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百得产品试验方法教学教案

yulij****032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16.50KB
约32页
文档ID:136675722
百得产品试验方法教学教案_第1页
1/32

百得产品试验方法,主讲:陈赋华 2008年10月23日,一.泵水性能,用204℃水,额定电压下通电,记录1分钟和4分钟时的功率;泵完水60秒时的蒸汽损失;泵完2分钟后,测瓶水温度要求,煲水过程中不能早跳二.煲水性能,称咖啡粉和水的重量,用204℃水温; 记录通电1分钟和4分钟时功率; 起跳时间; 煲完水时间; 测起跳15秒内咖啡渣温度; 记录泵完水1分钟后的蒸汽损失; 测泵水结束后2分钟瓶水温度; 保温30分钟测瓶水温度(8杯的壶或以上倒至6杯,8杯的壶或以下倒至2杯)三.循环寿命,按3年计算,每天使用2次先耐压,漏电电流及泵水性能测量 软水:50~60 PPM,204℃水: (A)自动保温的按30分钟一个循环(21分钟开机,9分钟关机,1分钟加水); (B)人工复位15分钟一个循环,(7分钟通电,3分钟关电,5分钟加水) 每100个循环要用醋清洗一次,一直做到泵水循环所要求时间的2倍或2190次完后泵水性能测量和保温控制零件短路测量 硬水:(200 PPM硬度)方法同上面(A)和(B),不同处是不用醋清洗,一直做到泵水循环所需时间的2倍为止完后温控元件短路测量 自来水:测量同软水方式,不同点在1100次和2190次后,要泵水性能测量和耐压测量,寿命试验完后,温控元件短路测量。

五.外壳冲击,由一个直径为¢2英寸,重1.18磅钢球,冲击整机 距塑料外壳高194MM,距金属外壳高387MM,自由落体记录冲击前后绝缘耐压和冲击部位UL测量棒不接触到任何带电体的开口六.稳定性,将各种最大可能导致翻转的部件,放在15斜台上,在各个位置尽可能的方向转动样机七.玻璃瓶牢固性(墩台),用水和铅混合体,重量的2倍,装入瓶中,瓶中水的高度在玻璃瓶边缘1英寸范围内,用热水器加热82 ~ 88℃,整个试验中水的高度和温度不变用手柄将瓶举起,在1英寸厚硬橡胶垫上举高0.5~0.75英寸(橡胶为60A),试验以正常重力加速度落到橡胶垫上,以每分钟30~40次循环速度重复,举起——跌落,总数10000次,接受手柄转动<20八.环境测量,目的是检查安全和性能是评定运输,储存和使用寿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环境条件的持久能力 包装和不包装的进行评定试验前,先绝缘耐压和漏电电流及泵水性能测量试验后,同样做绝缘耐压和漏电电流及泵水性能测量,观察外观,腐蚀的任何部件,连接部位或粘着位的退化等 烘炉 65 ℃ 冷冻 —18℃ 湿度 85% 32℃ ,经过14天处理后,再绝缘耐压,漏电电流和泵水性能测量。

记录:外观变化,包括移印,热烫印,塑料变化(变形或退色)九.乱滴,任务,确定从咖啡壶悬浮部件上滴下的多余水滴 (1),用3至5个样机试验开始,在咖啡壶完全干的条件下,室温20 ~ 24 ℃,相对湿度30—50%环境下进行 (2),样机在额定水容量和额定电压下工作,并用咖啡测量 (3),观察咖啡壶工作中多余的水滴或蒸汽凝结,记录水滴数量和位置,在跳制起跳后开始到2分钟止 (4),取下过滤杯和咖啡,擦干咖啡壶悬浮架上可见之水滴,倒掉咖啡渣,并甩掉过滤杯上的水珠,按第(2)步方法装载咖啡壶的水缸和过滤杯 (5),在第(3)步跳制起跳后5分钟,重新启动咖啡壶,重复第(2)到第(5)步,达到5个循环(1个2分钟,4个5分钟)记录5次循环中,每次落下的多余水滴数,和乱滴水发生的部位上述5台机,每台机<27滴十.浓度,取样100 ML 咖啡液在烘箱中烘干蒸馏水份,所称得咖啡渣要求≥0.7克十一.跳制旁通,目的确保安全 (1),将每只咖啡壶温控零件绕接(短路);120V电压测试,机内加50ML 水107V和128V不用加水; (2),用3安培电流灰士与咖啡壶的所有不带电外露金属接地; (3),用 107V 120V 128V电压分别测量; (4),完后绝缘耐压测试; (5),记录试验电压,火焰情况,3安培灰士完整情况,外壳的熔胶或变形,用UL测量棒能接触到带电体的部位。

十二.柒层硬度,原理,是对一个已知硬度铅笔的抗痕迹程度 选6B(软)至6H(硬)铅笔,有规定牌号铅笔削尖,直径为¢0.8MM,开始用4H与柒层表面成45夹角,划6.5MM距离的沟槽,逐次降低硬度,直至不留痕迹为止一旦达到这种状况,就是柒层的硬度十三.柒层粘着性,用剃刀划和胶带3M牌600#,胶带直径3英寸,刻度增量0.5MM方法A划线,适用柒层: 1,在一块50平方毫米柒层区域上划11条线,相距2.5 MM,40MM长;再划11条40MM长相距2.5 MM线,形成100方块的网格; 2,撕胶带最小75MM长; 3,稳定地将胶带条压在交叉网格上; 4,抓住胶带自由端,尽量以90撕下胶带,不要急拉抖动; 5,记录撕下的方块数; 6,并算出撕下的方块与覆盖方块的百分率 方法B适用涂层(丝印)没有划线: 上述胶带粘在柒层表面,(1)大约以50MM/5秒的速度撕拉胶带记录脱离的完整的字母,或不可辩认的字母,估算出脱离字母的百分率;重复(1)大约以50MM/5秒的速度撕拉胶带,但撕扯方向是从右至左十四.柒层耐蒸汽,任务,确定金属或非金色属底板上的柒层和涂层的抗耐蒸汽能力和试验对柒层或涂层的影响 方法原理:将柒层或涂层与蒸汽接触一段时间,然后注意柒层或涂层的粘着力变化和硬度变化。

代表性部件进行下述试验: 粘着力和硬度试验经过划过的或试验过的区域不可用于接下来的试验;柒层部件在100℃蒸汽处理1小时;将样品放在232℃室温24小时;接着粘着性和硬度试验试验中注意颜色变化,起层,变形和腐蚀十五.柒层老化(湿度和加热试验),金属或非金属表面柒层或涂层湿度和温度老化有三种材料: A———金属和热固性塑料;B———高于125℃的塑料;C————在80~125℃之间的塑料 A型材料(金属和热固性塑料): 1,湿度试验:(1)将柒层表面浸入50℃的水中达24小时;(2)去掉样品上的水,并放在室温232℃中24小时;(3)经过浸水的表面进行柒层粘着性和硬度试验 2,加热试验:(1)将样品放入干燥的,空气循环的150℃ 205℃ 和260℃烘干炉中,每种经过24小时至100小时干燥,在经过15分钟和24小时至100小时后,检查退色情况;(2)当发生退色时或达到100小时时,将样品取出并放在室温中冷却2小时;(3)在经过上述处理的涂层表面进行粘着性和硬度试验 3,在(1)和(2)两个试验中,看柒层变化,起泡,变形或腐蚀现象 B型材料(高于125℃的塑料): 1,湿度试验,同A 部分(1)至(3)试验; 2,加热测试:⑴将柒层试样放入干燥的100℃炉中14天;⑵完后再从炉中取出,放入232℃室温2小时10分钟;⑶在柒层表面进行粘着性和硬度试验; 3,在1和2两个试验中,看柒层颜色变化,起泡,变形或腐蚀现象。

C型材料(在80~125℃之间的塑料); 1,湿度试验同A部分(1)至(3); 2,加热试验:⑴放在<71℃炉中28天;⑵完后取出在232℃室温中冷却2小时10分钟;⑶在柒层表面进行粘着性和硬度试验; 在1和2两个试验中,看柒层颜色变化,起泡,变形或腐蚀现象十六.柒层和朔料表面紫外线测试,用色度测量仪测出试样表面的3个读数,保存打印结果; 用铝溥片在试验样品上罩住3*3英寸的区域,这是控制区; 相距7英寸紫外灯进行照射100个小时,保持柒层和塑料在52℃以下; 从试验样品表面再测第二套读数,保存打印结果; 移去铝片防护罩,对比颜色变化程度; 拍片保存日后参考十七.产品跌落(裸机),产品分三个级:A级,手握式烫斗,打蛋机,刀具; B级,烘炉,多士炉,咖啡壶; C级,照明产品,聚光灯 A级和B级产品自36英寸高跌向硬木板;C级产品将由36或72英寸跌向混泥土地板 硬木板由4*4英尺长和38毫米厚的层压板企合而成; A级产品的每件跌落三次,三个不同方向,每次跌一个方向;B级每件样品跌落一次(一般要三个样品,每个样品在不同方向跌);C级产品每件跌落三次,跌落方向相同;每件样品还要进行72英寸高的三次跌落,每次方向不同,每一方向跌一次。

A和B级产品,装上和不装上附件跌落;附件中有液体,跌落应装上(可用砂子),以达到最差条件 经过跌落后,进行漏电电流,绝缘耐压和拆机检查损坏情况十八.电源线应力消除,正常拉35磅1分钟;2,在常温下测得的最高温度高10℃条件下老化7小时,(最低70℃)然后样品冷却至室温,再拉35磅1分钟十九.开关耐久性,试验电流选取:0至10安培,取额定值150%;>10安培取额定值125%; 起动开关,以每分钟6至8次速度进行50个循环; 50个循环完成后降低额定电流值,以相同速度进行6000次试验二十.跳制检定,方法Ⅰ: 1,用循环空气烘炉,将温度设置在额定断开温度以下17℃,稳定1小时; 以每分钟0.5华氏度速度升高,观察跳开; 以0.5华氏度速度下降,观察合上; 重复5次; 5,计算断开与接通的差值 方法Ⅱ: 烘炉以每分钟约3华氏度的速度升至260(127℃)华氏度,然后以1.2分钟1华氏度速度升至330(166℃)华氏度或以上; 然后以每1.2分钟1华氏度速度下降直至接通; 烘炉通风口在升降温时关闭; 使跳制打开和接通重复5个循环; 5,记录上述5次读数:断开温度,接通温度,断开与接通之差值。

二十一.跳制过载,先检定跳制温度; 以2倍额定电流,每分<6次速度进行100次循环; 重复检定试验; 拆开壳体检查记录接触处的任何坑点和燃烧情况二十二.非正常使用,任务是安全要求,保证在无玻璃瓶煲机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危险 1,在试验之前,将发热板的外露金属用一个500欧姆电阻进行接地,用一块电流表连续地监控漏电电流; 2,准备每1升蒸馏水0.5克硫酸钙的溶液,并加入壶中最大额定容量; 3,通额定电压,让液体滴在发热板上; 4,在整个煲机中监控漏电电流,连续监控直至发热板变干; 5,记录煲机中的最大漏电电流二十三.各项温度测试,机放在黑角4英寸距离,垫上白色纸,接3A电流灰士,加咖啡粉,连煲5瓶满刻度水(间隔两个10秒,两个3分钟),第5瓶水煲完后 ⑴瓶有咖啡液进行保温; ⑵空瓶保温; ⑶无瓶保温取这三种状态下的最高温度 在此种状态下要测的温度点:黑角,室温,工作台,顶盖,手柄,杯盖,手柄与玻璃瓶间,底板,机内电掣,电掣外表面,电源线,压线码,各种引线,电木圈,冷针,出水管矽胶与铝通间,机内红灯片,灰士套管,跳掣表面,压条下螺丝柱,塑胶,继电器线圈,IC块,电容,火牛线圈,稳压管,晶振管,三极管,压敏电阻,所有温度不能超过它们的最高温度。

二十四.TMAX测试,方法同上,要测灰士表面温度,并记录烧灰士时的时间,烧时温度,冲击的最高温度,最高温度的时间,要用温度记录仪打印出来,并要观测烧后有没有电流接通二十五.接触温度测试分析,研究咖啡壶各表面的工作温度,判断稍长时间接触时,对人体有损伤的区域 用户经常接触的区域: 1,玻璃瓶:(1)手柄,包括关键防护部位各杠杆点;(2),瓶盖,用来转动和打开的作用力处;漏斗支架,捏手,插入和卸下漏斗支架的握持表面; 2,另外,旋钮,调节杆,按钮的控制件表面,水缸盖,水缸表面,门或其它类似部件,可接近的外壳部分 用户接近的表面,但不包括下述表面: 1玻璃瓶或瓶带;2,漏斗架内表面及过滤纸;3,恒温板或电木圈 程序: 接通温度仪,在取读数之前,必须至少将测量仪发热30分钟,设定接触时间,取4秒钟读数值; 壶加咖啡和满刻度水; 按额定电压通电; 找出正常使用过程中,有影响的高表面温度区域,在壶上标记位置及最高读数; 高于50的塑料和高于30℃温升的金属区域为接触温度(测试极的材料和结构在构造上是模仿人手指的导电性的测试极的内部也是仿人身相应处)二十六.咖啡壶乱用分析,A类:用户滥用; B类:工厂错误组装。

A类,用户滥用试验 在样品上进行绝缘耐压和漏电电流测量,确定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