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5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51140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5_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5_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5_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5_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5_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5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5_(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一一、您认为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有哪些现实意义?(30分)1、以史资治,为我国现实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我国是一个史学传统悠久的国家,自古以来,以史资治史是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所认同的重要的史学功能。孔子修春秋是为了“使乱臣贼子惧”,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唐太宗称“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则直接以“资治”冠史书之名。中国现实的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必彻底肃清传统政治尤其是封建政治制度之潜在的社会影响力和施政遗习,如家长制、官本位、身份等级制、裙带观念、人情观念、惰性意识、内耗心态、衙门作风、论资排辈等等旧制度、旧观念。另一方面,也能够从具有数千年历

2、史,已经比较严整、规范并有许多技术和理论经验可以借鉴之处为现实政治改革服务,如科举考试的相对公平及开放性、其吐故纳新的作用,官员任职的回避制度(别头试等),考核制度的某些方面(如唐朝的“四善二十七最”),某些朝代惩治贪污的制度和措施,养廉制度,施政理念等等。2、为自身成才和志向的完成奠定基础。“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对培养一个人的综合分析能力、政治素养、社会与政治洞察力、对生活和境遇的豁达态度、深沉、干练与稳重的处事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成为一个优秀的行管人才乃至想要成为政治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习与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古往今来的大政治家无不通晓历史,通晓历代政制。3、为在中国政治制度史

3、领域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奠定基础。二、您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教学有何建议和看法,业余时间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学习或通过什么方式来关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相关问题的?(30分)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国体与政体两方面,常反映以下三组关系: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概括说来,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军事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特别行政区制度等。我们应该这样看待中国政治制度1.中国历代的政治制度都必然奠基于中国的土壤之上和体现本国的国情,并具有本国的特点,其结果也理所当然

4、与中国的社会形态、经济模式、民族心态、哲学伦理思想等密不可分,因此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首先应坚持历史的视角。2.要注意传统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我们一方面应看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凝聚力的增强,对于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对于抗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土,都曾起到值得肯定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应清醒看到,长期以来的中国社会是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不论是奴隶主、封建主、还是官僚资产阶级,都必然运用自己掌握的国家机器以维护本身的统治利益。因此,旧时代的政治制度从本质上讲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不可避免地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如他们或是突出王权、皇权、特权;或者是强

5、调人治,发展个人独裁;或是强调华夷之分,顽固地保留和利用宗法体制等,这些都必然不可避免地会对当代中国政治产生一定影响。3.我们知道,自然科学最重要的方法是实验,但对政治制度的研究不可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进行,而经验证明比较的分析方法最可行。比较方法有两种:一方面,进行纵向对比,今天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上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对比;另一方面,进行横向对比,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目前国外的政治制度进行对比。1、 您对中国政治制度史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谈谈您的看法和认识。(40分)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二(第一章第三章)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古代前国家时期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治组织的最普遍的形式是

6、 酋帮 。2、早期国家起源的模式有 氏族模式 和 酋帮模式 两种。3、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 后 ,商代称 王 。4、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巫术 和 政权 的结合。5、夏代在王之下有少量的高级贵族组成的执行机构,有 三正 和 左右六人 。6、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 一母为贵 和 长子原则 。7、西周中央政府文职系统因职事不同可以分为 政务性 和 宗教性 两类。8、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基本上是 政治性 和 军事性 的,而在 经济方面 的义务是象征性的 。9、 郡县制 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 意味着 选官制 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10、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

7、形成较为完备的 职务设计 ,在制度层面则发展出 上计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 AB 。 A群队 B部落 C酋邦 D聚落联合体2、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 ABC 。 A燧人 B伏羲 C神农 D女娲3、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 ABC 等三大集团。 A华夏集团 B东夷集团 C苗蛮集团 D炎黄集团4、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 ABD 等义务。 A朝觐 B纳贡 C劳役 D兵役5、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 AB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度 D宗庙制度6、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 ABCD 。 A

8、决策机构 B执行机构 C内廷宗教与文职机构 D宫廷机构7、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主要是“三有司”即 ABC 。 A司土 B司马 C司工 D司寇8、战国时,有些国家实行五官制,五官即 ABCD 和大行。 A.大谏 B.大田 C.大司马 D.大理9、战国时,司法职官地位上升,各国的司法职官主要有 ABC 。 A.大理 B.司寇 C.廷尉 D.都尉10、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 ABCD 。 A玺 B印 C符 D节三、 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答:正确。王权虽然主要是由战争发育起来的,但它在形成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从传统文化中为自身寻找合理的支撑点,酋长借助巫

9、术来统治部落的方式被继承下来,巫术或巫教也就成为王权所发现的第一个“合作伙伴”。王权以政治整合达成了对巫术的整合,又以整合起来的巫术帮助其实现更稳固的政治整合,于是,政教合一的权力结构形态随着中国文明的起源而形成了,这也成为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2、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答:正确。周公所开创的封建诸侯以强化周王室对各地控制的政策,在周公以后已经成为西周最根本的各级政权营建形式。各诸侯国也纷纷仿照王室分封的方法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低一级的分封,并以此作为强化自己对分国各地控制的有效手段,于是分封在西周便呈现出多极化的特征,成为由中央到地方,甚至基层的各级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四、 简答题(

10、每小题8分,共24分)1、现代西方学者认为国家的特征有哪些?(1)出现了一个中央政治权力的中心。(2)出现保证这一最高权力中心存在的行政、司法、军事组织的,包括诸如官吏、监狱、法庭、军队等。(3)出现为维持这一权力中心及其各种机构存在和运行的税收制度。(4)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阶级分化。(5)形成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6)已经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军爱意识形态。2、传说时代的政治组织的基本特色有哪些?1、人群以氏族和部落为单位,构成了孙氏族子氏族宗主氏族联合体的金字塔式的政治组织结构形式;2、他们分布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但却已经实现了有效的联合;3、血缘氏族组织构成

11、了政治性组织的基础,而政治组织由肯定血缘关系和血统优势。血统优势不仅使某些氏族在其所统辖的族群中成为当然领袖,而且还使他们有可能成为联合体的最高领导者。3、为什么说商代王权合法性观念完全是巫术思想的产物?首先,从都城的选择上来看,商人灭夏不久就在夏人控制中心建都,其主要理由之一就是夏王朝的活动中心地处河南偏西一带,在古人眼中正是“天下之中”,先天就有神圣的意味;其次,商王通过对青铜器的独占实现对巫术的垄断,并以此为王权赢得普遍认可的合法效力;再次,以对巫术的独占实现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这一传统,在商代时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和完善。五、 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试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及其后果。

12、特点:(1)从分封的布局结构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2)从分封的对象来看,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族。(3)从分封的人口结构形式上来看,大多数的分国都采取了周族连同其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合的人口组合方式,因而分封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移民活动,从而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民族重组与融合。结果:首先是周族的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其次是原居住于中部的殷人向周边地区的大扩散。最终的结果是促使新的地方性文化的形成封建制以政治强力迅速打破当时各民族间的壁垒,使其在长江以北的广阔地域内逐渐融合,终于在数百年后形成了不同于周边野蛮民族的华夏族。2、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转型的局限性及意义。答:春秋战

13、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仅就政治层面来说,转型主要表现在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渐为中央集权所取代,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凝固不变的“世卿世禄”制让位于流动性很强的选官制,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上也都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由于中央集权代替了分封制下的分权体制,为君主个人权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基础。中央集权下的君主专制主义使君主个人的垄断利益不仅完全地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还凌驾于君主家族和贵族集体利益之上。上述政治转型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文官制度的成熟等技术角度来看,存在

14、着显著的进展。局限性: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转型是在中国既定传统所允许的范围内的一次重要转变,但它没有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精神发生根本改变,君主制仍然是基本体制形式,不受限制的专制权力仍然是国家权力的基本特征。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三(第四章第五章)一、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1、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 尊号 ,死后要加 谥号 。2、宦官在唐以后称 太监 ,宦官制度是 后宫制度 的派生物。3、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 二十四衙门 ,而 掌印太监 和秉笔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4、西周时期存在两个职官系统,一是负责处理国家事务的 外

15、朝官系统 ,二是负责王室事务的 宫廷系统 。5、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制度出现于 春秋 ,当时被人们称为“ 执政 ”或“相”。6、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 尚书 ,而后者则以 宰相 为首。7、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权不断转移,东汉政归 尚书 ,魏晋政归中书省,南北朝政归 门下 。8、为解决三省运行的不协调,唐高祖设 政事堂会议 作为议政决策机构,并逐渐变成了正式的 宰相机构 。9、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 枢密院 主军政, 三司 财政,彼此不相统属。10、南宋时,宰相兼领 枢密使 ,则民政、军政 财政 等诸权始并于宰相。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 A、B、C 。 A.皇位继承制度 B.后宫制度 C.宦官制度 D.皇位世袭制度2、汉代有 A.B.C 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女官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