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第4章(1-3)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387498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第4章(1-3)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第4章(1-3)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第4章(1-3)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第4章(1-3)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第4章(1-3)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第4章(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第4章(1-3)(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4 章章 城市道路交通空间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空间设计 4.1 道路交通设计规划道路交通设计规划条件条件 4.1.1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城市道路网规划是做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基础,道路交叉口的规划方案合理与否直接 影响到交通设计方案的效果,因此道路网在规划阶段应考虑到交通流的需求特性,使得交 通设计方案能尽可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4.1.1.1 交叉口交叉形式交叉口交叉形式 考虑到交通流的安全运行,规划交叉口的交叉形式不应出现超过四个进口道的多路交 叉口、畸形交叉口;斜交交叉口的交角不得小于 45 度;级支路以下的道路不应与城市主 干路相交。 4.1.1.2 交叉口范围的红线拓宽交叉口范围的红线

2、拓宽 因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可通车时间仅相当于路段可通车时间的一半还不到,所以交叉口 进口道上每条车道的通行能力还不到路段通行能力的一半。因此,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须 使进口道通行能力与其上游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可通过增宽交叉口处的红线宽度,在交 叉口进出口增加车道。 平面交叉口进口道的展宽段长度和宽度应根据规划交通需求量和车辆在平面交叉口的 排队长度确定。但是,在规划阶段,经常会出现无交通量的情况,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 列出了表 4-1 的指标,为在缺乏交通量的情况下,提供了绘制平面交叉口规划红线宽度增 加值和展宽段长度。平面交叉口出口道规划红线可增宽 3m,增宽长度视道路等级取 6080m,渐

3、变段为 3050m。 表表 4-1 新建平面交叉口进口道规划红线宽度增加值和长度新建平面交叉口进口道规划红线宽度增加值和长度 进口道规划红线长度(m) 相交道路 交叉口 规划红线宽度增加值(m) 展宽段长度(m)展宽渐变段长度(m)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 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主主交叉口1015 80120 3050 主次交叉口510510 701005070 20402040 主支交叉口35 355070 3040 1530 1530 次次交叉口 51050701530 次支交叉口 3535 4060 3040 15301530 支支交叉口3520401530 4.1.1.3 交叉

4、口应用类型交叉口应用类型 规划平面交叉口的应用类型,主要根据城市道路网规划的相交道路类别确定(表 4-2) 。 应避免()级支路与主干路相交,确实无法避免时可按 E 型交叉口规划。丁字交叉口 不应设置成环形。 表表 4-2 规划平面交叉口应用类型规划平面交叉口应用类型 支路 相交道路主干路次干路 级()级 主干路AAA、EE 次干路 AAA、B、E 级 A 、B、DB、C、D、F 支路 ()级 B、C、D、F A 型交叉口展宽及信号控制交叉口; B 型设有让路标志或停车标志的优先控制交叉口; C 型不设控制交叉口; D 型环行交叉口; E 型干路中心隔离带封闭、支路只准右转通行的交叉口; F

5、型交叉口不展宽及信号灯交叉口。 4.1.2 道路断面形式规划道路断面形式规划 4.1.2.1 道路断面形式道路断面形式 我国城市道路按等级分为四级: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各级道路的功能定 位如表 4-3: 表 4-3 各级道路的功能定位各级道路的功能定位 道路等级功能定位 快速路承担快速、远距离的区间交通 主干道联系城市区域之间的主要交通性道路 次干道集散性道路 支路区内的集散性道路或生活性道路 道路断面形式也分为四种形式:一块板、两快板、三快板和四快板。各种断面形式的 特点和适用情况如表 4-4: 表 4-4 各种断面形式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各种断面形式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断面形式特点适用

6、情况适用情况 一块板对向机动车流无分隔,机非混行,机动车行驶 车速较低 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均不大 的次干路或支路 两块板对向机动车流分隔行驶,机非混行,对向机动 车流干扰较少,内侧车道行驶车速较高 机动车流量较大,非机动车流 量小的次干路、主干路或快速 路 三块板对向机动车流无分隔,机非分行,排除了机非 之间的干扰,机动车行驶车速较高,非机动车 行驶安全 非机动车流量较大的主干路 四块板对向机动车流分隔行驶,机非分行,排除了对 向机动车及机非之间的干扰,机动车行驶车速 高,非机动车行驶安全 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均较大 的主干路或快速路 4.1.2.2 推荐的道路断面形式推荐的道路断面形式 合

7、理的断面形式应尽量减少物理上的分隔,使得道路在随交通流发生变化时,易进行 改进。因而断面形式推荐一块板或两块板。针对各种情况的推荐断面形式详见表 4-5。 对于一块板或两快板道路,非机动车最好与行人放在一个平面上处理,而将机动车道 放与另一个平面,通过高差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而不是象现在的通过分隔带分离。图 4-1 为一个两块板道路的断面示例。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 图 4-1 两块板道路的断面示例 路网构成道路特征及功能推荐断面形式适用条件 快速干道设计车速 80 公里/小时,双向六车 道; 一般为城市各组团间的连接道路, 或大型市区的外环道路 与城市用

8、地的联系不多,机动车 辆相对较少的快速路段 主干道设计车速 50 公里/小时,采用双向 4 车道,为市区主要的交通走廊 非机动车流量不大,承担繁重的 机动车交通任务的交通性主干道, 中央分隔带可考虑设置港湾式公 交停靠站 次干道设计车速 40 公里/小时,采用双向 4 车道,是城市干道网的主要部分。 机动车流量大,次干道执行主干 道交通功能的道路,必要时可拆 除绿化带 机动车流量大,支路 执行次干 道交通功能的道路,一般道路条 件良好并与沿途环境相适应,设 有绿化带 机动车 道路系 统 支路设计车速 30 公里/小时,采用双向 4 车道,其中外侧车道为机非混行 车道,是本次道路网改善的基本道

9、路单位 机动车流量大,周围建筑密集的 道路,可不栽种树木 非机动车专用道除供非机动车优先行驶外,也可以 作为机动车道临街单位或商业设施 的背面货运通道 非机动车流量大的区域、路段, 一般与机动车专用道相平行并配 套使用 步行街及步行街区为行人提供舒适的步行环境城市中心区或副中心区等人流密 集的商业地区 表 4-5 各种情况下的推荐断面形式各种情况下的推荐断面形式 4.2 交叉口交通设计交叉口交通设计 4.2.1 交叉口范围交叉口范围 交叉口设计范围及各部分名称如图 4-2: 图图 4-2 交叉口设计范围及各部分的名称 4.2.2 设计设计原则与要原则与要求求 4.2.2.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0、适应交通流特性 合理利用道路设施空间 明确不同交通流的行驶轨迹 降低不同交通流之间的干扰 饱和度均衡 根据交叉口规模的大小,其设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见表 4-6。 表 4-6 交叉口大小的区分及其设计的侧重点交叉口大小的区分及其设计的侧重点 大交叉口小交叉口 分类原则相交道路各方向的进出口道 车道数均不少于 4 条 相交道路至少一个方向的进 出口道车道数少于 4 条 设计时的侧重点明确各股交通流在交叉口内 的行驶轨迹 4.2.2.2 线形、视距线形、视距要求要求 交叉口范围内道路平面线形最好采用直线;当采用曲线时,其曲线半径应大于不设超 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交叉口平面设计中应考虑交叉口视距要

11、求,交叉口转角部分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 任何高于 1.2m 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高架路或人行天桥桥墩及台阶等必须设在交叉口 附近时,应做视距分析,且桥墩宽尽可能缩小,台阶宜通透。 停车视距(stopping sight distance)指的是汽车行驶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 时起,至达到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两部车辆相向行驶,会车时停 车则需二倍停车视距,称会车视距。 停车视距由三部分组成:停车视距由三部分组成:驾驶员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S1, 开始制动汽车到汽车完全停止所行驶距离 S2 (制动距离),再加安全距离 S0 (510m)。按 下式计算:St=S1+

12、S2+S0=(u1*t/3.6)+u1*2/(254*2)+S0 式中:t驾驶员反应时间,取 2.5s; 2路面与轮胎之间的纵向摩阻系数,因轮胎、路面、制动等条件不同而异,计算 停车视距一般按路面潮湿状态考虑,一般按不利情况取值为 0.4; u1行驶速度。当设计速度为 12080km/h 时为其 85;当设计速度为 6040km/h 时为其 90;设计速度为 3020km/h 时为其 100。 注意:车辆由路段进入交叉口进口道后客观上车速将降低,另外,为了交通的安全, 也希望交通流进入交叉口时的车速较路段降低,因此,交叉口计算车速视车流行驶方向而 定,直行车直行车在进口道部分的计算车速一般取路

13、段车速的 0.7 倍,左右转车辆左右转车辆的计算车速取 路段车速的 0.5 倍。 4.2.3 方案概略设计的要点方案概略设计的要点 根据草图作成基本形状的方案后,就再对这个方案,套用几何构造中主要构成要素的 数值,进行概略设计。 几何构造的主要研讨项目有如下几条:几何构造的主要研讨项目有如下几条: 进口道和出口道的横向构成 道路的平面线形、纵断线形、交叉角度 右转或左转专用车道的设计 导流岛和导流路的设计 人行横道的设计 4.2.3.1 进口道和出口道的横向构成进口道和出口道的横向构成 在路段的横向构成及根据草图作成的基本形状的方案的基础上,研究讨论进口道和出 口道的横向构成。这时还有必要对征

14、得必要用地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研究讨论。 一般在交叉口附近,为了设置右转或左转专用车道,实行交叉口的渠化,有时有必要 设计的比路段更宽阔。但是,交叉口附近要确保理想的道路宽幅,要受到用地等很多情况 的制约。如果考虑交叉口的交通处理,即使没有充足的宽幅,很多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压缩 车道、路肩等的宽幅的办法,以增加进口车道数。 当需要设置右转或左转专用车道时,为确保必要的车道宽幅,有以下方法: 撤去、缩小、移设中央带 缩小车道宽度 缩小、撤去路肩、停车带 缩小自行车通行带、人行道 撤去中央带,设置左转专用车道时,应该考虑在左转专用车道与其相反方向的车 道间尽可能留有余地。 若交叉口附近不允许停车,也可

15、撤去停车带,但路肩应尽可能保留。 交叉口附近的人行道等作为横穿马路的行人的滞留地很重要,所以最好不要缩小人行 道。但是,人行道上设置的植物带可以有相当幅度的缩小。 在实际交叉口确保用地的范围内,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按交通状况尽可能设置右转或 左转专用道。 4.2.3.2 右转专用道,左转专用道及导流岛、导流路线设计右转专用道,左转专用道及导流岛、导流路线设计 确定进口道及出口道的横断面构造后,以交叉口基本形状、设计车速、交通量、宽度 为基础,设计右转或左转专用道。以交叉口的设计车速、设计车型、行车轨迹等为基础设 计导流岛、导流线等。 4.2.3.3 人行过街横道的设计人行过街横道的设计 必须从交

16、叉口附近的行人动线及相关安全性等基本形状的研究阶段开始事先留意。特 别要事先考虑关于人行横道的位置、形状、导流路线的设计阶段。由于人行横道的位置、 线长、行人流量等与信号灯显示及交通处理能力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必须综合考虑后在进 行。 4.2.4 信号配时方案设计信号配时方案设计 首先,确定配时方案的基本配时时段,根据各时段的流量资料分别设计配时方案。 根据车道渠化方案,确定合理的相位组合与相序安排,同时根据资料调查阶段所获得 的饱和流量、设计车速等数据确定绿初、绿末的损失时间,相位绿灯间隔时间,最小绿灯 时间等时间参数,计算信号周期时长、相应的延误、排队等。 4.2.5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 4.2.5.1 进出口道设计进出口道设计 1、进口道的宽度及车道数进口道的宽度及车道数 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