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定-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6537761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校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校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定-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校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定-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校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定-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定-(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一、为何要进行顶层设计,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理性把握:如金牛实验学校的活力课堂实践 从脚痛医脚头痛医头到整体改进:如新课程改革初期的课堂教学改进 从走到哪里算哪里到系统谋划:如学校课程开发 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如学道中学的衔接教育 从各自为政到各方协同联动:如中关村中学 从从众趋同到存同求异:如导学案,.,二、何谓顶层,核心的理念、目标:如锦江区的品质教育、成师附小的育人目标 基本的思想、思路、模式:如青羊区的活动教学、锦江区的教育链、盐道街中学的生命课堂、天涯石小学的双基教育、棠湖中学的差异教学、成都实验小学的公民教育,.,三、何谓顶层设计,清理“地基”:实际操

2、作性 寻找“灵魂”:顶层决定性 实现“整合”:关联整体性,.,四、顶层设计的三则案例,如何寻找顶层? 如何进行顶层思考? 如何进行顶层设计?,.,案例一:学道中学的衔接教育,为何要衔接:学习的不适应(断层;冲突;欠缺) 为何而衔接:持续发展与整体发展 衔接什么:习惯与品质;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经验与实践 如何衔接:横向衔接+纵向衔接+纵横衔接课程开发+教学方式 何时衔接:5+4;5+1+3;5+1+2+1,.,案例二:棠湖中学,核心理念:差异 解析:1、目的:顺木致天(挖掘潜能,最佳发展);2、内容:兴趣、能力、天性、潜质;3、方法:因人之异,以施其教;4、层次(程度):从差别到优异、特异

3、 凝练:因人之异,以施其教;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安其所,遂其生 培养目标:“六会一长 ” 培养模式:综合培养,学有所长 课程模型:特定课程+特惠课程+特长课程+特创课程 课堂教学:从分层教学、分类教学到个性化学习,.,案例三:卓锦小学,核心理念:理解教育 解析:理解作为教育目的;理解作为教育内容;理解作为教育过程;理解作为教育途径;理解作为教育方式 凝练:增进理解,自我实现 培养目标:四大基础(身心;品行;学习;实践);五大品质(勤思考、能悦纳、善合作、会反思、有责任) 课程结构:四大领域+三个平台(基础+拓展+探究)+若干模块 课堂教学:理解性教学(体验性教学;深度对话教学),.,五、何谓顶

4、层设计,清理“地基”:实际操作性 寻找“顶层”:顶层决定性 实现“整合”:关联整体性,.,六、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学校特色发展的整体设计 学校特色发展的局部设计,.,学校特色发展的整体设计,(一)目标与理念系统设计 找“魂”:核心教育理想(理念) 充分地解析核心教育理想(理念) 精准地凝练核心教育理想(理念) 确定学生培养目标:品质与特征(共性与个性) (二)育人系统设计 设计课程模型:课程模块 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设计特色德育活动:目标、内容与方式 (三)保障系统设计 设计教师发展课程:目标、内容与方式 设计学校管理制度:校本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学校特色发展的局部设计,学校课程发展 课

5、堂教学改进 学校德育课程 教师发展课程,.,设计一:学校课程发展的顶层设计,学校课程的育人目标 学校课程的基本理念 学校课程的基本架构 学校课程的实施方式 学校课程的评价方式,.,案例四:天涯石小学课程建设,核心理念:生态教育(适应态、选择态、整合态与超越态) 基础分析:两个追求(学校整体规划与课程发展的一致性;学生发展的整体性);三个取向(层次性、选择性与整合性) 重新认识:基础教育之“基础”(共通性基础;个性化基础) 目标定位:修身、立德、乐学、扬长、综合 课程结构:四大领域(语言与艺术;数学与科学;运动与实践;社会与生活)+两个平台(共通性课程;个性化课程)+若干模块,.,核心理念的凝练

6、,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理性(科学)与人本(人文) 当代中国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人为本;自主选择;多元文化 当代中国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多种价值理念:生本;生命;幸福;和谐;成功;差异;自主;快乐;生态;博雅;整合;生活;体验;创新;主体;活动;合作;情趣;审美,等等 当代中国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基于生命;回归生活;道法自然,.,学生培养目标的厘定,清晰地认识基础教育的特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身心基础;品行基础;学习基础;实践基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基(兴趣;特长) 准确地定位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语言与艺术;数学与科学;社会与生活;运动与实践)或核心品质(情感;认知;技能) 紧

7、紧地抓住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以体验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的学习力) 明确地体现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精神(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课程结构模型的设计:领域+平台+模块,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 共通性课程+个性化课程+综合性课程 体验性课程+理解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探究性课程 分科性学科课程+综合性学科课程+分科性活动课程+综合性活动课程 适应性课程+选择性课程+整合性课程+创造性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实践拓展课程+探究创新课程,.,设计二:课堂教学改进的顶层设计,课堂教学的传统优势是什么? 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在哪里? 课堂教学改进的目标是什么? 达成这种目标的思想和模式是什么? 达成这种目标的模式需要哪些条件? 如何提供和满足这些条件?,.,设计三:学校德育课程,学校的育人目标是什么?其中的德育核心目标是什么?学校着重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德性? 什么样的德育内容最有价值? 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框架是什么?其中富有学校特色的德育内容是什么? 什么样的德育方式是最有效的?学校德育的基本实施方式是什么? 学校德育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资源?,.,设计四:教师发展课程,学校究竟需要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目标定位 教师队伍发展的问题是什么:问题诊断 需要为教师发展提供什么样的课程:课程结构及内容 如何组织和实施这些课程:基于标准+基于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