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度计划)凤凰台XXXX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065202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年度计划)凤凰台XXXX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20年(年度计划)凤凰台XXXX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20年(年度计划)凤凰台XXXX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20年(年度计划)凤凰台XXXX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20年(年度计划)凤凰台XXXX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年度计划)凤凰台XXXX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年度计划)凤凰台XXXX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2016年度防治水计划 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2016年度防治水计划 编 制:防 治 水 科编制时间:2016年6月目 录第一章 年度防治水指导思想3第二章 矿井概况3第一节 位置及交通3第二节 自然地理5第三节 矿井现状及周边矿井及小窑6第三章 水文地质.8第一节 地层8第二节 构造13第三节 煤层14第四节 区域水文地质18第五节 矿井水文地质21第四章 矿井主要水害分析23第一节 矿井充水因素分析23第二节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28第三节 矿井水害分析29第五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范围34第六章 防治水工程实施35第一节 地面防治水计划35第二节 “雨季三防”计划3

2、7第三节 井下防治水计划45第四节 防治水物资的准备46第五节 防治水抢险小组的成立46第六节 职工防治水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计划47第七节 防治水资金使用计划47第七章 排水线路及避灾线路48第八章 预期效果48附表1:防治水组织机构表52附表2:防汛值班表53附表3:防治水仓库物资明细表54附表4:防治水工程明细表55附表5:2015年度防治水资金预计汇总表56附表6: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电话一览表57附图:避灾线路图58附图:排水系统图59 - 54 -山西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2016年度防治水计划第一章 年度防治水指导思想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防治水工作是重中之中,水害事故隐患的存在,严重威

3、胁着矿井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矿防治水指导思想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采取“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严格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工作方针,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制定合理的、切实有效的防治水工作计划,对消除水患事故隐患,有效遏制煤矿水害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安全和职工生命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及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水文地质情况,特制定2016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如下:第二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位置及交通一.井田位置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沁源县北偏西12方向,约46.2km处,行政区

4、划属王陶乡管辖。地理坐标为:北纬365152365303,东经11211281121253。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12月28日为其换发的采矿许可证,井田范围由以下9个坐标拐点圈定:点号北京54坐标系(6带)西安80坐标系(6带)XYXY14084290196083004084241.3919608230.9224083000196083004082951.3919608230.9334083000196076004082951.3919607530.9244082225196068504082176.3819606780.9354083680196065004083631.381960

5、6130.9264083680196062094083631.3819606139.9274084310196062104084261.3819606140.9184084310196070004084261.3919606930.9194084000196070004083951.3819606930.92井田形态为多边形,东西长2100m,南北宽2085m,面积2.6338km2,批准开采111下号煤层。二.交通矿井中部向西100m即可与省级汾屯公路S222线相接,沿汾屯公路线北上2.1km,即达王陶乡政府所在地。王陶乡是沁源县北部的一个重要煤炭基地。由王陶乡向北沿汾屯公路线运行50km,

6、可达平遥火车站,与大运公路或南同蒲铁路线相接运;向南沿汾屯公路线运行30km,可达沁源县交口乡与沁(源)-沁(县)铁路相接,交通较为便利。第二节 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本矿井地处太岳山区,位于王陶河与马凤沟交汇地带的北部。矿区范围不大,地形呈现中部高、东西两边低的山坡势,最高点位于矿区中部山梁上,标高为1575.1m,最低点位于矿区西北端的沟谷里,标高约1426.6m,相对高差148.5m。区内地形复杂,基岩出露良好,山顶、山脊黄土零星覆盖,植被较发育,沟谷多呈西北-东南向。纵观该矿区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应属于剥蚀为主的中山区。二.河流水系本矿区属黄河水系,汾河支流的王陶河小流域。矿区内的沟谷

7、大多呈西北-东南向展布,除雨季外无水流。在雨季遇暴雨时有洪水发生,但雨过数小时流量即减退为涓涓细流。王陶河向北流入龙凤河,再向西北汇入汾河。本矿区位于王陶河上游,汇水面积不大。在雨季河流洪水位标高为1433m,比工业广场生活区标高1437.3m低4m,比井口标高1441.2m低8.2m。三.气象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据沁源县气象站近10年观测资料,年降水量最小为463.3mm,年降水量最大为861.6mm,年平均降水量为656.7mm,年平均蒸发量最小为1306.7mm,年平均蒸发量最大为1609.6mm。蒸发量约比降水量大2-3倍,年平均气温8.7,年最高气温为32.4(7月份),年

8、最低气温为-25(2月份),土壤冻结期为10月下旬至次年3月底,最大冻土深度为86cm。夏秋季多东南风,冬春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可达21m/s。四.地震据山西省颁发的山西省地震基本烈度表,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第三节 矿井现状及周边矿井及小窑一、矿井现状2010年2月5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10】9号文关于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调整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列为单独保留矿井。山西沁源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28日取得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1012

9、1220098819,井田面积2.6338km2,生产规模由30万t/a提升至90万t/a,批准开采1-11下号煤层,目前已正式投入生产,现开采1、2号煤层。二、周边矿井及小窑我矿北与山西潞安集团东盛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南与山西沁源康伟森达源煤业有限公司为界,东部为空白区。(详见四邻关系图)现将两矿情况分述如下:1、山西潞安集团东盛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潞安集团东盛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前是山西沁源王陶东盛煤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模15万t/a。该矿位于山西省沁源县王陶乡王陶村东北部2km,井田面积2.6603km,批准开采1、2、3、9+10、11号煤层,整合后批准生产能力为30万t/a。矿井自2010年开

10、始30万t/a改扩建,2014年3月份投入生产。10102已采完,10202部分采完,该矿为瓦斯矿井,1号煤自燃倾向性为II类,属自燃煤层,2号煤为不自燃煤层,均具有爆炸性,其他煤层尚未开采,矿井正常排水量为800m3/d,未发现越界开采。2、山西沁源康伟森达源煤业有限公司凤凰台煤业有限公司的南部为山西沁源小岭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该公司09年被山西沁源康伟森达源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山西沁源小岭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1.0445km2,批准开采1、2号煤层,整合前开采2号煤层,生产能力9万t/a,属生产矿井,2010年底已按“六条标准”实施关闭。1、2号煤未曾发现越界开采,其他煤层均未开采。山西沁

11、源康伟森达源煤业有限公司2009年整合后井田面积为6.763,批准规模为120万t/a。森达源煤业有限公司西部井田上组1、2、3号煤,2号煤全区可采,1、3号煤局部可采,整合前西部的1、2、3号煤基本采完,没有整装工作面,整合后,西部1、2、3号煤层不再开采,6号煤局部可采。该公司在西部井田先开采9+10号煤层,兼并小岭沟矿井后与原东部井田的2号煤为主采煤层,与9+10号煤联合布置。森达源煤业有限公司目前在原矿井生产系统生产9+10号煤,在已经关闭的小岭沟井田建设一条回风斜井,目前正在施工,已经基本完成,与原森达源生产系统形成整合以后的新系统,在原小岭沟井田范围内无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森达源主采

12、2、9+10号煤层,均为低瓦斯矿井,煤层均具有爆炸性,自燃倾向为类,属自燃煤层,矿井涌水量为800m3/d,雨季最大达到1000m3/d。第三章 水文地质第一节 地层矿区地层出露较好,由西向东依次出露有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下段地层,第四系黄土零星覆盖。现就区内出露及钻孔揭露的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峰峰组(O2f)据144队1990年编制山西省沁源县详查勘探地质报告,钻孔揭露峰峰组厚度162.60m174.67m,平均168.64m,按岩性特征分为上、下段。下段为灰色、浅灰色泥灰岩及石膏层(纤维状、脉状),夹薄层状石灰岩及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厚105.22

13、m115.98m,平均厚110.59m。上段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裂隙间具方解石晶簇,厚35.50m57.40m,平均厚45.40m。2、石炭系(C)石炭系发育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分述如下:(1)中统本溪组(C2b)岩性为灰色、灰黑色铝土层、泥岩、石英砂岩及石灰岩组成,间夹不稳定的不可采薄煤层,属滨海相沉积地层,底部沉积有山西式铁矿,其厚度和品位很不稳定。由于中奥陶统古风化壳剥蚀程度不同,该地层厚度变化较大,依据钻孔揭露资料,本矿区该组地层厚度为31.3049.45m,平均厚度为41.16m。平行不整合于峰峰组地层之上。(2)上统太原组(C3t)为主要含煤地层,自K1砂岩底至K7砂岩底,地

14、层厚度为89.37114.09m,平均厚度103.80m。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以灰色、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灰黑色粉砂岩、黑色泥岩及石灰岩为主,含煤1115层。本组地层以其含煤性以及沉积环境的差异,分为下、中、上三段。1)太原组下段(C3t1)K1砂岩底到K2石灰岩底,地层厚度为35.3644.75m,平均厚度为40.57m,为太原组主要含煤层段。含煤57层,总厚度达8.2m,含煤系数超过20%,其中有3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1层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K1砂岩为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硅质砂岩或泥质砂岩,向上渐变为细砂岩、粉砂岩、泥岩。K1砂岩顶到K2石灰岩底,下部为灰黑色、黑色泥岩及粉砂岩,水平层理,富含植物化石;上部为黑色泥岩、粉砂岩及深灰色细砂岩。含煤57层,其中9+10、10下、11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2)太原组中段(C3t2)由K2石灰岩底到K4石灰岩顶,地层厚度为32.5938.08m,平均厚度34.96m左右,变化很小。此段地层以K2、K3、K4三层海相石灰岩为主,间夹黑色泥岩、粉砂岩及中粗粒砂岩,含煤2 3层,其编号为8、7下、7号煤,均为不稳定不可采煤层。3)太原组上段(C3t3)由K4石灰岩顶到K7砂岩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