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最新版本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6227275 上传时间:2020-06-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最新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最新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最新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最新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最新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最新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最新版本(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珠三角的基塘农业,返回,.,我国黄淮海平原的“鱼塘台田”模式农业,返回,.,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返回,.,4、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1)鱼塘台田模式:,a、是针对黄淮海平原地势低洼,渍涝严重的状况, “因地制宜”,摸索出来的低湿地治理模式。,b、低湿地,地下水位高,挖沟困难,排水不畅。,c、变挖沟为挖鱼塘,筑台田;变排水为蓄水,台 田地势增高,有利于农林果鱼牧业的发展。,d、模式细分为:鱼果粮、鱼果棉、 鱼果菜、鱼果草(饲料) 四种立体种养模式。,e、典例:辛店洼实验区,.,(2)基塘农业:,a、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特点创造的 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b、珠江三角洲

2、降水丰富,水热资源充足,地势低, 洪涝灾害严重。,c、挖洼地为鱼塘,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 可减轻水患,塘中养鱼,基上种桑、甘蔗、果 树和花卉,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d、模式细分:果基鱼塘、菜基鱼塘、蔗基鱼塘。,.,(3)千烟洲立体山区农业:,a、针对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山区创造的 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立体气候”, 依据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空间的多层次性,实行 多种生物结构有机结合,合理布局农、林、牧、渔、 副业的农业模式。,c、例如: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b、变以“粮食”为主成以“林果”为主的农业

3、生产结构。,d、从丘上到丘下,农业布局大体为: 用材林经济林/毛竹果园/人工草地农田鱼塘,.,(4)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的异同点:,都是立体生态农业(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环境效益),a、相同点:,都是因地制宜,合理 开发利用当地地形,b、不同点:,农作物和农业结构不同,利用的具体目的不同,鱼塘的功能不同,功能效益不同,.,(六)我国某些特殊的农业称谓:,1、河谷农业:,2、坝子农业:,(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黄河谷地、 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最为典型。,(2)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气温 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又有河水灌溉,土肥, 因此适宜

4、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形成河谷农业。,(1)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2)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流水的冲帅使地表土层变薄, 地下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而那些被当地人称为 “坝子”的山间盆地内小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好,利于 发展农业,故称为坝子农业。,.,3、绿洲(灌溉)农业:,(1)主要分布在新疆内陆盆地、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等地。,(2)在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或山麓带与冲积扇有 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因有灌溉水源而成为荒漠地 区发展农业的理想场所。,(3)绿洲农业多呈“孤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 于荒漠地区。,.,例3读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5、分别是( ) A用材林、经济林、果园、农田 B农田、毛竹、果园、用材林 C农田、毛竹、果园、落叶松 D果园、毛竹、农田、马尾松,A,.,(3)图中用材林和竹林的环境效益是( ) A增加农民收入 B防风固沙、防治土地荒漠化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为农民提供生活燃料 (4)图中农田种植的油料作物主要是( ) A水稻 B花生 C油茶 D油菜,(2)关于立体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多种自然资源 B有利于某一种农产品多方面、多层次地利用 C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压力和增加农民收入 D有利于建立良性生态系统,B,C,D,.,例1读基塘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请将代号填在相应的

6、方框内 A种甘蔗B糖厂 C养鱼业 D丝厂 E养蚕业,C,E,D,A,B,.,(2)基塘生产是我国_地区的农业生产特色。是一种新颖的_农业、_农业和_农业,具有农业生产的_特点。 (3)基塘生产不但使农业、副业得到发展,还能促进工业的发展。你认为利用其产品可以发展哪些工业(至少列举4种):_ _。,珠江三角洲,混合,立体,生态,地域性,、制糖业,、制丝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例题1. 下图是“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_ B._ C._ (2)A、B、C三地均为_气候区,_资源丰富, 从地形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 _和_ _地区。 (3

7、)本地区_稠密,_ _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 供了有利条件。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_ (5)亚洲水稻种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_ (6)除图中所示地区,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和地区也有 水稻种植业的分布? _ _ 。,东亚,南亚,东南亚,季风,水,河流下游冲积平原,三角洲,人口,劳动力,精耕细作 耕种规模小 传统观念制约及经济水平制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提高商品率,美国、巴西、埃及、尼日利亚、意大利、西班牙等,.,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 一、选择题(第1-4题为单选题,第5-6题为双选题) 1. 下列不是世界水稻主产区的是( ) A. 东亚

8、 B. 南亚 C. 东南亚 D. 美国 2. 以下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单产低 B. 商品率高 C. 实现规模经营 D. 劳动密集型农业 3. 亚洲水稻种植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主要限制条件 是( ) 田地规模小 B. 资金投入太多 C. 降水量太小 D. 科技水平低,.,4. 世界主要的牛肉出口国是( ) A. 澳大利亚 B. 蒙古 C. 新西兰 D. 阿根廷 5.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 ) 南非、荷兰 B. 阿根廷、美国 C. 澳大利亚、新西兰 D. 丹麦、英国 6. 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征是( ) A. 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B. 只出现在发达国家 C. 牧

9、牛业占重要地位 D. 属密集商品农业,二、综合题 下图中ABC三图是“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 读后分析:,.,.,(1)A阶段农业生产以_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_为主。 (2)C阶段的生产对象是_;_和_是影响其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3)欧洲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可见种植牧草越来越受重视,试比较我国西部畜牧业与西欧乳畜业的差异: 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_气候区,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很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我国西部的牧草分布在_气候区和_气候区 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_,对乳产品的需求量大。 我国西部人称

10、牧草为“天然蓄水池”是因为西部种植牧草具有_作用,饲料供给,市场,奶牛,种植业,乳畜业,.,5.3【试题答案】 1、D 2、D 3、A 4、D 5、BC 6、AD,7、种植业;乳畜业 奶牛;市场;饲料供给 温带海洋性;夏季凉爽,冬季暖和,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温带大陆性;高山 经济发达,城市众多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5.4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 一、选择题(第1-4题为单选题,第5-6为双选题) 1. 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及其主要分布地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美国中心大平原 B. 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 C. 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 D.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阅读下面材料,回

11、答2-4题: 阿根廷草原上有个农场,一进农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和各式各样的加工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农田为畜牧提供饲料,牧畜为农田提供粪肥,森林能保持水土,池河可润泽草木。 2. 这个农场发展的农业是( ) A. 能源密集型农业 B. 生态农业 C. 世外桃源式的农场 D. 传统的自然农业,.,3. 这个农场最大的优点在于( ) A. 能源消耗不多 B. 有利于高度机械化 C. 环境污染轻 D.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4. 你认为在这个非凡的农场中,解决生活燃料的最理想的措施是( ) A. 从场外购得煤和石油 B.

12、建立火力发电厂 C. 砍伐森林,利用农作物秸杆 D. 利用牧畜粪便、植物枯枝落叶等制沼气 5. 关于混合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没有此种农业类型 B. 世界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混合农业 C. 对墨累达令盆地来说,七、八月份是农事活动的闲季 D. 混合农业属于密集型商品农业,.,6. 商品谷物农业属于( ) A. 粗放农业 B. 密集农业 C. 种植业 D. 混合农业 二、综合题 7、读图中的两幅图,完成(1)、(2)两题。 判定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 条件。,.,1、A 2、B 3、D 4、D 5、CD 6、BC 7、 混合农业,因为该农场同时经营种植和畜牧业,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比重。 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穿过,满足用水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