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1+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卷.doc.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6608940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1+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卷.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1+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卷.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1+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卷.doc.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1+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卷.doc.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1+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卷.doc.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1+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卷.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1+金属材料》同步练习卷.doc.pdf(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1 金属材料2015 年同步练习卷 (重庆市涪陵十九中) (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训练一、基础训练 1下列物质的颜色描述错误的是( ) A铜黑色 B铁丝银白色 C碳酸钙白色 D四氧化三铁黑色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颜色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铜是紫红色的,故错误; B、铁丝是银白色的,故正确; C、碳酸钙是白色固体,故正确; D、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颜色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A铁丝弯曲 B铁生锈 C铁矿石粉碎 D铁熔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 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铁丝弯曲只是发生了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 错误; B、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铁矿石粉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发生了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 错误; D、铁熔化的过程中只是发生了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学 海 无 涯 故选 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

3、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 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3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很高的熔点 B良好的导电性 C很大的硬度 D银白色的光泽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可以根据金属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一些金属 较软,一些金属熔点较低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颜色不都是银白色的 【解答】解:A、不是所有的金属熔点都很髙,有一些金属熔点较低,例如:汞,故 A 错误; B、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 B 正确; C、不是所有的金属硬度都很大,有一些金属的硬度很

4、小,例如:铅硬度很小,故 C 错误; D、金属不同金属的颜色可能不同,如铁是银白色但铜是紫红色,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金属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4继通过食盐补碘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后,我国又将启动一项涉及到千家 万户营养健康问题的“补铁工程”,即以酱油为食物载体,逐步开展补铁工程这里的碘、铁 指的是( )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 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

5、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通过食盐补碘,以酱油为食物载体,逐步开展补铁工程,这里的“碘、铁”等不 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 关 故选:D 学 海 无 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 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抗腐蚀性 C导热性 D延展性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观察选项,故选 D 【点评】

6、本题考查了常见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进行 6从对人体有害的角度考虑,你认为炒锅用下列哪种材料最好( ) A铝 B铁 C铜 D铝合金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铝摄入过量会危害健康判断 B、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的性质及体内铁的存在形式判断, C、根据铜单质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判断 D、铝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铝,铝摄入过量会危害健康判断 【解答】解:A、铝是非必需的微量元素,且铝元素摄入过多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错误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人体内有用的是二价铁,铁与胃酸中的 盐酸反应能生成可溶的二价铁盐,

7、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所以正确 C、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不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 应变成离子被吸收所以错误 D、铝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铝,铝元素摄入过多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错误 故选 B 【点评】“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 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它们的分类、存在形式、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 意事项等内容 学 海 无 涯 7体育课上用的铅球,外面是铁壳,里面灌了铅,这主要是利用了( ) A铁的价格高,铅的价格低 B铁的硬度大,铅的密度大 C铁的化学性质稳定,铅不稳定 D铁的外观美观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8、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铁和铅两种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铁的硬度比较大,摔到地上或 碰到硬物不容易变形和摔坏,而铅的密度比铁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铅球的体积 【解答】解:投掷用的铅球,外面是铁壳,里面灌了铅,这主要是利用了铁的硬度大,铅的 密度大的性质,因为铁的硬度比较大,摔到地上或碰到硬物不容易变形和摔坏,而铅的密度 比铁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铅球的体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题目难度不大,熟知有关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即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的密度比铁大,用铅制作菜刀、锤子比铁更好 B银的导电性比铜好,所以应该用银制作电线 C钨

9、的熔点高,所以通常可用来作白炽灯的灯丝 D焊锡和铝熔点较低,都可用于焊接各种金属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从铅和铁的硬度和毒性方面分析判断; B、从资源、价格方面分析判断; C、灯泡在燃烧时灯丝的温度很高,一般采用熔点较高的物质制造; D、铝的熔点是很高的,不能用于焊接各种金属,焊锡可以焊接各种金属 【解答】解:A、虽然铅的密度比铁大,但是硬度比铁小,且铅有毒,故用铁而不用铅做菜 刀、锤子,故 A 不可选; 学 海 无 涯 B、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从资源和价格考虑应该用铜而不 用银,故 B 不可选; C、灯

10、泡在燃烧时灯丝的温度很高,一般采用熔点较高的物质制造,钨的特点正好符合,故 此选项说法正确; D、铝的熔点是很高的,不能用于焊接各种金属,焊锡可以焊接各种金属,故 D 不可选 故选:C 【点评】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用途,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我们除了考虑物 质本身的性质之外,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 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能力训练二、能力训练 9现有以下金属:铝、钙、银、钛、汞、铁、锌、铜,请选择填空: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 是 汞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 银 ;人体中含量 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钙 ;目前产量

11、最大的金属 铁 ;金属为紫红色的是 铜 ;干电池 的外壳的金属是 锌 ;最耐腐蚀的金属是 钛 【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可以根据金属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汞;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导电性最好的金 属是银;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目前产量最大的金属是铁; 金属为紫红色的是铜; 干电池的外壳的金属是锌;最耐腐蚀的金属是钛 故答案为:汞;铝;银;钙;铁;铜;锌;钛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 只有这样才能对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等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某同学取

12、34g 双氧水溶液和 3g 二氧化锰于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称的烧杯内剩余物质 的总质量是 33.8g问: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提示:H1 O1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学 海 无 涯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反应原理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然后根据 氧气的质量和方程式可求出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解答】解: (1)过氧化氢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生成水和氧气,由此可知:反应前后减少的 质量为氧气的质量,是:34g+3g33.8g=3.2g; (2)设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 2H2O22H2O

13、+O2 68 32 x 3.2g = x=6.8g 答: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3.2g; (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 6.8g 【点评】 本题为最基本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 出氧气的质量,然后结合方程式计算解答即可 三、拓展训练三、拓展训练 11受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2011 年 4 月,我国 21 个省市空气中都监测到微量的人工 放射性元素铯(Cs) 小明对铯元素产生好奇,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1)铯单质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生成氧化铯,铯不与氮气反应, 但在高温下能与氢气反应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铯单质的一种化学

14、性质: 高温下能与氢 气反应 (2)自然界中铯主要以氯化铯(CsCl)存在其中氯的化合价是l 价,则氧化铯的化学式 Cs2O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作答; (2)根据氯化铯的化学式计算出铯元素的化合价, 再书写出氧化铯的化学式 学 海 无 涯 【解答】解: (1)化学性质就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根据题意铯单质的化学 性质有:不与氮气反应;在高温下能与氢气反应; (2)氯化铯的化学式为:CsCl,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则其中铯元素显+1 价,在化合 物中,氧元素显2 价,则氧化铯的化学式为:Cs2O 故答案为: (1)不与氮气反应或在高温下能与氢气反应; (2)Cs2O 【点评】考查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合价的计算以及化学式的书写,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