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6329090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4)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4-4)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4-4)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4-4)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4-4)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4)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4)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精选课件(公开PPT)(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上次课的内容,1.拉深件坯料尺寸的计算遵循什么原则? 2.简单旋转体与复杂旋转体的拉深件坯料尺寸的计算方法与步骤?,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拉深系数m是以拉深后的直径d与拉深前的坯料D(工序件dn)直径之比表示。,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一、拉深系数与极限拉深系数,1.拉深系数的定义,第一次拉深系数:,第二次拉深系数:,第n次拉深系数:,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拉深系数m表示拉深前后坯料(工序件)直径的变化率。 m愈小,说明拉深变形程度愈大,相反,变形程度愈小。,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一、拉深系数与极限拉深系数,1.拉深系数的定义(续

2、),拉深件的总拉深系数等于各次拉深系数的乘积,即,如果m取得过小,会使拉深件起皱、断裂或严重变薄超差。 极限拉深系数mmin,从工艺的角度来看,mmin越小越有利于减少工序数。,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1)材料方面,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一、拉深系数与极限拉深系数,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2)毛坯的相对厚度,1)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组织 塑性好、组织均匀、屈强比小,拉深成形性能好,可以采用较小的极限拉深系数。,3)材料的表面质量 材料表面光滑,拉深时摩擦力小而容易流动,极限拉深系数可减小。,相对厚度小时,拉深变形区易起皱。为了防皱增加压料力,又会引起摩擦阻力增大,变形抗力加大,使极

3、限拉深系数提高。,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2)模具方面,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一、拉深系数与极限拉深系数,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1)凸模圆角半径和凹模圆角半径 凸模圆角半径过小时,凸模圆角处弯曲变形大,使危险断面的强度受到削弱,极限拉深系数应取较大值; 凹模圆角半径过小时,毛坯沿凹模口部滑动的阻力增加,筒壁的拉应力相应增大,极限拉深系数也应取较大值。,2)凹模表面粗糙度,凹模表面光滑,可以减小摩擦阻力和改善金属的流动情况,可选择较小的极限拉深系数值。,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2)模具方面,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一、拉深系数与极限拉深系数,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

4、,3)模具间隙 模具间隙小时,材料进入间隙后的挤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加,拉深力大,故极限拉深系数提高。,4)凹模形状,(3)拉深条件 是否采用压边圈,拉深次数,润滑情况,工件形状,拉深速度。,锥形凹模,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课本表4.2.4和表4.2.5是圆筒形件在不同条件下各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 为了提高工艺稳定性和零件质量,适宜采用稍大于极限拉深系数mmin的值。,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一、拉深系数与极限拉深系数,极限拉深系数的确定,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拉深次数的确定,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二、拉深次数与工序件尺寸,m1时,拉深件可一次拉成,否则需要多次拉

5、深。 其拉深次数的确定有以下几种方法: ()查表法(课本P151表4.2.6) ()推算方法 (3)计算方法,当,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1)由表4.2.4或表4.2.5中查得各次的极限拉深系数; 2)依次计算出各次拉深直径,即 11;221; 3)当时,计算的次数即为拉深次数。,()推算方法,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拉深次数的确定,二、拉深次数与工序件尺寸,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3)计算方法,式中 d工件直径; D坯料直径; m1第一次拉深系数; m均第一次拉深以后各次的平均拉深系数。,拉深次数,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拉深次数的确定,二、拉深次数与工序件尺寸,第

6、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2各次拉深工序件尺寸的确定,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二、拉深次数与工序件尺寸,()工序件直径的确定,确定拉深次数以后,由表查得各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适当放大,并加以调整,其原则是: )保证12,)使12 最后按调整后的拉深系数计算各次工序件直径: 11 221 ,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2各次拉深工序件尺寸的确定,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二、拉深次数与工序件尺寸,根据拉深后工序件表面积与坯料表面积相等的原则,可得到如下工序件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前应先定出各工序件的底部圆角半径(见4.6.2节)。,()工序件高度的计算,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

7、例 求图所示筒形件的坯料尺寸及拉深各工序件尺寸。 材料为10钢,板料厚度 t2mm。,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二、拉深次数与工序件尺寸,解:因 t1mm,故按板厚中径尺寸计算。 ()计算坯料直径 根据零件尺寸,其相对高度为,查表4.2.1得切边量,坯料直径为,将d=28mm, r=4mm, H=75mm代入上式 得 98.2mm,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确定拉深次数 坯料相对厚度为,按表4.4.4可不用压料圈,但为了保险,首次拉深仍采用压料圈。 根据 t/D2.03%,查课本表4.2.4得各次极限拉深系数 m10.50,m20.75,m30.78,m40.80,。 故 d1m1

8、D0.5098.2mm49.2mm d2m2d10.7549.2mm36.9mm d3m3d20.7836.9mm28.8mm d4m4d30.828.8mm23mm 此时d423mm28mm,所以应该用4次拉深成形。,例4.4.1(续),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各次拉深工序件尺寸的确定 经调整后的各次拉深系数为: m10.52,m20.78,m30.83,m4=0.846,各次工序件直径为 d1=0.5298.2mm=51.6mm d2=0.7851.6mm=39.9mm d3=0.8339.9mm=33.1mm d4=0.84633.1mm=28mm,例4.4.1(续),第四章

9、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各次工序件底部圆角半径取以下数值: 18mm,25mm,34mm 各次工序件高度为,例4.4.1(续),以上计算所得工序件有关尺寸都是中径尺寸,换算成工序件的外径和总高度后,绘制的工序件草图如图所示。,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4)工序件草图,例4.4.1(续),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1. 压料装置与压料力,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三、圆筒形件拉深的压料力与拉深力,压料装置产生的压料力大小应适当:太小,防皱效果不好;太大,则会增大传力区危险断面上的拉应力,从而引起材料严重变薄甚至拉裂。因此,实际应用中,在保证变形区不起皱的

10、前提下,尽量选用小的压料力。 理想的压料力是随起皱可能性变化而变化。 任何形状的拉深件: ,式中 压边圈下坯料的投影面积; q单位面积压料力,q值可查课本P171表4.5.3;,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首次拉深压边力FQ的理论曲线,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1.压料装置与压料力,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三、圆筒形件拉深的压料力与拉深力,圆筒形件首次拉深,圆筒形件以后各次拉深,(i2、3、),D坯料直径; d1、dn 各次拉深工序件直径; rA1、 、rA2 各次拉深凹模的圆角半径。,式中:,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拉深力与压力机公称压力,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三、圆筒形件拉深的压料力与拉深力,(1)拉深力,采用压边圈拉深时 首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i2、3、n),不采用压边圈拉深时 首次拉深,以后各次拉深,(i2、3、n),第四节 圆筒形件拉深工艺计算,(2)压力机公称压力,第四章 拉深工艺与拉深模设计,三、圆筒形件拉深的压料力与拉深力,单动压力机,其公称压力应大于工艺总压力 Fz。 工艺总压力为,注意:当拉深工作行程较大,尤其落料拉深复合时,应使工艺力曲线位于压力机滑块的许用压力曲线之下。,浅拉深,拉深力与压力机公称压力,深拉深,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按下式来确定压力机的公称压力 :,式中:F拉深力; FY 压料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