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667178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建筑工程管理)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建筑工程管理)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建筑工程管理)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建筑工程管理)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北通道换流站四通一平工程加筋土边坡施工方案编 制:审 核:批 准:编制单位: 2016年9月目录第一节 编制依据3第二节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4一、工程概述4二、工程设计特点、工程量5三、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分析6第三节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结构7第四节 施工布署8一、施工准备8一、总体施工安排11第五节 加筋土挡墙施工方案11一、定位放线11二、回填试验12三、填方边坡基础施工16四、开挖台阶17五、基层碾压17六、铺设碎石排水层17七、土工格栅施工18八、回填土层填筑22九、施工期加筋土挡墙变形监测24十、马道施工24第六节 施工期的

2、排水方案25第七节 冬雨季施工防护措施27一、雨季施工措施27二、冬季施工措施28第八节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确保质量的主要措施28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28二、质量检查程序和质量控制29三、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29第九节 安全文明生产保证体系及主要措施30一、安全管理目标30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主要措施31(一)安全一般规定31(二)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32三、文明施工目标40四、文明施工主要措施40第十节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41一、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目标41二、防尘措施41二、防噪音扰民措施42三、废物控制处理措施42第十一节 加筋土挡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2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43二、应急救

3、援组织机构43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工作职能44四、责任分工44五、应急救援资金及设施安排45六、应急响应45第一节 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根据下述文件进行编制:1、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北通道换流站四通一平工程招标文件;2、本项目设计施工图纸站区外围边坡岩土工程设计卷;3、建设单位针对本项目的施工指导意见。 4、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编制的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指南(2013年版);5、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11832012);6、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组编的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2014年版);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

4、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5);8、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 5024-2005)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 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6); 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1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13、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15、建筑工地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2011); 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5、2013); 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8、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0240-2004);19、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2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1、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2014)第二节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一、工程概述本工程各参建单位:建设单位:国家电网公司设计单位:中南电力设计院监理单位:武汉中超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工程总量:本次加筋土挡墙总长(坡肩)582.1m,最大坡高27m;计划工期:本次桩基施工计划在120天内完成。本工程为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北通道换流

6、站四通一平工程的回填边坡处理工程,回填边坡主要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施工处理。本项目的回填边坡主要位于以下部位:站址东部,设计标明为A/-A-B段,其坡肩长度为272.7m,其坡底高程为146.5m,坡顶高程为172.85m,回填坡高为26.35m,该段紧临已经建成运行的龙泉换流站,为本次单直线段最长、坡高最高的一段回填边坡。站址南部,设计标明为C-C1-C2-C3-D段,其坡肩长度为194m,其坡底高程为151.7m,坡顶高程为172.85m,回填坡高为21.15m。站址西南角,设计标明为D-D1-E段,其坡肩长度为115.4m,其坡底高程为152.0m,坡顶高程为172.85m,回填坡高为20

7、.85m。访段与C-C1-C2-C3-D段相连,接头处形成90度转角。以上三段边坡构成本项目的加筋土回填边坡。计划工期:本次加筋土边坡施工计划在120天内完成。二、工程设计特点、工程量1、本边坡为永久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2、各段边坡设计特点、主要参数(1)A/-A-B段。坡肩长272.7m,最大坡高27.0m;采用土工格加筋土挡墙支护,第一级(从上至下)回填坡体高度为3m,第二、三、四级回填坡体高度圴为8m,坡面放坡坡率为1:1,坡高每8m设置一宽2m的马道。坡角处设置悬臂式抗滑桩,桩顶外露1m,桩间采用现浇钢筋砼板链接;局部坡角处设置护脚墙。抗滑桩另行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论述。(2)C-D

8、-E段。坡肩长度309.4m,最大坡高20.8m;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支护,C-C1段第一级(从上至下)回填坡体高度为4.4m,C1-C2段第一级回填坡体高度由4.4m增大至4.8m,C2-C3段第一级回填坡体高度为4.8m,第二、三级回填坡体高度圴为8m,坡面放坡坡率为1:0.75,坡高每8m设置一宽2.0m的马道。坡脚处设置护脚墙,其中C3-D-D1段护脚墙高为2m,外露1m。C3-D-D1段护脚墙外侧不设排水沟,其余护脚墙外设置排水沟,在C、E点分别与相邻段捉襟挖方边坡坡肩截水沟、坡脚排水沟衔接。在C3点和D1点坡脚 处将坡脚排水沟中汇水引入当地已建排水沟或水渠,并在C-C1坡段坡脚处

9、适当位置将搭排水沟中的汇水引入当地已建排水沟或水渠。3、回填边坡区域地基基础加固与处理A-B段填方边坡坡体内存在鱼塘(自A点起向B点方向,长度约60m),目前鱼塘内尚有水,分布有百度约1.0-1.5m的软弱土层,坡体施工之前应对该处的软弱土采取超挖换填处理。换填面积约1500m2,超挖至硬塑土层后,确保坑底干燥无水之后方可回填,回填料、回填技术均与站区相同。对于加筋土坡体下部的呈可塑状、局部呈软塑状的粉质粘土,其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加筋土边坡施工之前需对其采取超挖之后采用C15毛石砼换填处理。超挖换填施工时需岩土专业人员进行地质验槽,确保开挖换填至卵石层或基岩面。4、加筋土边坡设计原理土

10、工格栅对土的加固机理存在于格栅与土的相互作用中,一般认为这种相互作用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1) 格栅表面与土的磨擦作用;2) 格栅孔眼对土的“锁定”作用;3) 土对格栅肋条的被动阻抗作用。上述三种作用均能充分约束土颗粒的侧向位移,从而,大大的增加了土体的自立稳定性,至于这三种作用在土体中各自发挥的程度将随格栅种类,开孔大小,土颗粒级配等因素而定。5、主要工程量(1)护坡面积: 22816m2;(2)坡体填方量:156853m3;(3)EG90R格栅:203922m3;(4)EG130R格栅:161765m3;(5)连接棒:22772个;(6)高强植基袋:144554个;(7)墙体挖方3762m

11、3;(8)碎石排水层:8857m3。三、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分析 1、站址地理位置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北通道换流站站址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香烟寺村,现有龙泉换流站西南侧山包上,西南距离宜昌市主城区及夷陵区主城区分别约19km和17km,南距龙泉镇约3.5km。东距X204县道约500m,站址东侧紧邻500kV龙泉换流站,站址区域为一南北走向山脊。北侧为龙泉换流站500kV交流出线侧,南侧有龙泉换流站220kV交流出线,西侧有一“Y”字型冲沟。站址内大部分为林地,树木较为茂密,同时占用少量基本农田。2、地质条件龙泉站址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地面高程152.00m-217.00m,最大高差约65.0

12、0m。西侧为长条状沟谷,东侧为运行中的500kV龙泉换流站。站址场地沟谷低处多为居民种植经济类植物,山地为林地。根据本次勘测结果,站址区为丘陵基岩山地,主要分布地层为中生界白垩系下统五龙组(K1w)以及第四系冲洪积、坡残积松散土层。第三节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结构为了能按照建设单位要求的目标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必须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机构,指挥项目施工人员,在预定目标内保质保量完成本次施工任务。项目组织机构图第四节 施工布署一、施工准备1、技术管理准备 (1)、图纸的阅读与会审: 由项目总工组织项目施工、技术、质检、安全等管理人员,对设计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阅读和理解,对图纸中的疑难

13、问题、技术要点加以讨论汇总,参加由建设单位或监理主持的图纸会审,与设计人员进行细致的交流沟通,全面掌握设计要点,领会设计意图,保证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本次施工任务。 (2)、技术人员交底工作:参加施工的各类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应认真作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工作由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主持,以会议形式进行。交底内容主要为图纸答疑、设计变更、甲方提的要求、施工图要求、重点部位及其他注意事项等。 (3)、施工人员技术交底: 对施工操作人员在施工前也应进行书面交底工作,交底工作由技术负责人或者由其委托基层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内容主要是学习规范和图纸文件,工艺要求以及进行责任落实等。(4)、安全技术交底:由

14、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为交底人,项目专职安全员、各班组兼职安全员及各工种负责人参加,交底内容为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的有关安全注意事项。 2、劳动力安排计划 根据本工程设计要求的工作内容,结合确定的施工方案,进行本工程的施工人员安排配备,以满足本工程施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本工程主要配备的人员有:项目部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资料管理人员、测量定位人员等等,做好本工程的施工管理指挥工作,保证按设计意图进行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包括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等土方回填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土工格栅铺设人员,包括土工格栅的裁剪、铺设、固定人员,滤水管安装铺设人员,植基袋铺设人员等。碎石铺筑人员,碎石滤水层的铺筑、整平人员。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包括换填混凝土浇筑人员,毛石填放人员,护脚墙施工人员等。保障人员,包括水电工,主要负责现场施工用水、用电以及生产加工区、生活区、办公区的用水、用电工作。配合人员,包括土面细部整平,搬运材料等各种配合人员。本工程施工计划投入总人数见劳动力投入计划表,根据施工方案及各工序进度安排,人员分批分期进出场地施工。 主要劳动力投入计划表序号工作内容人数备注1机械回填施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