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320931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一高一物理期中试卷物理期中试卷人教实验版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期中试卷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本大题有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 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 B. 观赏跳水冠军伏明霞的跳水姿态时,可

2、将其视为质点 C. 一切体积比较小的物体都可以被看作质点 D.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一个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 3. 一个物体静止于斜面上,下列有关物体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是物体重力的分力 B.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C. 若将斜面的倾角变小一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D. 该物体受到四个力作用,即: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下滑力 4.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一

3、个是 40N,另一个是 F,它们的合力是 100N,则 F 的 大小可能是( ) A. 40NB. 80NC. 120ND. 160N 5.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正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这是红 楼梦中咏风筝的诗,风筝的风力 F、线的拉力 T 以及重力 G 的作用下,能够缓慢地飞在 天上,关于风筝在空中的受力可能正确的是( ) 6. 如下图所示,质量 m1kg 的光滑小球与劲度系数为 k1000N/m 的上下两根轻弹簧 相连,并与 AC、BC 两光滑平板相接触,若弹簧 CD 被拉伸,EF 被压缩,形变量均为 x1cm,则小球受力的个数为( ) A. 2 个B. 3 个C

4、. 4 个D. 5 个 用心 爱心 专心 7. 甲物体的重力比乙物体的重力大 5 倍,甲从 5m 高处自由下落,乙从 10m 高处同时自 由落下,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大 B. 下落过程中,1 秒末它们的速度相等 C. 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 1 米它们的速度相等 D.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8. 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可知( ) A. 甲比乙晚出发时间 0 t B. 在 1 t时刻,甲、乙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 C. 在 1 t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在 2 t时刻,甲和

5、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9. 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时,有人猜想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 v 随着下落高度 h(位移 大小)是均匀变化的(即khv ,k 是常数) ,为了说明该猜想的正伪,作了如下论证:因 为 2 v v (式中v表示平均速度),而t vh 如果khv 成立的话,那么必有: khth 2 1 ,即: k t 2 常数。t 竟然是与 h 无关的数!这显然与常识相矛盾!于是,可 以排除速度 v 随着下落高度 h 均匀变化的可能性 关于该论证过程中的逻辑及逻辑片语,你做出的评述是( ) A. 全部正确B. 式错误 C. 式错误D. 式以后的逻辑片语错误 10. 如下图所示,两个等

6、大的水平力 F 分别作用在 B 和 C 上,A、B、C 都处于静止状态, 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1 f,B、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2 f,C 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3 f,则( ) A. 000 321 fff,B. 00 321 fFff, 用心 爱心 专心 C. 00 321 ffFf,D. FfFff 321 0,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本大题有 2 小题,共 18 分。请直接把结果写在试卷上。 11. (6 分)用一根橡皮筋将一物块竖直悬挂,此时橡皮筋伸长了 1 x,然后用同一根橡 皮筋沿水平方向拉同一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

7、动,此时橡皮筋伸长了 2 x,那么此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_。 12. (12 分)用接在 50Hz 交流低压电源上的打点记时器,测定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的加速度,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作一个 记数点,分别标明 0,1,2,3,量得 0、1 之间的距离mmS30 1 ,3、4 两点间的 距离mmS48 4 ,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 2 /sm,小车在 2、3 之间的平均速度为 _m/s,小车在位置 3 的瞬时速度为_m/s。 三、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4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

8、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12 分)如图所示,物体 A 重 40N,物体 B 重 20N,A 与 B、A 与地的动摩擦因数 都相同,物体 B 用水平细绳系住,当水平力 F32N 时,才能将 A 匀速拉出,接触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多大? 14. (14 分)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 5 滴正欲滴下时,第 1 滴刚 好到达地面,而第 3 滴与第 2 滴分别位于高为 1m 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 取 2 /10sm) 用心 爱心 专心 15. (16 分)一列火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9、为 2 /5 . 0sm,此时恰好有 一辆自行车(可视为质点)从火车头旁边驶过,自行车速度smv/8 0 ,火车长 ml336 (1)火车追上自行车以前落后于自行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火车用多少时间可追上自行车? (3)再过多长时间可超过自行车?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一、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 AD2. D3. C4. BC5. A 6. D7. BC8. AD9. B10. B 二、本大题有 2 小题,共 18 分。 11. 1 2 x x (6 分) 12. 0.6 0.42 0.45(每空 4 分,共 12 分) 三、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42 分。 13. (12

10、 分) 解:解:A、B 两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它们的受力如图所示(图 3 分) N B T f GB N A f F (GA+GB) f BANBN GGFGF 21 用心 爱心 专心 B GNf(2 分) )( BA GGNf(2 分) 研究 A,有 ffF(3 分) 由以上三式得4 . 0 20240 32 2 BA GG F (2 分) 14. (14 分) 解:解:设滴水的时间间隔为 T,房檐离地高 h 由题意知前 3T 内位移 22 1 2 9 )3( 2 1 gTTgh(3 分) 前 2T 内位移 22 2 2 4 )2( 2 1 gTTgh(3 分) 2 21 2 5 gThhh

11、(3 分) ss g h T2 . 0 105 12 5 2 (2 分) mmTgh2 . 38 . 010 2 1 )4( 2 1 22 (3 分) 15. (16 分) 解:解:(1)当火车速度等于 0 v时,二车相距最远 10 atv 得ss a v t16 5 . 0 8 0 1 (2 分) 最大距离mmmattvxm64165 . 0 2 1 168 2 1 22 110 (3 分) (2)设火车追上自行车用时间 2 t 追上时位移相等,则 2 220 2 1 attv(3 分) 得ss a v t32 5 . 0 822 0 2 (2 分) (3)追上时火车的速度smsmatv/16/325 . 0 2 (2 分) 设再过 3 t时间超过自行车,则 用心 爱心 专心 ltvatvt 30 2 33 2 1 (3 分) 代入数据解得st24 3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