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浅谈会计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模式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134415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浅谈会计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模式_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财务会计)浅谈会计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模式_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财务会计)浅谈会计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模式_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财务会计)浅谈会计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模式_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财务会计)浅谈会计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模式_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浅谈会计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模式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浅谈会计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模式_(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会计)浅谈会计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模式浅谈会计专业课壹体化教学模式摘要:会计专业课壹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壹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壹体,改变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富创造的人才服务。关键词:会计壹体化教学模式问题的提出:课堂授课壹直是学校的主要教学组织形成,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暴露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远远不能适应中职教育发展要求,其主要是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主要表当下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绝然分开,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未能把所学知识及时转化为技能,导致

2、教学效果低。所以必需把理论和实践结合,采用壹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中职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壹、壹体化教学特点壹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识规律出发,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突破中职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及“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的框架。把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融为壹体,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习操作为中心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配制相关的理论知识构成教学模块,且由壹位

3、教师同时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从而保证二者同步进行。以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和技能掌握更加牢固。由此可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1、教学应强调的学习发展为本,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仍应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2、教学应更多考虑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学”服务。3、学校应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学习和探索的过程,理论和实践的合壹,知识和技能的渗透。4、教学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动手动脑,启迪思维,挖掘潜能,开创研究性学习。二、会计专业课壹体化教学的模式会计专业课

4、壹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也是“动脑”和“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促进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壹模式在教学形式上,使理论课教师和实训指导老师组成壹体,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结合为壹体,理论教室和实训基地为壹体。首先是会计基础实操。按照会计基本工作过程,完成建账、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档案整理和归档等典型工作任务,其目标是:学生体验会计工作、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

5、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会计理论和实践的距离,为将来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打下基础。其次专业专项会计实践。存货计价、成本计算、财产清查、这是中心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热练地掌握各项专项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及技巧。再次是会计综合实践。这是归纳总结阶段,是最后的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通过会计综合实践,加深对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提高会计业务技能,形成会计责任观念。这壹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求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其教学内容是:以某个代表性的单位壹个月或壹个年度所发生的实际会计业务资料为依据,由学生进行实务操作,通过实务操作使学生明确实践中会计岗位之间是如何相互联

6、系,相互配合共同构成壹个统壹协调的会计工作体系的。能够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会计检查能力和会计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工作适应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壹阶段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老师只起辅导,解疑的作用。最后是会计软件实践。这壹阶段是会计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升华阶段,即由手工处理升华到电脑处理。培养学生具备会计电算化处理的能力。把会计软件做为会计教学的最后壹环,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能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电算化处理,为会计工作信息数字化做好了准备。这壹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灵活多样方法将理论和实操相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使学生动脑又动手,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技

7、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三、壹体化教学的实施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壹体化教学实施,采取了壹系列措施,确保教学工作不断深入进行。1、修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学安排、组织的依据,是实施壹体化的教学的前提。根据培养目标,我们的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又分若干个子课题,每个课题都具体理论和技能的要求。例如企业会计教学能够分几个单项实操训练,第壹单项是账户和复式记账单项实操训练,第二单项是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实操训练,第三单项是记账凭证填制和汇总实操训练,第四单项是会计账簿设置和登记实操训练,第五单项是会计报表编制实操训练,这样教学过程不再单壹

8、的学科教学,而是瞄准目标,围绕课题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2、编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材。依据教学大纲及技能鉴定标准,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适时性、有效性的原则编写教材,这是实施壹体化教学的基础。因此,学校组织教师对原有单独的各门课程教材进行了有机整合且参照有关的专业资料,编写了“理论和实践结合”教材。3、培养“双师型”的师资。即使有了再完善的计划、再完美的教材,如果仍然采取理论教师讲理论,实习老师指导实习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就如就是壹句空话。所以要建设壹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壹体化教学的关键。因此学校下大气力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9、,通过组织理论教师利用节假日进工厂顶岗锻炼,参加技能培训,让实习老师传帮带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4、建设壹体化教学中心。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场所,所以这教学中心是实施壹体化教学的保障,学校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四、壹体化教学壹些体会在教学实践过中有如下几点体会:1、壹体化应贯穿会计全部教学活动中,壹体化教学是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融于壹体且进行有机组合。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和能力培养。例如,我们在讲会计凭证这壹章,是实际操作时很强的内容,学生先要掌握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写的要求,再进行实操,根据业务内容练习填写凭证,最后是审核凭证。边讲边练,把理论和实操融于壹体

10、。2、学以致用。会计是壹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如果仅仅记住壹些理论,不会应用是不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训练,必须根据认识的规律在认识的过程中要完成俩次质的飞跃,即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从理性知识到实际应用。会计的学习和教学必须很好完成这俩次飞跃,最后能够做到理论联系人际,以理论很好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在讲借贷记账法时,学生要理解记账规则,熟悉账户的性质,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判断借、贷记账方向。然后是借贷记账法的运用,根据经济业务内容编制会计分录。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创新。社会的发展,信息通信技术推动着教育教学革命,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学。例如会计账簿这壹章,老师利用多媒体显示账页,指导学生登账。学生边听边见边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4、教师树立“终生学习”观点。会计学科知识更新很快,市场经济下新的会计事项不断出现,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壹些和财务有关的制度、法规、规章。作为老师也需要更新,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做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日新月异。以培养生产、运营、管理、服务第壹线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壹体化教学也必须和时俱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