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赐敢岩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117083 上传时间:2020-06-2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赐敢岩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建筑工程管理)赐敢岩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建筑工程管理)赐敢岩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建筑工程管理)赐敢岩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建筑工程管理)赐敢岩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赐敢岩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赐敢岩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赐敢岩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22、编制原则23、工程概况23.1工程简介23.2工期安排63.3主要技术标准63.4自然条件63.5施工条件83.6主要工作内容及数量84、重难点工程及主要施工方法95、管理目标96、施工准备107、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127.1、总体施工方案127.2施工工艺158、资源配置计划238.1、劳动力使用计划238.2、主要机械设备249、安全生产管理299.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299.2 安全保证体系309.3专项安全措施3110、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3510.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3510.2、环境保护、水土

2、保持保证措施3610.3、文明施工、规范化施工措施36赐敢岩隧道通风竖井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沈海复线柘荣至福安段高速公路A6合同段施工设计图纸。(2)国家现行施工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及福建省高速公路的有关规定。(3) 参建人员高速公路施工经验和投入本项目生产的要素及资源。(4)对本项目现场和施工条件调查掌握的有关资料。 (5)本单位的施工技术能力、机械设备能力及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6)制定的创优规划、工期目标等。(7)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要求。2、编制原则(1)确保工期,根据工程特点部署施工组织机构和优选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按照控制工期的重点工序和技术难点工序,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施工顺

3、序和工序的衔接,确保工期。(2)从组织机构、施工方案、机械设备配备、工程材料供应等方面,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3)临时工程本着“临永结合、节约用地、满足施工”的原则安排。(4)充分考虑并做好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工作。3、工程概况3.1工程简介竖井位于交通条件比较便利的隧道中部黄柏乡附近。考虑节约造价,左右洞共用一座竖井排烟,设置一处地下风机房,设置在隧道左洞左侧。竖井洞口位置为:左洞ZK53+845,左线路线设计线左偏80.45m。竖井深度108.531米,竖井衬砌净直径为4.7米,最大开挖直径为5.98米,最小开挖直径为5.5米。竖井通过排烟联络通道与地下风机房及主洞相连,形成完善的排

4、烟通风系统。竖井地质平面图竖井排烟布置平面图竖井地质横断面图竖井断面图3.2工期安排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5月30日,计划完工日期:2014年10月30日。施工总工期5个月。3.3主要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高速公路。(2)隧道通风设计速度:80Km/h。(3)隧道照明计算行车速度80km/h。(4)CO允许浓度150PPm。(5)烟雾允许浓度:0.007m-1。(6)换气次数:每小时3次。(7)排污折减率:2%。 3.4自然条件3.4.1地形地貌竖井场址区位于中低山地貌,地形呈起伏大,自然山坡坡度约2530,现在主要为林地。场地表层为破残积层,其下伏基岩为侏罗系南园组(J3n)凝灰熔岩及其

5、风化层。3.4.2水文地质特征根据工程地质测绘,物探资料及区域性地质资料,竖井场地未发现对竖井有影响的断裂构造通过,也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竖井场地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风化带空隙裂隙水:赋存与第四系残坡积底部及基岩风化带为潜水,其富水性受地形地貌条件和风化裂隙发育程度的影响,一般富水性弱但不均。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补给,受季节影响变化大。主要向下游地下排泄。地表水一般不发育,但在雨季时,在场地地势低洼处易形成暂时的流水。围岩为弱透水层,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C1-对混凝土中钢筋有微腐蚀性。3.4.3工程地质特征(1)通过本次勘察工作,查明了竖井位置的岩土层分布及地质构造情况和不

6、良地质现象。场地表层为破残积层,其下伏基岩为侏罗系蓝园组凝灰熔岩及其风化层。场区内未发现有活动性断裂构造通过,未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现象,总体较适宜竖井建设。(2)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沈海线扩容工程宁德蕉城至连江浦口段(含罗源湾北岸疏港路)线路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国际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福建省区域划一览表可知,拟建线路工程50年超越概率10的一般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位于0.35s。建设抗震设计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3)竖井洞身围岩级别主要以级为主,对竖井开挖较有利,但在近洞口地段为级,在施工

7、过程中易造成坍塌失稳,应加强衬砌。竖井的断面、剖面、地质图详见附图。(4)0-18m级围岩以坡积土,全风化-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为主,围岩以破裂松散状结构为主,开挖后易产生变形,应加强支护,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7.5m,渗透系数为0.01md。(5)1821.5m及围岩为中-微风化凝灰熔岩,为较坚硬岩,RQD=020,Kv=0.4,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铁锰质渲染严重,岩体破碎-较破碎,以碎裂结构为主。渗透系数K=0.02m/d。(6)21.5-洞底 级围岩为微风化凝灰熔岩,Rc=85MP,为坚硬岩,裂隙不发育,RQD=7892,Kv=0.580.75,岩体较完整,围岩呈块状结构,赋水条件差,地

8、下水贫乏。3.4.4气候、气象柘荣县气候温和湿润,气温立体分布明显充沛,冬长夏短,霜雪冻害较严重的特征,由于境内各地海拔相差较大,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各地平均气温在13-18C之间,一月平均气温5.6C,绝对温度-9.8C(1983年12月31日)。七月平均气温25.1C、35C以上的酷暑极少见。年总积温5000-6000C,年平均稳定通过10C的平均初日期在3月30日,多年平均无霜期238天左右,多年平均雪日7天,年底最低气温低于0C的日数28天。柘荣降水:该县年平均水量在1600-2400毫米,降水充沛。3-4月春雨季,占年总量的16.5%,其特点是雨日多,雨量少,强度弱;5-6月梅雨季,占

9、26.3%,其特点是雨区广,雨量多,湿度大,雨时长而稳定;7-9月台风雷阵雨季,占41.3%,其特点是降水量最多,降水突然,强度大,雨量变化大,极不稳定;10月-翌年2月少雨季,占16.5%。3.5施工条件3.5.1交通条件本竖井临近黄柏乡,附近乡道纵横交错,附近有X962县道、乡村道路,材料转运时可采用这些运输通道。3.5.2施工用电施工现场附近35kv电源线分布丰富,施工用电以利用当地电网供电为主,自备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3.5.3施工用水本标段气候温和,雨量较多,区域内地表水系发育,以山间小溪为主,水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施工用水采取就近取用河流水。3.5.4施工用燃料沿线燃料供应比较充足

10、,临近柘荣县黄柏乡,施工机械所使用的燃料可就近购买。3.6主要工作内容及数量3.6.1赐敢岩隧道通风竖井深度达108.531米,其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竖井主要工程数量表1-1名称单位数量土石方开挖立方米3381初支喷射砼立方米239.1HPB235钢筋网片公斤4507.922水泥砂浆锚杆公斤2593.925中空锚杆米798C15片石砼立方米416.0C25防水砼立方米661.6HPB235钢筋公斤666.7HRB335钢筋公斤47810.214型钢支撑公斤105518型钢支撑公斤9431中埋式止水带米188.3EVA防水板平方米1933.44、重难点工程及主要施工方法(1)出渣困难:施工竖井深

11、达100多米,与一般地铁施工竖井比较,提升高度和出碴能力差别很大;针对本竖井的工程特点,出渣采用1.0m的出渣特制铁桶,提升设备采用卷扬机提升体统,保证出渣速度。(2)存在高空坠物隐患:在井口设置井盖和临边防护,竖井内设置双层吊盘,形成三层保护。(3)通风、排水困难:井内采用强制通风措施,通风管往井底送风,保证井内通风良好;采用一台100TSW-5型高扬程潜水泵进行排水。(4)由于竖井开挖处于山顶,施工机械进场调配困难:修建临时施工便道,保证设备和机械进场。(5)竖井初支及二衬施工困难:为了保证初支有操作面,爆破开挖一环,初支紧跟一环;根据竖井地质,、级围岩有21.5米,且位于井口部分,井口部

12、分的钢支撑初支及时施作,确保井口段稳定;二衬待开挖到井底后采用翻模形式从下往上浇筑。5、管理目标5.1 安全管理目标(1)杜绝一般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按国务院令第493号事故分类标准)。(2)杜绝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按“公安部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分类标准)。(3)杜绝有人员死亡或一次重伤3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火灾爆炸事故(按“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分类)。(4)杜绝有人员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特种设备事故。5.2 质量管理目标实现主体工程零缺陷、材料设备无隐患。达到国家和行业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同时满足结构安全、系统功能、耐久性要求,且

13、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5.3 工期管理目标按照总体要求和部署对总工期目标进行适时调整,确保按期建成。5.4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管理目标本着“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思想,施工符合国家、福建省环水保的有关规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河溪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5.5 节能减排目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降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合理配置资源、积极推广使用新型节能机具设备,避免无功消耗,废水废物利用,施工临时用地少占耕地、不占良田。6、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施工所需的水、电、路、通讯及施工场地的平整,实现“四通一平”,为施工创造必

14、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工程开工和开工后顺利施工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施工场地平面图6.1、四通一平6.1.1、交通运输: 建井期间应根据工程布局情况修筑场内临时道路。保证路面的宽度和坡度满足需要,此项工作基本完成。6.1.2、供电:由业主提供 35KVA的施工用电接至井口变压器及配电箱,可直接向施工点及生活区域供电。提供一台柴油发电机,保证临时停电时,施工的正常施工及生活用电。6.1.3、供、排水: 生活用水采用当地自来水,施工用水采用附近取水。由于竖井施工的特殊性,故施工前做好地表水防排工作非常关键,在井口靠山体处砌筑截水沟以拦截地表水。井口四周比井沿处略低约30cm,防止地表水流入井内。6.1.4、通讯:竖井有通信电缆经过,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较好,对外联系采用移动电话,信息传输方便快捷。竖井内通信采取对讲机进行。6.1.5、场地平整:设备进场前,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红线桩进行放样、复核,以便机械设备进场后,及时对施工现场场地进行清表、平整,填筑施工平台。6.2、临时工程及竖井施工措施:施工人员生活及办公地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就近租用当地民房。竖井措施工程是为竖井建设服务的临时性建筑物及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