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36321495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站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血站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血站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血站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血站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站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站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站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B.1 总则本附录讨论了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采用一项新的检测方法,或更换现有检测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通常血液检测方法包括完成检测必需的仪器、试剂、校准品、试验程序组合。检测方法必须由实验室选择。必须按照生产商的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符合实验室的要求。血站对献血者及其捐献的血液进行强制性血液检测,包括输血相关感染病原学标志物检测、血型血清学检测和酶学检测。方法学包括ELISA法、凝集法、速率法等,以及用于献血者采血前检查的快速诊断试验。由于以上方法学原理的不同,方法确认的原则也不同。依据当今国际公认的一些法规和指南,本附录提供了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常规使用的检测方法确认

2、的原则和步骤,诣在提高血液检测实验室对检测方法确认的一致性和效率,确保检测方法变化的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帮助用户满足文件和法规的要求。B.2 范围为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检测方法确认提供方案。实验室需选择国家批准的符合国家要求的仪器、试剂盒或检测方法。在新方法投入常规使用报告检测结果之前,需要就检测方法在实验室的使用性能进行确认。不建议实验室对生产商提供的检测方法进行自行改动,如果确实需要修改,应与生产商合作进行新检测方法性能的评价测试,以确认修改后的系统在实验室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需确认的对象包括:实验室首次引入的检测方法,如实验室从未使用过的试剂、仪器等。实验室首次将某项目引入现用检测方法,如HB

3、sAg项目由A仪器检测改为由B仪器检测。若多台仪器(相同品牌和型号)检测同一个项目,应对每一台仪器的性能进行确认比较。B.3 输血相关感染标志物检测方法的确认以下内容适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确认。快速诊断试验和确证试验等定性方法的确认可参照本章节内容。B.3.1 确认的一般要求B.3.1.1 试验操作的培训开始确认新的检测方法之前,操作人员应当有充分的时间熟悉新系统,确定关键的操作步骤。生产商应提供试剂或仪器的操作说明,试验原理,规格,试验步骤,局限性,质量控制和健康安全信息。生产商应对操作者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正确操作。B.3.1.2 试剂的准备应选择经国家检定合格的病原学标志物诊断试剂。

4、严格遵从生产商的说明书进行操作。对于正在进行确认的试剂,所有组份应来源于同一批试剂,不能由其他试剂所替代或实验室自己配制。B.3.1.3 仪器的准备应选择国家批准使用的检测仪器。试验开始前,按要求对仪器进行维护校准。对于开放试剂的仪器设备,特别注意试剂说明书要求的操作条件与仪器性能是否相适应。如果仪器性能与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有差异,可以征得试剂生产商协助和同意,对本实验室仪器的试验操作参数进行修正,以达到试剂盒要求的试验状态。B.3.1.4 质量控制应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程序。除直接采用生产商提供的质控品外,还应选择质量、来源稳定,无基质效应的质控品作为另外的室内质控物。如可能,多试验方法比较过

5、程中,应采用相同质控物。一些定性试验每天只需要使用阴性和阳性质控物,而另一些定性试验可以产生量化的质控结果。对此可以采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SPC),用量化数据监控试验过程。确认试验采用的标本不能等同于质控品使用。试验过程中,应确保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否则必须重新试验。B.3.1.5 保持记录应记录和监控操作人员在试验过程中的健康安全,确保符合法律要求。保留检测全过程的数据和结果,包括检测的速度和使用的适宜性等。B.3.2 重复性试验生产商提供的阴性阳性对照试验B.3.2.1.1 试验程序:采用生产商提供的阴性、阳性对照,在不低于10天试验运行的前提下,进行至少20次检测。B.3.2.1.2 可接

6、受标准:20次检测结果不能出现大于1次阴性阳性对照不符合生产商要求。否则实验室必须终止试验,咨询试剂生产商,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B.3.2.2 方法精密性试验B.3.2.2.1 试验程序:在定性试验中,如果能够产生量化试验结果(如ELISA试验),应采用接近临界值的标本,对精密度进行估计。建议采用S/CO为24的标本,不适宜采用低值的阴性标本和高值阳性标本,因为此类标本距决定水平点即临界值(cutoff)的分析浓度相距较远。B.3.2.2.2 可接受标准:批内变异系数在15%以内,批间变异系数在20%以内。B.3.3 灵敏度及特异性试验本试验采用已知真实血清学状态的标本,经检测获得方法灵敏

7、度和特异性方面的信息。也可以将不同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得到量化的差异结果,判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B.3.3.1 标本的选择灵敏度和特异性试验通常对已知真实血清学状态的标本进行检测。确定标本真实血清学状态可以采用金标准方法或临床诊断方法。参考血清盘或能力验证(PT)的标本可用于本试验。参考血清盘是指经过检测或经过与公认方法比较,或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标本。这些标本已经确立了真实的血清学状态,可追溯至经典方法或临床诊断结果。可以从权威机构、专业研究机构和文献中获得参考血清盘的来源。参考血清盘应包含具有不同分析物浓度的临床标本。如可能,血清盘应包含对检测具有干扰的标本。如可造成假阴性和假阳

8、性结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螺旋体疾病、白细胞抗体、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标本。尽管商品化参考血清盘在方法确认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时间和资源效率,但其局限性在于可能忽视了实验室目的检测人群中疾病的流行率和病原学因子抗原谱的分布。因此,使用参考血清盘、能力验证标本结合常规实验室检测标本,可以提供更有意义、更可靠的确认结果。PT材料可能存在基质干扰,对方法性能产生错误判断。当PT材料为临界标本,或分子结构不同于天然血清,导致抗原决定簇不能被正常识别时,这种干扰尤其明显。B.3.3.2 标本的数量标本数量的估算,统计学中称为标本含量的估算依据试验设计的类型、结果变量的性质、研究目的和采用的统计分

9、析方法而不同。对于检测结果为计数资料的试验(如定性试验),一般而言,在试验误差控制较好的情况下,不同血清学状态的标本数量至少为30份。否则可能影响试验的统计学功效。B.3.3.3 标本的保存应确保标本可用于常规检测并处于稳定状态,尽可能保持试验标本新鲜。如需冻存,血清或血浆应保存在-20的条件下。试验标本的保存状态、冻融次数、使用次数和时间应尽量一致,避免标本产生偏差。如需要方法比较试验,应在相同时间进行,最大限度减小由于标本放置时间不同产生的结果差异。B.3.3.4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及时记录和检查所有试验数据,尽早发现系统和人为的误差。如果能够确定一些结果是由于可知的差错造成,应详细记录差错

10、原因,数据不能用于后续分析过程。如果不能够确定产生异常结果的原因,在数据组中保留原始结果。B.3.3.5 数据的分析B.3.3.5.1 单一检测方法灵敏性和特异性估计如果明确了每份检测标本真实的血清学状态,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很容易计算。表1为反映一个定性试验检测已知真实血清学状态标本的结果的22四格表资料。通过这组数据可以计算被估计的灵敏度、特异性。表B1 试验方法结果与诊断结果的22四格表诊断结果方法结果阳性阴性总计阳性ABA+B阴性CDC+D总计A+CB+DNB.3.3.5.1.1 灵敏度和特异性估计灵敏度100%A/(A+C)估计特异性100%D/(B+D)灵敏度和特异性95%置信

11、区间可通过二项分布计算。B.3.3.5.2 两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可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和配对设计试验,比较两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完全随机设计时,可采用完全随机设计x2检验。两方法采用不同的标本,标本相对独立。这种情况下两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实际是两样本率的比较。配对设计时,可采用配对设计的McNemar x2检验。两方法采用相同的标本,得到两个相关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时注意当标本数较少时,需要计算校正x2或采用精确概率法检验。详细计算见B.3.3.5.3。注意如果需要判断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单凭比较灵敏度和特异性是不够的。除非一个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大于或小于另一方法,否则只能比较

12、相同灵敏度时的特异性,或相同特异性时的灵敏度。当灵敏性和特异性均不相同时,很难比较两方法准确性。这时可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ROC曲线法)进行比较。该法是近年来公认的评价和比较检测方法准确度的较好方式。该方法可以考虑检测方法在所有临界值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通过比较不同方法ROC曲线下的面积,确定和参考方法的特性。鉴于此项内容不在本规程要求的范围,实验室人员如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如果需要量化两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之间差异,可以对灵敏度或特异性的差异进行估计。以配对设计试验为例,两方法采用相同的标本进行检测的结果可以汇集成表B2。如果两方法采用的标本不同,则不能采用表2的方式整理

13、数据。表B2 两方法结果和诊断结果的三项比较方法结果总标本数真实诊断结果方法1方法2阳性阴性阳性阳性a=a1+a2a1a2阳性阴性b=b1+b2b1b2阴性阳性c=c1+c2c1c2阴性阴性d=d1+d2d1d2总标本数Nn1n2B.3.3.5.2.1 两方法灵敏度差异估计两方法灵敏度估计灵敏度1=100%(a1+b1)/n1灵敏度2=100%(a1+c1)/n1两方法灵敏度差异估计灵敏度1灵敏度2=100%(b1b1)/n1B.3.3.5.2.2 两方法特异性差异估计两方法特异性估计特异性1=100%(c2+d2)/n2特异性2=100%(b2+d2)/n2两方法特异性差异估计特异性1特异性

14、2=100%(c2b2)/n2B.3.3.5.3 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通常采用配对设计四格表x2检验和Kappa检验评价两个定性检测方法性能的差异或一致性。如果已知标本的血清学状态,或者已存在特设或隐含的金标准结果,可采用配对设计四格表x2检验中的McNemar x2检验评价两方法结果的不一致性,Kappa检验评价两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如果未知标本的血清学状态,检测结果有序变量的档次划分也是相同的,也可以采用Kappa检验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另外,两方法的符合性指标也能够量化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一致程度。B.3.3.5.3.1 配对设计四格表x2检验(McNemar x2检验)

15、:对于隐含金标准或特设金标准的22四格表资料,可采用McNemar x2检验,判断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不一致部分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该法适用于标本含量适中的资料,因为本法仅仅考虑两检测方法不一致的情况,而未考虑两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的情况。当n很大,两方法一致率较高,不一致结果数量较小,即使McNemar x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实际意义往往不大。通常适用于b+c40。 注意当25bc40,采用McNemar检验分析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需作连续性校正。若b+c25,应采用精确概率法检验。B.3.3.5.3.2 Kappa检验:Kappa统计量是Cohen1960年提出的一种校正机遇之后衡量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的指标。Kappa(常缩写成K)值在1到1之间,如果K1,说明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完全不一致;K0,说明观察的一致性完全由偶然误差造成;K1,说明完全排除机遇一致性后的真正一致性。一般对总体而言,若K0.75,表明一致性为优;若K在0.40.75之间,表明一致性良好;若K0.4,表明一致性较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