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2高中生物 阶段性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488156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2高中生物 阶段性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中生物 阶段性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中生物 阶段性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中生物 阶段性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优化方案】2012高中生物 阶段性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2高中生物 阶段性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2高中生物 阶段性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必修3.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性综合检测(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40年,美国需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取决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解析:选B。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都可以影响人口增减动态。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人口动态的直接因素。另外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大体相当,因此对题中所述,预测人口增减的动态,显然取决于种群的年龄结构。种群中年轻的个

2、体占优势,预示种群的大小和密度将有很大的发展,因为进入生殖年龄的个体越来越多。2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鲤鱼B甲池塘中鲫鱼的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的物种丰富度高于乙池塘C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D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是定值解析:选C。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说来,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3某种群死亡率如右图中曲线,出生率如右图中曲线I,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最大值()AaBbCc Dd解

3、析:选C。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开始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个体数量增加,当出生率降到等于死亡率时,个体数量最多,当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个体数量就会减少。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解析:选C。本题考查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物种进入该生态系统后,开始都表现出了增长的现象,一段时间后,a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现为“S”型增长,其原因是受自身密度的

4、制约,b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数量后,逐渐减少,最后全部死亡。所以两个种群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但竞争程度是由弱到强再到弱,C项为正确答案。5下图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物种群个体数目的变化,那么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捕食、竞争、互利共生B种间斗争、种内竞争、种内互助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D种间互助、种间斗争、竞争解析:选A。曲线是典型的捕食曲线,为竞争曲线,是互利共生曲线。6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蝙蝠蛾的幼虫之间的关

5、系属于()A共生 B寄生C竞争 D捕食解析:选B。真菌侵入幼虫体内后,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而自身可在来年夏季萌发,因此,属于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的现象,即寄生。7向装有10 mL培养液的试管中接种少量酵母菌菌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较长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Y)随时间(X)的变化情况最可能是()解析:选D。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开始会呈现增长趋势,但培养一段时间后,随着养料等资源条件的消耗及代谢废物的积累等,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最终呈现负增长。8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是()A提出假设观察研究对象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和修正B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的假设检验或修正用

6、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C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合理的假设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或修正D观察研究对象用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或修正提出合理的假设解析:选C。建立数学模型主要包括表达与验证两个过程:表达是根据建模的目的和掌握的信息,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用数学语言确切地表达出来;验证是用现实对象的信息检验得到的解答,以确认结果的正确性。9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

7、斯谛(“S”型曲线)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解析:选A。a点时,若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可影响种群的个体数量,但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仍符合逻辑斯谛(“S”型曲线)增长。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则因存在生存斗争,死亡率也将会随之升高,故种群个体数量不会大幅超过b点。天敌的大量捕食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年龄结构变动会使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变动,但无论增加还是减少,其种群个体数量始终会在K值上下波动,变化过程与cd段相似。10在决定鲸

8、的捕捞量时,需研究下图。该图表示了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哪条线表示生殖的数量,P点代表什么()A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B曲线2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C曲线1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D曲线2表示生殖数量,P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解析:选C。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随种群数量的增加,由于密度因素导致死亡速率上升,生殖速率下降。P点是死亡速率和生殖速率相等,即代表环境已达到负载能力时的情况。11如图表示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

9、数量为N,则t1时种群的数量为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解析:选B。由坐标图可以看出t0t1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率一直增大,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率下降直到0,由此判定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t1时种群数量应是最大容纳量的一半;捕获该鱼后应使该鱼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即捕获后剩下的鱼的数量应是t1时对应的数量;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一直增加。12右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

10、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e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解析:选A。在有环境阻力的时候,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e点对应种群的K值,此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所以增长速率是0;阴影部分就代表了环境阻力,所以出现阻力应该是在c点以后;对蝗灾的防治要在c点以前进行;渔业的捕捞剩余量也应该控制在c点,因为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1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相同B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一个种群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组成D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解析:选D。在一定

11、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因而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不能构成一个种群;不同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不相同;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直接因素,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也直接影响着种群密度大小,因而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的密度大小;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由于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种群密度常发生变动。14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促进了种间互助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12、和水解析:选D。群落空间结构特征主要指的是群落的分层现象,群落的分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各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生态位的分化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缓解了种间竞争;导致群落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非生物因素因群落的种类而异,如热带雨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受光照的影响,高山上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受栖息空间和食物的影响等。15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A原生演替 B生物入侵C生物进化 D种间竞争解析:选D。原生演替是在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题干并不

13、符合;在自然状态下发生优势种的变化并不属于生物入侵;生物进化是以种群为单位,题干中并不是研究的种群;先是桦树林,最后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属于不同树种间的竞争。16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990年紫茎泽兰(一种毒草)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D一个物种引入到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解析:选D。紫茎泽兰侵入后,能泛滥成灾,说明环境条件适宜,所以开始一段时间其种群近似于“J”型增长是正确的。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所以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

14、超过此量。当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其环境可能对种群的增长十分有利,也可能有多种限制因素,在后一种情况下,不可能呈“J”型增长。17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滑坡。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不同B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无垂直结构C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不强D该群落形成过程为原生演替,先驱物种多为地衣解析:选C。分析题意可以得出,该群落演替的原因是人类滥垦及狂风暴雨侵袭,原有群落的植被遭到破坏,但不是所有生物被彻底消灭,所以属于次生演替;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是

15、相同的;即使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仍然具有垂直结构。1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解析:选D。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在生物群落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指的是优势取代;群落演替的原因有内因与外因,其中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的因素,外部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落演替。19有关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原生演替,火灾过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原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原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