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四下道法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长**** 文档编号:136716441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四下道法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部编四下道法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部编四下道法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部编四下道法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四下道法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四下道法册教学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人教部编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计划 一、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将要步入小学高年级的行列,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 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少先队组织,班上班 风好, 学风好,但也有个别学生,组织纪律涣散,上课时能勉强遵守 课堂纪律,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约束自己了,本学期需对学生进行自 律教育。 二、 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在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 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 主线, 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 义教育, 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 学生通过

2、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 互作用, 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 能力、 知识, 加深对自 我、 对他人、 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 生活 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 教学目标 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 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 (一)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乐于合作、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初 步形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 使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责任,体验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 趣, 形成积极向上、乐

3、观好学的学习态度; 3、 在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向家乡的优秀 人物学习; 4、 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 境的意识; (二) 行为与习惯: 1、 帮助学生建立与人交往有诚信、能合作、 民主地参与集体生 活品质, 初步形 成规则意识、民主意识; 2、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 在学习中的毅力和耐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培养学生爱惜名胜古迹,不乱丢乱扔乱刻画的良好习惯; 4、 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 知识与技能: 1、 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知道同情和帮 助残疾人是一个

4、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并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 不幸人的行为; 3 2、 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 集体荣誉承担义务,了解家乡环境问题,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 护活动, 了解民风民俗及对人们的影响,抵制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 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了解日常消费的状况,感受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四、 教学措施 1、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 换、 补充”。 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 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

5、题为基础, 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 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 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 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 格, 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 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个性品质的人。 3、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要采用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 活泼的方式,帮助、 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 4 格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 采取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现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五、 教学安排 第 1 - 5 周: 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 第 6 -10 周: 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第 11-14 周: 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 第 15-18 周: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