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第一单元浙江版知识精讲[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320002 上传时间:2020-06-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第一单元浙江版知识精讲[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第一单元浙江版知识精讲[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第一单元浙江版知识精讲[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第一单元浙江版知识精讲[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第一单元浙江版知识精讲[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第一单元浙江版知识精讲[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第一单元浙江版知识精讲[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初二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第三章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植物与土壤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浙江版浙江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第一单元 土壤中有什么,各种各样的土壤,植物与土壤 教学过程 一、重点 1、掌握土壤的主要组成,了解土壤形成过程。 2、掌握土壤的性状、理解壤土类土壤最适于植物生长的主要理由。 3、明确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4、掌握土壤中的生物种类、非生命物质的类别。 5、掌握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6、掌握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和吸水、失水的条件。 7、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以及 N、P、K 缺少时的症状。 8、知道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现象、过程及防治措施。

2、二、难点 1、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根尖结构、植物细胞吸水失水条件。 三、知识要点 (一)土壤 1、土壤的主要组成: 2、土壤的形成: (1)岩石变成土壤的途径:风吹雨打、水流冲刷、冷热交替、生物作用等。 (2)岩石在上述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变成了石砾和沙粒,最后形成了含 有石砾、砂粒、有机物、水和空气等物质的土壤。 3、土壤的结构、类型和性状: (1)矿物质颗粒的分类:土壤主要是由 构成的。矿物质颗粒按其直径 大小可分为: 矿物质颗粒 类别 直径/毫米堆放时空隙保水性通气性 砂粒2.00.02最大最差最好 粉砂粒0.020.002次之稍强稍差 黏粒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 水

3、;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外界溶液的 浓度,细胞吸水;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例 7. 选择甲、乙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似的白菜幼苗,将根洗净后,甲株放在土壤浸出液 中培养,以乙株放在等量的蒸馏水中培养,其他的环境和条件均相同。 (l)两周以后,两 株白菜的生长状况怎样?为什么? (2)这个实验主要说明了什么? 解析与答:解析与答:解答本题从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主要区别入手就不难了。土壤浸出液是 一种成分复杂的溶液,其显著特点是含有多种无机盐,而蒸馏水中一般不含无机盐。植物 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所以培养在土壤浸出液中的甲株一定比培养在蒸馏水中的乙株健壮。 本实验采用两株生长

4、状况相似的幼苗,放在等量的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在其他条件均 相同的情况下培养相同的时间,就是控制一个变量,比较植物的正常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 例 8. 据报道,近年太湖流域某些河道水葫芦(一种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泛滥成灾,造 成河道堵塞,养殖的鱼类大量死亡。你认为造成水葫芦过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 。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 解析:解析:当过量使用含氮、磷元素的化肥或大量使用含磷的洗涤剂等化学产品,加上一 些生活污水处理不当,容易使其中的氮、磷元素随着水流进入各种水体,导致水中藻类大 量繁殖。当这些藻类死亡后,由于微生物分解这些有机物要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从而使水 体中的

5、生物会因为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最终造成水体发黑变臭。 答案:答案:氮、磷元素过多;使用化肥要适量;禁止使用含磷的洗涤剂;食品加工、畜产 品加工等造成的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生活废水要经过合理处理。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60 分钟) 基础题: 1、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里,其中可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的是 ,能为植物的根呼 吸提供氧气的是 ,能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其中主要的固态物质是 和 ,最主要的是 ,占固体物质的 95%左右。 2、 “滴水穿石”在科学上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岩石在水力冲击下可以风化变成小碎块 B. 地壳表面的矿物质都是在水力作用下由岩石风化形成的 C. 土壤中

6、的腐殖质是在水的冲击下形成的 D. 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在水的冲击下埋入矿物质中形成的 3、下列最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是( ) A. 通气性能好,保水性能差B. 通气性能差,保水性能好 C. 通气性能差,保水性能差D. 通气性能好,保水性能好 4、在土壤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因素是( ) A. 矿物质颗粒B. 腐殖质C. 空气D. 水分 5、植物根系的分布与下列因素都有关,但对植物根系平均长度影响最显著的是( ) A. 土壤的结构B. 肥力(无机盐等的含量) C. 地下水位的高低D. 以上三个都是显著因素 6、直根系和须根系的主要区别是( ) A. 根系分布的范围大小B. 根系分布的深度大小 C.

7、 有无主侧根之分D. 根系中根的数量多少 7、在根的结构中,推动根向土壤不断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 A. 根冠B. 分生区C. 伸长区D. 以上三个都是主要因素 8、 (1)从下图中可发现,植物的根总是向 生长的,此现象说明 。取一株易成活、根生长速度较快的栽培植物种在口径面积达 1 平方米的透明花盆内,定 时在 A 点浇适量的水,可以发现向 A 方向生长的根比较多且长,说明植物的根具有 这一现象说明植物的根要从土壤中吸收 。 (2)若每次施肥都固定在花盆的边缘某处,培养一段时间会发现,向施肥处生长的根 较多且长,说明植物的根的生长具有向 性,同时也说明植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 收 。 (3)植

8、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是 。 (4)植物的根尖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其 中具分裂生长能力的是 ,细胞成熟分化成各种组织的部位是 (5)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水的原因是 9、下列情况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是( ) A. 化肥厂排出的含氮废水B. 农田中过多施用磷肥 C. 水生植物的遗体、遗物在水中腐烂D. 衣服使用含磷洗衣粉去污 10、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污染时,鱼类等水生动物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水体中的氮磷过多B. 藻类植物大量死亡 C. 水体中的溶解氧急剧减少D. 水体中的微生物大量繁殖 提高题: 11、形成土壤的正确过程是( ) 形成原始

9、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 岩石风化 高等植物生长 形成矿物颗 粒、释放矿物成分 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土壤形成 低等植物着生 A. B. C. D. 12、甘蔗在水分充足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宜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 甘蔗的是( ) A. 山坡较干的沙地B. 湿润的粘地 C. 比较干旱的粘土地D. 河边湿润的沙地 13、下列植物中属于须根系的是( ) A. 狗尾巴草B. 樟树C. 杨柳树D. 梧桐树 14、种植庄稼时,每过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中耕松土除草施肥,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 了防止杂草争肥,二是增加土地的肥力。你认为上述劳动还有的一个目的是使土壤中的( C ) A. 矿物质颗粒增加

10、B. 水分增加 C. 空气增加D. 以上三种成分都增加 15. 旱地作物如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早地上生长,如种植在湿润的土壤中,因水分比 例过大,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俗称“霉根” 。在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 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 ,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 A. 壤土类土壤B. 黏土类土壤C. 砂土类土壤 16. 在根的结构中可以使根系的平均长度变长的结构主要是( ) A. 嫩根B. 根毛C. 伸长区D. 分生区 17. 在如图实验中,可以证明植物根吸水主要在根尖的是( ) 18. 制作四川泡菜时,将切成碎片的青菜叶片、叶柄和萝卜条,放入事先调配好的放有 食盐、蔗糖等物质的

11、溶液中,可以发现叶片、叶柄等变软,容器中溶液的质量变大,发生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植物细胞中细胞质的质量分数小于容器中溶液的质量分数 B. 植物细胞中细胞质的质量分数大于容器中溶液的质量分数 C. 植物细胞中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小于容器中溶液的质量分数 19. 以下情况会发生细胞失水或吸水的是( ) 萎蔫的青菜放进清水中变得硬挺; 水由气孔进入外界环境; 插在花瓶中的 玫瑰花枝从瓶中吸水; 洋葱表皮细胞放在盐水中; 制成的糖醋大蒜放在清水中; 兔的血液红细胞放在盐水中发生皱缩 A. B. C. D. 20.为植物提供养料,即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性。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 A.

12、 矿物颗粒的大小B. 透水性能的大小 C. 空气和水分的比例D.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实验题: 21. 如图所示是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土壤是由 A 、 B 、 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 (2)植物生长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于土壤中的 。 (3)土壤的水分和空气贮存在土壤孔隙中,从比例图可知,理想土壤的孔隙比例为 。 22. 某同学研究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他选择了两株萌发不久的水稻幼苗,切去 谷粒,把一株的根浸在清水中培养,另一株的根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经过两个星期后 观察。如图所示:(l)浸在 里的植株长得健壮,这是因为 (2)为使实验结果正确,此实验需要控制的

13、变量有 (至少写出两个) (3)你认为此实验需要改进吗?请提出你的一个改进方案 23. 小丽想知道“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她分别取等体积的砂土类土壤、黏土类 土壤、壤土类土壤装在三只同样大小的花盆内,并分别标记为:A、B、C。下表所示是她 的实验方案。 花盆植物名称放置地点 浇水量 (ml) 每天浇水次数 A郁金香窗台2001 B小雏菊窗台1002 C小雏菊窗台2001 请指出此设计方案的不合理之处。 根据你修正后的方案,你预计:种在盆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最好。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1、有机物;空气;水;腐殖质和矿物质;矿物质 2、A 3、D 4、A 5、C 6、C 7、B 8、 (1)

14、下;根据有向地性;向水性;水分 (2)化;无机盐(3)根;根毛区 (4)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分生区;根毛区 (5)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的质量分数。 9、C 10、C 11、B 12、D 13、A 14、C 15、C B 16、C 17、B 18、C 19、D 20、D 21、 (1)矿物质;有机物;(2)矿物质;(3)50 22、 (1)B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2) (3)略 23、解析与答解析与答:在用三类土壤培育植物,观察“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应当注意变量控制,防止干扰因素的干扰。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分别种植一

15、株 大小相近” 、 “同一类植物” 、 “浇等量的水一次” 、 “放在窗台上” 、 “不能被雨水淋到” 。这样 做基本上能排除来自于因为植物种类不同、生长起始状态不同,环境温度不同、从环境中 获取水分量不同,从而使植物生长状况不同而带来的干扰,进行这样的变量控制,基本上 可以认为植物生长状况的不同是因为土壤的不同性状而造成的。由此可知:题中的条件控 制在:植物种类、浇水量、浇水次数上存在着缺陷。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还应当注意: 选取“生长旺盛” 、 “能照到阳光”是希望植物能在最适宜的土壤中继续旺盛生长。这种旺 盛生长的好处在于让三株植物在以后的生长中生长状况出现明显的差异,便于观察、比较。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