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19991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4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发展战略)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_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发展战略)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_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发展战略)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_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发展战略)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_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发展战略)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_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发展战略)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发展战略)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第一节五代十国高考试题集锦1.(1995年上海卷)前秦、北魏、后梁建立者的民族依次是A氐、鲜卑、汉 B羯、氐、匈奴 C匈奴、氐、汉 D党项、羯、氐2.(1997年全国卷)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唐主(南唐列祖李弁)即位,江淮比年丰稔,兵食有余,群臣争言:“陛下中兴,今北方多难,宜出兵恢复旧疆。”唐主曰:“吾少长军旅,见兵为之害深矣,不忍复言。使彼民安则吾民安矣,又何求焉!”摘自资治通鉴材料二:(列祖弁元三年春,诏曰)乃者(以往)干戈相寻,地(荒芜)而不艺(种植),桑陨而弗蚕,衣食日耗,朕甚闵(悯)之。民有向风来归者,授之土田,仍给

2、复三年(免徭役三年)。(其年夏,又下令)民三年艺桑及三千木(棵)者,赐帛50匹,每丁垦田及八十亩者,赐钱两万,皆五年勿收租税。摘自十国春秋材料三:(弁元五年)分遣使者按行(巡视民田,以肥瘠定其税,民间称其平允。)摘自资治通鉴材料四:(李弁统治末年,南唐)内外寝兵,耕织岁滋,文物彬焕,渐有中朝之风采摘自钓矶立谈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李弁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150字左右,超过180字要扣分。第二节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基础网络 建立:960年, 发动 兵变建立宋朝。年号 ,定都 ,史称北宋,建立和分裂 赵匡胤即 。局面结束 分裂局面结束:宋太祖采取“ ”

3、“ ”的战略方针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基本上削平了 的割据势力。 年, 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改变 的局面。解除石 石守信等的兵权,继而又削减 实权,使其徒有虚名。强化中央集权集中军权将禁军的统领权 ,都直接对皇帝负责。设 ,有 之权但不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无 权。使其互相牵制。实行 ,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但统兵将领不随军调动,防止 。措施 , 。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入禁军;禁军半数 ,一半 。集中行政权设 、 和 ,依次分割宰相的 、 和 。宰相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集中财权和司法权地方上派文官任 ,又在各州设 加以监督,可直

4、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公文必须由 和 联署才有效,使其互相牵制。在各路设 ,规定地方赋税留小部分地方开支,其余由 全部运送中央。地方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 担任, 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作用积极:铲除了 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 ,利于 发展。消极积贫积弱的祸根政府 ,财政开支大。军队 不灵, 下降。地方上 。 发展科举制严格程序:分 、 、 三级, 成为定制,录取权由 直接掌握。措施减少科目: 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完善方法:实行 ,防止考官舞弊。增加名额:太宗在位20多年,科举取士近万人。作用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 开辟了道路. 是北宋的 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 的作用。高考试题集锦1.(200

5、0年全国、天津、江西卷)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军进攻D节省军费开支2.(2006天津卷)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3.(2000年山西文综卷)宋代科举制比唐朝有所发展,表现为 A废诗赋,改策论,设经济特科B开始施行殿试与武举制度 C以八股取士D“乡、省、殿”三级考试成为定制4.(2001年广东、河南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

6、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技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年其道也。 文献通考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回答:结合

7、上述材料,说明北宋初期统治者制定了什么治国方略,并分析其背景和利弊。第三节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基础网络土地兼并原因:“ ”的政策加速土地集中。改革背景:社会危机结果:出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尖锐对立。农民的 :仁宗时,农民起义不断,遍及中原。冗官冗兵冗费 北宋统治者用 “ ”的办法,防止文官武将专权,结果形成 局面。统治者用 、 的办法,造成兵员剧增,军队素质低下,临阵多败,形成 局面。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 造成国用大增,每年 和 大量银绢,入不敷出,形成 局面。外患: 和 的威胁。改革目的:为了摆脱 ,巩固 ,统治集内部一些人提出变法主张。开始1043年,宋仁宗

8、任范仲淹为 ,以改革时弊。庆历新政范仲淹提出 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仁宗大部采纳,施行新政。内容严格 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 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 和 。裁并 ,减轻 ,严肃 ,取信于民。 结果:触犯了保守官僚的利益,遭到阻挠,改革被废止.开始:1069年,宋仁宗任用王安石为 ,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内容:每年 时,政府 或 给农民,收后以20的利息偿还。作用:既可使农民免授 盘剥,又可增加 。募役法内容:应服役而不愿服的,收取 ,雇人服役。 、 也要出钱。作用:减轻了农民的 负担,保证了 。理财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 ,开垦 。 方田均税法内容:重新丈量 ,按土地的 和 收税赋, 、 不例外

9、。措施作用:增加了封建国家的 。市易法内容:政府设立 ,出钱收购 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作用:限制了 对市场的控制,利于 和 ,国家收入也有增加。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保甲法 内容:将农户组织起来,十家遍为一保,保丁农闲时 ,平时种田、维持 ,战时编入 作战。军事作用:利于加强人 ,又可以抵御 ,同时减少了 .将兵法法内容:把 固定在一个辖区,由固定的 训练.措施作用:加强了 ,充实了 .教育改革科举:废除司机硬背的 诸科,进士科不再考 ,专考 和 .设 科,专考 , 等.王安石变法整顿太学法内容:教科书重编,内容为 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 。作用:使学校成为为变法造 和育 的地方。作用一定

10、程度扭转了 的局面。政府 大增。兴修了许多 ,不少 辟为良田。 有所增强。原因表面: ,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失败关键:触犯 、 利益,遭到强烈反对。神宗死后,保守派司马光做宰相,新法废除。评价:变法是在 和 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改革运动。王安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 、 。高考试题集锦1.(2004年上海卷)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200万多缗,收支相抵还余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根源是A经济衰退 B起义频繁 C兵力不足 D吏治腐败 2.(2001年全国、天津文综卷)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2)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宋代王安石变法3(2001年上海卷)在王安石变法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A均输法 B市易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4.(2000年上海卷)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