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课件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715995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课件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课件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课件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课件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课件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课件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世界地理概况课件解读(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世界地理概况,考纲下载,考纲解读,1.世界海陆分布;海 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 的分布。 3世界主要气候类 型及分布。,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 和陆地地形的类型和特点。 2理解:世界降水和气温的分布 规律;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3应用:学会根据不同的图表资 料分析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及成因。,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 (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脉,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温馨提示 岛屿、大陆和大洲的区别和联系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大陆和岛屿

2、是人为划分的,面积较小的陆地为岛屿,面积较大的陆地为大陆,大洲则是对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总称;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填表),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1)填图:在上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海底各地形的特点。,大陆坡,200,生长,洋盆,海沟,4海陆变迁,(1)六大板块:A 板块,B印度洋板块,C 板块,D非洲板块,E 板块,F亚欧板块。,南极洲,太平洋,美洲,(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_ 的地带。,板块交界,稳定,(3)两大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

3、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二、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1气温 (1)陆地气温的变化:,14,日出,较大,较小,1,7,(2)气温的分布规律:,温馨提示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 30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递减,高,低,低,高,低,2降水 (1)降水的条件:,空气 时,气温继续下降。 有足够的 。 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饱和,凝结核,(2)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沿海,内陆,东岸,暖流,寒流,迎风坡,(3)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如全年多雨区、常年湿润区、全年少雨区。 降水季

4、节差异较大的,如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背风坡,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居民,(1)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 ,b 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 地区;终年严寒的 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 山区。,亚洲东部,亚洲,热带雨林,极地,(2)人种分布:,(3)世界三大宗教:,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南部,基督教,佛教,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 。,印度,(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洋洲,拉丁美洲,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

5、响,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大,山地、高原面积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山地东西走向、分布南北,平原东西贯通,以及有曲折的海岸线,使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并由西向东大陆性不断增强,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东部有世界著名的“东非裂谷带”,纬度的对称分布及起伏和缓的地形,使非洲气候南北对称分布;东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在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北

6、美洲,地形分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山地区,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水汽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中部平原,西部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深入,西岸气候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气流的深入;山脉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南部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少,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分三大地形区:西部低矮的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和缓的山地,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东侧降水较多,气候呈狭长分布;西侧背风坡,降水少,是小麦牧羊带发展

7、的限制性因素,南 极 洲,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冰川广布,平均海拔高,以及冰雪陆面对阳光反射强烈,是酷寒原因之一,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步骤 分析地形特征是区域地理中常见的题型,但准确把握答题要领是非常关键的。明确地形特征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述,清楚影响地形特征的因素有哪些。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分析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例1 (2011四川高考)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

8、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获取和解读信息,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加勒比海”“里约热内卢”可判断该大洲为南美洲;结合图中地形区的海拔和地势起伏以及南美洲的地形分布可知,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乙地所在国为巴西,巴西的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结合“加勒比海”和“里约热内卢”所处的位置,可判断该剖面的走向为西北东南向;巴西北部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不是主要的农业区。故选C。 答案 C,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和成因分析,1气温的分布规律,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

9、度因素),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同纬度地带,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地形(地势高低),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降低;暖流经过气温升高,洋流,2.降水的分布,位置,年降水量,成因,特征,赤道附近,降水多(2 000 mm以上),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全年 多雨

10、,两极附近,降水少(200 mm以下),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全年 少雨,南北回归 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500 mm以上),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夏季 多雨,大陆西岸,降水少(500 mm以上以下),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全年 少雨,位置,年降水量,成因,特征,中纬度,内陆,降水少(以下),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全年少雨,大陆 东岸,降水多(5001 000 mm),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夏季多雨,大陆 西岸,降水多(5001 000 mm),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常年湿润,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

11、岸,降水量较多(3001 000 mm),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多雨,此考点除考查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基本规律外,常常更多地考查气温和降水的局部特殊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分析南美洲西海岸降水少的原因。 答案:受强大的秘鲁寒流的影响。 2.分析非洲中部赤道穿过地区东西降水多少不同的原因。 答案: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流上升动力弱,降水少,西部为刚果盆地,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多。 3.回归线穿过地区大部分降水极少,为什么我国东南部形成 了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答案:我国东南部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气候,夏季受湿润的夏季风影响降水多。,例2

12、(2010江苏高考)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所覆盖的区域都在中低纬度,而大陆西岸比较宽,则主要是因为22等温线大幅度向低纬度弯曲。中低纬大陆西岸流经寒流,对流经

13、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使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第(2)题,根据图b所示信息,该地最冷月气温在25以上,说明为热带气候;410月份为多雨期,但没有降水量超过200 mm的月份。因此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符合。甲地位于撒哈拉沙漠,是热带沙漠气候;丙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1)C (2)B,图表特征概览 等温线图是描述某地区气温分布状况的地图,因气温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密切相关性,成为高考综合考查中的重要图类之一。,“读图析图能力多增分”系列之(十七) 等温线图的判读,应用“五步法”读图,典例 (2013杭州质检)下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14、(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_,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读图可知,上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应抓住等温线的特征来解读。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1)区域图一般要先定位,如图中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我国长江下游及东南丘陵地区。 (2)观察等温线特征,主要从等温线数值大小、疏密、走向、闭合状况等方面去观察。此图等温线弯曲复杂,反映出该区域7月份气温分布较复杂,局部区域变化大,并有闭合现象。,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该类图设问主要是比较不

15、同区域气温高低及闭合处数值、等温线走向及其原因等分析。要根据设问要求去图中寻找关键信息。如判断甲地气温,要比较闭合处等温线数值与其两侧的等温线数值即可。丁处等温线弯曲要看等温线凸出方向,判断弯曲处气温比两侧是高还是低。,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该类图一般结合图中信息和题干信息以及教材中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分析,抓住特殊地区气温分布的特征,并能够找出判断规律。如下所示: 1等温线关键特征(弯曲与闭合)的判读方法 (1)弯曲的判读规律: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2)闭合的判断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图中甲处数值大于26,小于28。(30等温线在图示区域没有画出来,但根据气温的纬度分布,向南应大于28),2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其影响因素,等温线走向,影响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