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18 读懂诗歌(四)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6134430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18 读懂诗歌(四)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18 读懂诗歌(四)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18 读懂诗歌(四)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18 读懂诗歌(四)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18 读懂诗歌(四)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18 读懂诗歌(四)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18 读懂诗歌(四)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8 读懂诗歌(四)了解诗歌常见题材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一、真题速递1.【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诗人亲自参与

2、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答案】(1)A(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解析】(1)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A项,“这体

3、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错,从诗中来看,并没有否定孔子的人生选择。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3)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意思是:就像这样,在简陋的木屋里长吟,暂且做一个耕田之人吧。本诗叙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从而表达了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2.【2015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

4、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1)(5分)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的一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2)(6分)第一问(3分):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

5、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解析】(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解答时需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理想追求,诗歌的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尾联“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尽力王事怎么敢在路途中耽误,只能梦里面回到家乡看看,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但想到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表现出作者把国事放在首位的爱国无私精神。以议论作结,升华了全诗的情感。二

6、、考点精讲(三)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表达对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如杜牧的山行;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或表现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如陆游的游山西村,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或抒发对春天等季节的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田园诗始于东晋陶渊明,山水诗始于南朝谢灵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还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柳宗元等。对接教材:过故人庄(孟浩然)、山

7、居秋暝(王维)、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内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反衬)。标志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

8、为吟咏对象的诗。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情感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四)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边塞征战诗多描写军旅生活、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等,边塞征战诗的语言特点多豪迈奔放,其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王维的使至塞上、王之涣的凉州词等。代表诗人主要有:高适

9、、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对接教材:出塞(王昌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燕歌行(高适)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内容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标志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

10、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情感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语言雄壮豪迈、崇高壮美、委婉清丽,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三、考点精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

11、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紧扣题目中的“归”字,描写诗人归隐出发时的情景和车马的动态,说明诗人心态闲适。B“暮禽”句言外有意,流露出诗人自己归隐态度坚决,暗示对现实政治失望厌倦的归隐原因。C“闭关”既指关门的动作,也含闭门谢客之意,以此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与俗世隔绝。D读完全诗,可隐约触摸到诗人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淡泊。【答案】(1)B【解析】B项,“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但没有体现归隐态度的坚决,体现归隐态度坚决的是“流水如有意”。 (2)苏轼在

12、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结合颈联分析这一特征。(6分)答: 【答案】这两句描写了傍晚野外的秋景图: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幅图以具有时间、地点特征的意象,体现了黯淡、凄凉的色彩之美。画面感突出,层次鲜明。【解析】“诗中有画”是苏轼赞美王维诗歌的句子,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我们在赏析诗歌颈联的时候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特别是景物的色彩、线条、构图等,要能由诗句想象出一幅幅的画面,突出诗歌的画面美。2.【2019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11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9分)望临洮

13、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注,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注】长城战指开元二年(714)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唐军先后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尘足今古”,句中的“今古”意贯上下两句,黄尘漫天、白骨遍野的景象,是从古到今都存在的。B诗人通过“秋水”、似刀“风”、“黄尘”以及“白骨”等边塞战场特有的意象,为诗歌营造了一个空寂、苍凉的意境。C王昌龄诗“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句与王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境界雄浑,气势恢

14、宏。D此诗构思巧妙,手法独特,全诗共采用四幅画面,运用正侧结合的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答案】(1)D【解析】“正侧结合的手法”分析有误,应为“侧面描写的手法”。(2)常言“诗言志”,但此诗中几乎是对边塞风物的客观描述。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中诗人所蕴含的情感。(6分)答:【答案】诗中蕴含了诗人对穷兵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2分)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诗人也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2分)开头四句写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的景象。五、六句诗人引用众人的说法,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在七、八句以

15、这里自古至今都是漫漫黄尘和遍地白骨的景象来作回答,从而表达诗人的反战思想。(2分)【诗意赏析】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反战情绪。荒凉的塞外,散落在蓬蒿里的将士白骨触目惊心,寄托了诗人对征战将士的无限同情。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开头四句写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的景象。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会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