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研究方法课件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36381092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8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研究方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研究方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研究方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研究方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研究方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研究方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研究方法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马丽君,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方法 第二节 什么是科学研究 第三节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步骤 第四节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内科学研究概述,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方法,广义:包含科学方法论与具体的科学方法,狭义:指科学思维或者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手段,即广义中的具体科学方法,是人们指导事物和进行研究工作的 宏观指导,也就是科学的思想方法 或者思维方式。,是具体的工作方法或研究方法,是 科学思维方式的实践和应用。必须 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 进行研究。,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非科学的方法,1.根据权威的解释,2.根据直觉

2、的判断,3.逻辑推断,科学方法的主要特征,1.客观性,2.预见性,3.准确性,第二节 什么是科学研究,一、科学研究的涵义 科学研究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进行的,进行系统的规律性的探讨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和改造现状的实践过程。,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运用严密的方法去认识学前儿童发展中的客观现象及规律,探索有效地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和通过教育促进与改善儿童发展的途径的科学实践活动。,二、讲究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没有研究方法上的革命,就没有学科理论的突破。,第三节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步骤,选题,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收集资料,分析

3、资料,作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选题:即选定与明确阐述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 切科学研究工作均从选题开始。,研究问题的来源,1.从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中选定,2.从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问题中选题,3.从由中央到地方的研究规划中选题,选题的要求,1.有价值,2.可行性,3.创新性,查阅文献:查阅与本题有关的文献,全面了解前人在该领域、该问题上已做过的工作和已获取的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六代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所采取的方法。,查阅文献的好处,1.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2.可使研究成果能达到应有的高度,提出假设:是为了验证其有效性而提出的对某些未知事实的假定解释。这种猜测是有根据的猜测,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或

4、者事实。,虚无假设:总是以假定某关系不存在的形式出现,例:奖励对幼儿兴趣无影响作用 男女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无显著差异,方向性假设:在陈述中提出了关心的方向性,例:男孩侵犯行为比女孩多,假设一般具备三个特点: 1.有一定的理论或事实根据 2.非真则假,不能模糊 3.切实可行,可以被检验,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制定整个研究工作的实施计划,方案设计好就等于研究工作完成了一半。,制定研究计划应包括的内容: 1.课题与假设最后定型 2.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 3.制定抽取与分配研究对象的方法 4.规定研究实施步骤与过程 5.确定需用的统计方法 6.确定研究人员及工作日程表,收集研究资料:指获取本研究项目最终结论

5、所需要的事实材料或数据,不同于文献收集。 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观察法、调查法、 实验法等, 注意: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应遵守科学研究道德。,分析和整理资料:对收集到的原始资料或数据,需进行整理和处理分析,初步的整理工作包括:归类、评分或评定等级,为统计处理作准备。,作出结论:根据统计处理的结论,结合当时研究的背景环境、具体条件、或特殊情景等作出明确的描述和解释。,撰写研究报告或者论文:把研究者的指导思想、学术观点、研究过程与成果公诸于众的主要方式,也是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重要沟通渠道。,第四节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内科学研究概述,一、学前儿童发展与科学研究的意义 二、基本原则 1.

6、教育性 2.实用性 3.可行性 4.恰当性 5.准确性 三、基本类型,第二章 基本概念,第一节 抽样 第二节 变量 第三节 测量 第四节 误差 第五节 概念定义与操作定义 第六节 效度与信度,第一节 抽样,一、抽样的概念 抽样或者取样,即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 从中抽取研究对象的这个总体又称为母体或全域,抽取出来的那部分叫做样本。,二、为什么要抽样 抽样,是为了使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从而可使结论具有推断意义或者普遍意义。 抽样的好处可减少研究对象,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使研究对象相对集中。,三、抽样的要求 1.决定总体界限 2.样本应有代表性 3.样本应有足够数量 4.选取合

7、适的抽样方法,第一节 抽样,四、抽样的方法 1.单纯随机抽样 2.等距抽样 3.分层抽样 4.多级抽样 5.整体抽样 6.有意抽样,五、非代表性样本,第二节 变量,一、含义 变量就是随条件和情景的变化而在数量上或类型上起变化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方面。 二、分类 自变量: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变量,研究中常指那些 能引起被测量的行为特性的变化的变量,是 研究者选定的条件,以决定其对行为的影响。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起变化的变量。 连续变量:是可代表一个持续量上任意数值的变量 间断变量:又称离散变量,只能代表某些独特的类型, 其间无中间数值。,定量变量:表示数量的变量,往往是持续变量 定性变量:表

8、示种类或类型的变量,一般是间断变量,物理变量:可以用物理术语定义的变量,如光的强度, 哭闹持续分钟 非物理变量:是以认知或行为过程定义的变量,如依恋 感、压抑感,第三节 测量,一、什么是测量 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事件或物体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数量化的过程。 数量化描述比仅用语言描述更加精确,更易于准确分析和作出科学结论。,是测量者根据事物的特性,指导我们如何 对事物指派数字的主观规定,包括测量 内容、步骤、评分标准及分数量化的方法,二、测量量表的划分与比较 1.类别量表:也称命名量表,把人物、事件分门别类, 授以名称或数字代号。 2.等级量表:根据某种特性的程度,将事物或属性排列 序次,授以反映

9、事物相对顺序关系的数值 或词。 3.等距量表:数量单位之间的差异是等距的,可以表示 “多多少”,但不表示倍数关系。 4.等比量表:代表测量的最高水平,具有以上三种量表 所具备的所有特性,类别、等级、等距。 并有一个有意义的绝对零点。 5.模糊量表:用模糊的数学来对现象进行描述,确定其 属于某一状态的程度,用一个数值来表示。 如:道德水平,教养态度。,三、测量的基本类型,按照测量的参照体系,常模参照测量:将某个被试的分数与其他人的分数加以 比较对照,从而决定该被试在某个总体 中的相对地位。,标准参照测量:将被试分数与预先制定好的标准进行对 照,旨在证实被试是否达到一定的预期 水平。,四、教育与心

10、理测量的特点 1.间接性 2.社会性 3.近似性,第四节 误差,误差 一般来说,是指与测量目标无关的任何一种变量、或多次测量结果。 1.系统误差:持续地使测量或研究结果向某一方向偏差倾向的误差。,造成的原因,a.未能抽取真正有代表性的样本 b.由主试者自身的各种因素或工作中的偏差造成 c.被试的原因,2.取样误差 又称随机误差,其偏差无一定方向性,是由随机取样的先天局限造成的。 3.测量误差 是使用各种测量工具(量表、问卷、调查表等)进行测量时造成的误差。,第五节 概念定义与操作定义,操作定义 按照特定研究中对变量进行测量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给变量定义,包括对必须测定的活动及操作过程的详细说明。

11、 操作定义有助于精确而客观地测量变量,使结果更为可靠。它使研究者思路清晰、准确、具体化,又可增进研究者之间的户主沟通,是对研究者的共同指导语。,第六节 效度与信度,一、效度 效度是指研究结论与现实的符合程度,或指测量结果与所要测的事物属性之间的符合程度。 1.内部效度:某特定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程度。,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a.无关变量的影响 b.儿童的自然发展与成熟影响实验效果, c.测验效应与练习效应 d.回归效应 e.分组误差 f.失去被试 g.反应方式与反应心向,2.外部效度:某研究结果能够推断到其他情景与样本的程度 影响外部效度的主要因素是研究取样(包括被试、时间、情

12、景等取样)的代表性。,3.结构效度:研究结果符合该研究所基于的理论框架的程度。 在这个,“结构”是指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框 架或理论结构。,一致性效度:表明测量变量与该结构确有相关,区辨性效度:表明测量变量与该结构无关的变量不相关,结构效度涉及对测量或研究结果的理论解释,影响因素: (1).研究与理论之间关系不密切,即操作定义不能正确反映或不能吻合于测量变量的概念定义。 (2).自变量的影响不明显,与无关变量相混淆,a.霍桑效应 b.“好被试”心理 c.测验焦虑 d.评价担忧,4.内容效度:测量内容能够代表所要测量的变量内容的程度。 或课题所涵盖的行为目标、技能和其他信息能 够作为一个课题或单元

13、内同的代表性样组的程 度。 5.表面效度:某测验给人以主观上感觉有效的程度。 6.标准相关联效度:测验与某种标准相关的程度。 7.统计效度:研究所得的结果在统计学意义上达到有效(显 著)的程度。 8.生态效度:研究情景和条件,与所研究的对象(或行为) 生活(或发生)于其中的自然情景相符合的程 度。,二、信度 研究所测得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1.重测信度:表示某种测试在不同时间内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一般在“前后测”型研究设计时使用。,2.复本信度:用测量同一行为变量的两个假定等值的测验(AB卷), 对同组被试,在最短时距内测量两次,计算得分的相 关系数,以估计该两测验形式内容的一致程度。,

14、3.内在一致性信度:表示同一测验中的内容、项目之间的一致性。,4.评分者信度:各观察者或评分者之间评分的一致性。,三、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效度表示有效性,信度表示精确程度或可靠程度 高效度一定是高信度,高信度不一定是高效度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第三章 观察法,第一节 观察法的意义及用途 第二节 观察法的特点及要求 第三节 观察法的类型 第四节 观察记录方法,第一节 观察法的意义及用途,观察法 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即对所观察的现象或行为不加入人为的 控制,使它们以本来面目客观地呈现 出来。,观察法的意义 1.采用观察法,可弥补

15、幼儿理解能力和反应方式等的局限,能观测许多其他方法无法测量的行为。 2.观察法符合幼儿的身心特征。 3.与成人相比,幼儿更小受到观察过程的影响。,第二节 科学观察的特点与要求,一、日常观察与科学观察,日常观察:是对自然存在的现象的随机的、自发的感知, 无一定目的和计划,也不要求严格的记录。,科学观察:一般指科学研究中的正式观察方法,是有 明确目的,有计划安排,有一定控制,有 严格记录的观察。,二、科学观察的要求 1.安排观察预备期 2.不干预活动 3.讲究记录方法 4.观察者信度 5.对同一行为应观察足够的次数或时间,以保证观 察结论的可靠性。 6.了解各种可能的误差来源 a.观察者期望效应

16、b.观察者放任现象 c.被观察者的反应行为 d.观察仪器设备的干扰,第三节 观察法类型,根据观察过程的结构性质与控制程度,,正式观察法:严格地对行为定义;细致制定表格记录;在一 定控制下从事观察;观察者信度;分析资料; 结果可靠。,非正式观察法:结构较松散,无周密计划和控制,适用于教 师获取有关日常教学和活动安排等方面的信 息,或帮助观察者获取了解儿童身心发展各 种特点的感性经验,常称“自然观察法”。,正式观察法,1.实况详录法 2.时间取样法 3.事件取样法 4.特性等级评定法,非正式观察法,1.日记描述法 2.轶事记录法 3.频率计数图示法 4.清单法,实况详录法 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尽可能详尽的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言行,以及该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