捞,无视党纪国法,随心所欲侵吞国企财产,不顾群众的利益与实际困难人民群众怎么会口服心服,怎能听你的呢?6、要提高企业实力与职工参与社会竞争力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定其所处的国际地位。同样企业实力对于企业

13、改制能否顺利实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深化企业改制过程中,不仅要探索企业改制的政策措施,同时更要力挽狂澜,把握机遇与挑战,求生存图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实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企业改制打下坚实的实力基础。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无一不意识到,在未来的时代,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人的竞争。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取市场者亦先取人。现有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职工技术水平偏低的现象。面对当今社会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国有企业职工参与社会竞争的底气不足,没有参与社会竞争的胆量,缺乏信心。因而企业经营管理者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进行职工的塑造和职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企业

14、职工技术素质,掌握有一技之长,具备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这是企业改制过程中很必要的一筹。7、要将转变观念与利益得失相联系。要顺利实施企业改制,必须很好地将转变观念与利益得失相联系。利益得失是观念转变的重要因素。观念的背后是利益,观念受利益的制约,必须把观念和利益结合起来,这个观念才能被职工接受。把市场和职工利益联系起来,职工就能树立市场观念;把竞争和职工的利益联系起来,职工就能树立竞争观念;把质量和职工的利益联系起来,职工就能树立质量观念;把效益和职工的利益结合起来,职工就能树立效益观念。我们所讲的利益得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指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的利益得失。单纯站在个人利益的立场上计

15、较利益得失,会把观念转变引向邪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承认个人利益,但是我们从来主张,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就企业改制讲转变观念,而要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维护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利益为目的,推动利益机制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改制逐步被职工所理解所接受。综上所述,我们正处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时期,要抓住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解决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体制改革。体制改革是崭新的事业,是一场大的试验,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深化国有企业改制已是非改不可,更不能错过机遇。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要企业改制求真务实,方式恰当,公平合理,广大职工一定会自觉正视企业改制,参与企业改制,支持企业改制。只要我们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定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制和发展的新路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