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超敏反应教学案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543899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型超敏反应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I型超敏反应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I型超敏反应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I型超敏反应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I型超敏反应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型超敏反应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型超敏反应教学案例(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王玉红,免疫学检验,复习旧课,1.什么是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淋巴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处理,引起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以致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2 .举例说明免疫应答的三个过程,并分析结果。,包括抗原识别阶段、淋巴细胞活化阶段和效应阶段。其结果在一般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有时对机体会造成损伤。,课时目标,第六章 超敏反应及其检验,概述,一、 超敏反应的概念,超敏反应是机体对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结果造成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其结果可引起多种临床疾病,称为超敏反应性疾病。,二、 超敏反应的分型,根据发生机理及特点不同,可分为I 、 II、 III、 IV型超敏

2、反应。,花粉、尘螨、粉尘、真菌孢子等,化妆品、油漆、塑料、动物皮屑等,鱼、虾、蟹、蛋、奶等,药物、异种动物血清等,2. 抗体:IgE,(1)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3. 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1)组胺: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形成。,(5)血小板活化因子:活化血小板,使其释放组胺等。,(6)感觉神经肽: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肽类物质。,4. 主要生物活性介质及其作用,(3)白三烯:,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激肽原酶,组胺,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白三烯,(二)发病机制及过程,(二)发病机制及过程,(二)发病机制及过程,1. 致敏阶段,肥大细胞致敏,2

3、. 发敏阶段,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3. 效应阶段,(1)早期相反应: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发生,可持续数小时。主要由组胺引起, 介导的细胞主要是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2)晚期相反应:接触过敏原6小时后发生,可持续数小时。主要由新合成介质引起, 引起以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可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可引起组织损伤。,致敏阶段,效应阶段,发敏阶段,变应原初入,IgE产生,肥大细胞致敏,膜收缩脱颗粒,以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为例说明I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致敏阶段,效应阶段,发敏阶段,变应原初入,IgE产生,肥大细胞致敏,膜收缩脱颗粒,(三) I 型超敏

4、反应的特点,二、临床常见疾病,(一)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1. 药物:以青霉素最常见。,思考:初次注射青霉素是否需要作皮试?,第一次注射青霉素是否等于第一次接触青霉素?,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临床一般见于:,2. 免疫血清(抗毒素):以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最常见。,抗毒素,(二)局部过敏反应,1. 呼吸道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2. 消化道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胃肠炎。,三、免疫学检验,(一)皮肤试验,原理:当过敏原引入致敏者皮肤时,就可与皮肤中肥大细胞及其它细胞上的IgE特异性结合,引发试验局部皮肤过敏反应。,1. 试验类型及方法,(1)皮内试验:检测I 型超敏反应

5、最常使用的方法。,(2)点刺试验(划痕试验),2. 结果判定及分级标准,观察结果应在皮试后的15至30分钟内进行。皮内试验的阳性 反应以风团为主,点刺试验的阳性反应以红晕为主。,3. 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4. 应用及评价,皮试法在临床上很常用, 一般用于:,(1)预防药物过敏:如青霉素及抗毒素等。,一旦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注射时,需采用精致抗体,或脱敏疗法。,脱敏疗法:在一定时间内,少量多次注射,使抗原逐渐中和血中IgE抗体后,再注入大剂量抗毒素。,(2)寻找过敏原,防治I 型超敏反应的关键是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因此必须寻找过敏原。,寻找过敏原的方法:,概述,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第一节 I

6、 型超敏反应,一、发生机制,(一)参与反应的成分和细胞,(二)发病机制及过程,(三)I 型超敏反应的特点,二、临床常见疾病,(一)全身过敏反应,(二)局部过敏反应,第六章 超敏反应及其检验,三、免疫学检验,达标测评,1. 比较超敏反应和免疫应答,并说出对机体各产生什么影响?,达标测评,2. 关于I型变态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 由IgG和IgM介导。 B. 有明显个体差异。 C. 通常不遗留组织损伤。 D. 由IgE介导。 E. 发生迅速。,达标测评,3. 下列与I型超敏反应无关的是: A. 变应原 B. IgE C. 肥大细胞 D. 补体 E. 嗜碱性粒细胞,4. 下列与I型变态反应无关的是 A. 过敏性休克 B. 接触性皮炎 C. 荨麻疹 D. 支气管哮喘 E. 过敏性胃肠炎,达标测评,达标测评,5. 下列I型超敏反应特点是 A. 反应快有明显差异。 B. 反应慢无明显差异。 C. 有遗传倾向。 D. 参与反应的抗体是IgE。 E. 由肥大细胞及嗜碱粒细胞参与。,作 业,1. 说出超敏反应的概念,2. 简述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及常见疾病,预 习,第二节,II型超敏反应,三、免疫学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