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福建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135372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福建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_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子商务)福建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_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子商务)福建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_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电子商务)福建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_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电子商务)福建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_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福建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福建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_(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商务)福建省电子商务十一五发展规划福建省电子商务“十壹五”发展规划电子商务是指以网络为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开展的经济活动。它突出的标志就是改变商务模式,增加贸易机会,降低贸易成本,简化贸易流程,提高贸易效率。发展电子商务是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必经途径,是“数字福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以下简称意见)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壹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规划期为2006至2010年。

2、壹、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壹)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目前在世界范围特别是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取得了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已成潮流。至2005年11月27日,世界网民总数达9.73亿人,平均普及率为15.2%。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统计数据,2003年世界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8万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9%,且且预计,到2006年世界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2.84万亿美元,占全球商品销售总额的18%。电子商务在美国和西欧壹直受到极大的重视。美国商务部认为,电子商务将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唯壹推动力。1997年7月美国政府正式公布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白皮书,

3、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壹股电子商务的热潮。据统计,美国90%之上的企业使用了互联网,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90%之上的大型企业已经借助互联网广泛地开展了商务活动。目前,美国在全球互联网贸易中已占85的份额。欧盟发布了欧洲电子商务倡议书。英国发布了电子商务英国的税收政策指南,英国政府决心在21世纪发展最先进的电子商务,将使用电子商务的家庭比例提升为西方七国之冠。在政府支持下,英国90%的企业使用了互联网,70%的企业不同程度实施了电子商务。2002年,英国政府的所有采购机会都以电子形式发布和接收,企业要和政府做生意,必须上网。到2005年,英国所有的政府服务都上网。日本在发展互联网和电子

4、商务方面也采取了新的措施。日本内阁成立了电子商务促进会,政府开放了电信行业和金融行业,使互联网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产省已投资近10亿美元支持电子商务的技术开发和实验。电子商务为日本的经济调整带来了良机。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数据,2003-2004年度,日本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7.42万亿日元(比上年增长67.2%),90%为企业间大宗交易;面向个人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42万亿日元(比上年增长64.8%)。在全球电子商务交易中,BtoB比重高达80%至90%。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网上交易市场将成为市场角逐的焦点。(二)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

5、“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为1.23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7700万人。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世界第二。国家顶级域名CN注册量达到119万个,成为国内用户注册域名的首选,稳居亚洲第壹。上网计算机数达到5450万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达到214175M,网站数达到78.8万个。IP地址总数达到8479万个,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有过网上消费、购物经历的我国网民比例达到71%,首次超过亚太地区70%的平均水平。我国电子商务己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群体崛起,BtoB和CtoC商务模式相互渗透,网络系统供应商和网

6、络平台承建商由面向网络IT服务转向网络交易全程服务,服务体系日渐成熟,不断扩展。2004年12月我国企业网站数已超过40万个,占网络总数的60.7%;在网上直接开展销售业务的新型商业网站已达7600多家,占全国网站总数的11.4%。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2005年达到5531亿元,比上年增长58%;网民网上消费额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80%。和此同时,“十五”期间国家制定颁布的电子签名法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电子商务标准建设得到重视,启动了电子商务应用标准建设和发展研究项目;网络支付和物流配送基础条件逐步改善;有关电子商务

7、安全认证标准初步形成,全国建立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机构70多个,已发CA证书上百万张;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发展较快,全国已有275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逐步形成多层次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电子商务己从对工业的良性影响扩展到对企业生态和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三)我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十五”期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开展电子商务必需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初步形成。2005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6560亿元,位居全国第11位,人均GDP居全国第7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5.8亿元,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第7位。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544.3亿美元,跻身全国

8、外贸大省行列。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兴起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十五”期间,我省电子商务工作已有壹定基础。2001年成立省电子商务工作指导协调小组,2002年2月建成省CA中心,2002年成立省电子商务协会,2005年设立省电子商务专家组。截止2005年12月31日,我省网民数为397万人,占全国网民总数的3.6%,居全国第十位;占本省人口的11.3%,比重居全国第六位。截止2006年6月30日,我省域名总数275968个,居全国第三位;CN域名数116115个,占CN域名数的9.8%,位居全国第三位。截止至2006年7月31日,我省CA证书发放量超过15万张。壹些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已取得

9、初步成效,例如由泉州市乡镇企业局主办的中国泉州企业信息网以“五库”(即企业数据库、项目数据库、产品数据库、人才数据库、综合数据库)为基础,兼具政府站点和商务站点功能,形成壹个纵贯市、县、乡三级,横连政府、市场、企业三方的企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BtoB、BtoC、CtoC电子商务及银行卡应用稳步发展,截止2005年底,我省共有BtoB网站59个、BtoC网站120个、CtoC网站105个,交易量共计96亿人民币;银行发卡量突破3000万张,银行卡联网受理终端突破1万台。电子商务教育取得壹定进展,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十余所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已毕业人数约为3300人,此外,已考取国家助理电子

10、商务师、电子商务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约为6000人,为我省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大批专业人才。我省应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作出贡献。二、我省“十壹五”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思想以国务院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福建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壹个五年规划为根据,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引导、循序渐进、培育市场、规范行为”的指导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网络通讯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实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推动生产、营销、运输和服务方式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推广应用,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我省经济运行的信息化水平,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三、发

11、展目标、发展布局和实施步骤到“十壹五”期末,基本建成福建省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和福建省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福建CA(数字安全证书认证)中心和KE(密钥管理)中心在设区市设立分中心,全省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网站,70%的企业能运用电子商务手段从事国内外各种商务活动,企业网上交易额达到30%,其中对外贸易总额80%之上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完成,使福建成为国内最大的海峡(俩岸)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我省“十壹五”期间电子商务的发展布局是“提升闽东南,推动闽西北”。即要瞄准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市、先进行业的发展水平,加快福、泉、厦区域电子商务的模式创新和示范推广,逐步幅射和带动闽

12、西北区域电子商务的兴起及应用。扶持和引导面向企业、行业、区域和产业集群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和服务平台建设,着重扶持我省具有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专利产品和示范平台,以平台建设带动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开创出壹条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海峡电子商务发展之路。上述目标可分为俩个阶段实施:第壹阶段为示范推广阶段,即从2006年至2007年,在全省推广“十五”期间我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项目,加快省及九设区市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运营中心和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电子商务地方立法和标准建设,支持和鼓励校企开展电子商

13、务应用产品和应用技术研究。第二阶段为跨越发展阶段,即从2008年至2010年,初步完成全省电子商务运行支撑体系的建设,重点支持企业导入e-ERP(基于互联网环境的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e-KM(基于网络环境中的知识管理)等应用,鼓励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跨组织、跨区域、跨国界的电子贸易,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基础研究、软件研究和法制研究环境,把福建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电子商务的重要汇集地,建成国内电子交易、电子支付及信用体系的重要中心。四、我省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壹)建设福建省电子商务运营中心服务平台。在分阶段开展行业电子商务试点工程和社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

14、基础上,整合我省行业和地区电子商务网络资源,推动我省企业和个人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二)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应用安全基础设施。努力实现行业、地方等安全认证机构的交叉认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广泛推广证书应用,鼓励公民利用数字证书保护个人信息。加快建设福建CA中心和KM中心二期工程,尽快形成100万张数字安全证书制作能力及500万的密钥量。建设电子商务密钥管理中心异地容灾系统,建立壹个全面的、整体的数据系统异地容灾系统,保证生产中心(主KMC)和灾备中心(备KMC)的数据同步,最大限度地保证业务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可靠性、安全性。(三)建设电子商务投资项目监理中心。完善我省电子商务投资、评审、监理及验收机

15、制,推动我省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四)建设Internet支付网关,加快建立电子支付体系。逐步制定且实施支付、结算体系的统壹标准和规范,促进银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解决银行间各类信用卡的兼容,实现电子转帐,逐步实现消费壹卡通,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我省推进电子商务建设提供支付保障。(五)建立和完善适应电子商务需要的物流配送体系。挖掘商业储运和物资仓储的闲置资产,提高运输的实载率,整合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现有基础,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企业内部系统的配送中心逐步向社会化发展,采用卫星定位系统、视频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物流配送企业的

16、专业技术含量和服务质量。以厦门、福州、泉州等市和口岸、港口、交通、邮政等行业为重点,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面向所有网上商户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机构,形成覆盖全省的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六)重视发展行业电子商务。分行业建立开放、中立的电子商务平台。研究制定行业电子商务规范,切实做好重点行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探索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建立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机制。重点推进商贸、金融、证券、旅游、汽车、烟草、教育、保险、医药、电信、物流、房地产、食用菌、茶叶、笋竹等行业的电子商务。(七)培育产业集群的电子商务。鼓励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或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建设为产业集群供应链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构成业务协同的全程供应链,实现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融合和集成。重点是我省的服装、鞋业、石化、建材、汽车、陶瓷、水暖、电机、电子、钟表、食品、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