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6586354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遂宁二中高2021级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昭明文选为何不录兰亭序文选又称昭明文选,由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它是中国文学独立和勃兴的标志之一,并由此造就了一门极富民族特色的学问“文选学”。它自唐初正式被宫廷承认,其后影响日渐扩展。至宋代,更是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唐代以后,兰亭序被屡屡刻成法帖,文本又一次次入选不同选本。“文选学”日趋成为显学,兰亭序慢慢成为经典。文选既然是文学总集,作品是否入选,还是

2、需要回归文本自身,用文学的标准去衡量。究其原因,兰亭序落选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文选是选本,主要选录各种文体的重要作品。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萧统在文选序中谈到选择之难:“自非略其芜秽,集其清英,盖欲兼功,太半难矣。”文选收录序共9篇,其中有石崇的思归引序。石崇虽是一掷千金的官僚富豪,但其文学成就还是得到后人认可的。钟嵘诗品将其列为中品,与陆云、陶渊明并列。王羲之组织的兰亭雅集后于石崇的金谷送别57年,且兰亭序是模仿石崇金谷诗序而为。对比二序,思想和词句确有雷同。既然是仿作,文学价值大打折扣,故不录亦属正常。若以文学价值而论,金谷诗序应比兰亭序更合适,但若选录石崇两篇,似有过滥之嫌。二、王

3、羲之文才达不到文选收录标准。唐朝以后,王羲之书名、文名日盛,我们今天评论右军先生,容易形成定式和偏见,常常被其“书圣”的光环所左右。故蠡测王羲之的文学成就如何,唐前文献更令人信服。就现有史料来看,时人或南北朝时期论及王羲之同时代人的文学成就,对其只字未提。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作为南朝时期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关于王羲之同样未见片言只语。三、王羲之以书法名世,而书法并非“胜事”。兰亭序成名,是因唐太宗的推崇和宋人推波助澜造成的。书法对六朝文人而言并非光宗耀祖之业。世说新语将能书善画的韦诞、顾恺之列入“巧艺”类中,颜氏家训将书法、绘画、卜筮等并列为“杂艺”,这些都显示出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和书法家地

4、位不高。四、萧统兄弟不认可王羲之的处世行为。王立群先生不止一次强调:“文选收录作品概为各种文体之范本。但编选者的文学价值观与爱恶会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萧统、萧纲、萧绎兄弟是梁代文学繁盛的重要参与者与组织者。萧绎在金楼子中评论王述与王羲之结怨之事时,抨击右军,认为右军只是“能书”而已,其文学成就在时人和文选编辑者看来不足论也。虽不能绝对地说萧统也是如此看待王羲之,但在儒家道统承续上,萧统兄弟应是一致的。今天考论兰亭序入不入文选的问题,并不是否定兰亭序的文学影响和书法美学价值,而是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古人以为美的东西,未必符合今人的审美需求。我们今天认为美的东西,也未必是后人审美的准

5、则,因为世殊事异,环境在变,社会在变,生活不同,审美会存在差异性。(作者宋战利,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平确的一项是A. 昭明文选是选录有各种文体的文学总集,该书唐初被广泛认可,宋代更是成为经典。B. 兰亭序是王羲之组织兰亭雅集后模仿石崇金谷诗序而创作的经典作品。C. .王羲之的文采不怎么受同时代人待见,得唐宋人认可的兰亭序更多的是因其书法成就。D. 萧统等的文学价值观和爱恶是影响兰亭序落选昭明文选的重要原因之一。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先阐述文选和兰亭序的大致情况,为后文原因的阐述作了必要的说明。B. 文章从主观、客观等角度在四个方面有

6、理有据分析了兰亭序落选文选的原因。C. 文章采用对比方式明确了兰亭序的文学价值,也印证了文选选录作品的标准。D. 文章指出文选不录兰亭序的原因,这就暗示我们文选的收录标准并不可信。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一本文集是否选录某个作品,只要看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是否符合该文集的选录标准。B. 萧绎抨击王羲之,只是“能书”而己,从中也可窥见书法艺术家在南朝时地位不高。C. 从兰亭序落选文选的原因看,兰亭序的文学价值远远不及其书法美学价位。D. 因世殊事异,经典传承也需要创新,流传千载的兰亭序己不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答案】1. A 2. D 3. B【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

7、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A 项,“该书唐初被广泛认可,宋代更是成为经典”错误,表述不准确,且无中生有。根据原文:它自唐初正式被宫廷承认,其后影响日渐扩展。至宋代,更是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唐初被广泛认可”表述错误,而“宋代更是成为经典”未有论及。故选A。【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

8、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这就暗示我们文选的收录标准并不可信”错误,对文本结论理解不准确,文本虽重点在探究文选不录兰亭序的原因,但目的是告诉我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审美会存在差异性”。故选D。【3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只要看作品本身的文学价值是否符合该文集的选录标准”错误,表述太绝对,原文第二段“文选是文学总集,作品是否入选,还是需要回归文本自身,用

9、文学的标准去衡量”,原文第六段“文选收录作品概为各种文体之范本。但编选者的文学价值观与爱恶会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根据这样的表述得不出A项的结论。C项,“兰亭序的文学价值远远不及其书法美学价位”错误,无中生有,根据作者意图,没有比较兰亭序的文学价值与书法美学价值。D项,“因世殊事异,经典传承也需要创新,流传千载的兰亭序己不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错误,强加因果,“世殊事异,经典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对的,但得不出后面“流传千载的兰亭序已不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的结论。故选B。【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一定读懂。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

10、。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

11、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材料二: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

12、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取业技能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

13、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得以彰显。(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材料三: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措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

14、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一一以摩族猎人为例)4. 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B.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

15、们将这段经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C. 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个人价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D.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较高。B. 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坏单车等多种问题。C. 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等不文明的行为。D. 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量参与治理的新格局。6. 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答案】4. A 5. C 6. 单车猎人和志愿者的行为都是一种不求物质回报的利他行为,彰显了“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二者的行为均属于社会参与,体现了一种公民意识;“新型”体现在:单车猎人属于单车的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