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说课材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380196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4.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基础知识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医学基础知识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医学基础知识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医学基础知识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医学基础知识说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基础知识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基础知识说课材料(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基础知识,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何志军,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由许多形态和功能近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组成组织。 由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器官 。 许多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联系的器官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活动,即构成系统。,细胞膜,细胞膜又称质膜,是细胞表面的膜。主要特性之一是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有选择地允许物质通过扩散、渗透和主动运输等方式出入细胞;此外,许多质膜上还存在激素的受体、抗原结合点以及其它有关细胞识别有位点,质膜在激素作用、免疫反应和细胞通讯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细胞质,1、细胞质基质 2、

2、核蛋白体(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构造。 3、内质网: 4、高尔基体:与物质积聚、加工和分泌颗粒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参与溶酶体的形成。 5、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动力工厂。 6、溶酶体 7、微丝 8、中心粒,细胞核,1、核膜 2、核仁 3、染色质和染色体,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恒定电位差。 动作电位:细胞活动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变化的电位波动。 ,血液Blood,运输物质 缓冲功能 维持内环境稳态 防御和保护 生理性止血,主要功能,血液的组成 血量:约占体重的68。 组成: 血浆呈淡黄色的液体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含水约9

3、092%,含溶质约810%。溶质中血浆蛋白含量最多,其余为无机盐及蛋白有机物等。,1.血浆蛋白(6080g/L)包括白蛋白4050g/L、球蛋白2030g/L、纤维蛋白24g/L,白/球1.52.5:1 2.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即非蛋白氮(NPN)-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氨等。 3.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脂肪酸、有机酸等。 4.无机盐 Na+ 、K+、Ca2+、Mg2+、Fe2+、Cl+、I-、HCO3-、HPO42-、SO42-,血浆,红细胞,男性:4.55.5 1012 /L;Hb:120160g/L 女性:3.55.0 101

4、2 /L;Hb:110150g/L,形态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直径约7.7 m,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气体交换及红细胞的可塑性变形。 红细胞内无核,胞浆中溶解3236%血红蛋白,Hb正常值 男性 120160g / L(1216g%); 女性 110150g / L(1115g%); 新生儿可达200 g / L以上。 如果低于正常值则有贫血可能。,构成: 血红蛋白(铁和珠蛋白) 形态;双凹圆盘形,无核无线粒体 功能:运输O2和CO2,缓冲血液酸碱度.,红细胞的生成 生成部位: 胚胎期为肝、脾和骨髓; 出生后主要在红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所在地),其次是脾和淋巴结等。 造血原料:二价铁和蛋白

5、质。而维生素B12、叶酸等可促使红细胞分化和成熟。,雄激素 T3 生长素,PO2 RBC Hb,白细胞,形态:无色、有核、球形 数量:正常成人(4.0-10.0)109/ L 新生儿较高 15109 / L 变动: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波动范围较大,如:一天之内,下午较早晨多;新生儿最高,出生后3天3月10109/L;进食、疼痛、运动、情绪激动、月经期、妊娠、分娩WBC数。,分类和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WBC 单核细胞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生理特性:变形、游走、趋化和吞噬特性是WBC执行防御功能的生理基础。,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的胞质裂解脱落下来形成

6、小块胞质,有完整的胞膜,无细胞核,具有代谢能力。 (一)血小板的数量 健康成人(100300)109/L 5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 1000109/L称为血小板增多,易形成血栓 变异: 可有6%10%的变化,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参与生理性止血:小血管损伤后,血液从小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是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 2.促进凝血:血小板含有许多与凝血过程有关的因子,可促进凝血。 3.维持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血小板可随时沉着于毛细血管壁上,以填补内皮脱落留下的空隙,及时修补

7、血管壁。,血 液 循 环,右心:泵血入肺循环; 左心: 泵血入体循环。,心脏,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心脏不断地有秩序的、协调的收缩与舒张,是实现泵血功能的必要条件,而心脏的这种功能是依赖于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自律性。,静息电位:-90mv,机制:K+向膜外扩散,最终达K+平衡电位。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分5期 0期(去极化期)由Na+内流形成(去极化速度快) 1期(快速复极初期)由一过性快K+外流形成,二者负载的电荷量基本相当。 2期(平台期)由K+外流形成,二者负载的电荷量基本相当,复极基本停滞。 3期(快速复极末期)由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或恢

8、复期)存在Na+-K+泵、Ca2+泵等活动,将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恢复至兴奋前状态。,心动周期 (一)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心动周期。 (二)时程:T1/f60s/750.8s 心率 概念:单位时间内心脏舒缩的次数称心率正常变异: 年龄:初生儿(130次/分) 成人(60100次/分) 性别:女男 体质:弱强 兴奋状态:运动、情绪激动安静、休息 体温每1心率10次/分,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出的血量(70ml)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每搏输出量心率56L/min 影响每分输出量的因素: (1)前负荷(容量负荷):指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充盈压。静脉回心血量增加或心脏射血

9、后心室内泵血量增多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心室的初长度增加心肌收缩强度增加搏出量增加。 (2)后负荷(压力负荷):指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升高,可导致射血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 (3)心肌收缩力:肾上腺素可增强心肌收缩能力,使搏出量增加,乙酰胆碱使心肌收缩能力减弱,搏出量减少。 (4)心率:当心率在40180次/分范围,随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心率过快过慢都会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大A:具有弹性和可扩性 2.小(微)A:半径小阻力大 3.小(微)V: 4.毛细血管:薄、透性好 5.V:容纳循环血量60-70%,物质交换血管,弹性贮器血管,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毛细血管

10、后阻力血管,容量血管,血管,动脉血压 1.正常值与测量 收缩压(Sp):室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90130mmHg (12.017.3Kpa) 舒张压(Dp):室舒时,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值6090mmHg (8.012.0Kpa) 脉搏压:Sp-Dp4.05.3 Kpa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心排出量和外周阻力等,呼吸:机体与体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1. 外呼吸(肺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2.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 内呼吸(组织呼吸) 组织换气 细胞内氧化代谢,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了呼吸道和肺泡。 呼吸道:分上、下两部分,上呼吸道由鼻、咽、喉组成,下呼吸道由气管及各级支气管组成。

11、呼吸道有加温、润湿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有通过调节支气管平滑肌的舒缩来改变呼吸道的口径进而影响气流阻力的功能,但呼吸道不具备气体交换的功能。 肺泡:人体左右肺共有6-7亿个,总面积约为70-100平方米。从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肺泡膜到肺毛细血管壁,是气体交换必须穿越的结构,该结构称作呼吸膜,呼吸膜共有六层结构,厚度越薄,气体的通透性越强。,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原动力: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间的压力差。,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肺容积:(基本的有四个,互不重叠 1、潮气量:(tidal volume,T

12、V) 正常值 (平静时:400600 ml,运动时增大。) 2、补吸气量吸气储备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 正常值(15001800 ml)。 3、补呼气量呼气储备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 正常值(10001500 ml)。 4、余气量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 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再呼出的气量。 正常值(10001500 ml)。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患者,余气量增加。,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概念: 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VC。

13、反映一次吸气中肺的最大通气量,是静态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等效: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正常值:正常成年男性约3500ml,女性 2500ml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概念: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正常人安静是约为4.2L/min 无效腔气量:每次吸入气中未能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一)物理溶解:气体直接溶解于血浆中。 特征:量小,起桥梁作用; 溶解量与分压呈正比: (二)化学结合:气体与某些物质进行化学结合。 特征:量大,主要运输形式。 O2运输的主要形式使HbO2 CO2运输的主要形式是碳

14、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 O2 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主要通过对呼吸中枢的直接刺激,以及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使呼吸加快、加深。,机制: CO2 C O2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 C O2 H2OH2CO3H+HCO3- 中枢化学感受器+ 外周化学感受器+ 延髓呼吸中枢+ 呼吸加深加快,消化(digestion) : 概念: 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有: 机械消化: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粉碎、搅拌 和推进的过程。 化学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 吸收(absorption): 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

15、或淋巴液的过程,胃的排空,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速度: (1) 稀的、流体 稠的、固体; (2) 碎的、小的 大块的; (3) 等渗液体 非等渗液体; (4)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混合食物46h,胃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和粘液 性 质:无色,pH0.91.5, 是体内pH最低的液体。 分泌量:1.52.5L/日。 成 分: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 和HCO3- 等无机物。,胃液,盐酸,来源:壁细胞主动分泌的。 形式:游离酸: 110135mmol/L 结合酸:15 30mmol/L 总 酸: 125165mmol/L 基础排酸量:空腹时,正常人05mmol/h。 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适宜环境; 使蛋白质变性,利于蛋白质的水解; 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抑制和杀死细菌。,粘液- HCO3-屏障:粘液和粘膜分泌的HCO3-组成的防止H+和胃蛋白酶侵蚀和破坏胃粘膜的屏障。第一道屏障。 胃粘膜屏障: 胃上皮细胞顶部细胞膜和连接邻近细胞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