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价值管理)资本和价值增殖(1)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044227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价值管理)资本和价值增殖(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价值管理)资本和价值增殖(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价值管理)资本和价值增殖(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价值管理)资本和价值增殖(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价值管理)资本和价值增殖(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价值管理)资本和价值增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价值管理)资本和价值增殖(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资本和价值增殖第一节 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商品流通公式是:WGW。是先卖出商品,取得货币,再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起点是商品,终点也是商品。资本流通公式是:GWG。是先用货币购买商品,再把商品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起点是货币,终点也是货币。它们之所以都叫流通公式,因为它们都包括买和卖两个阶段,都是买和卖的统一,这是它们最主要的共同点。这儿我们要着重分析的是它们的区别。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两种流通的内容不同两种流通的限度不同上述可见,作为资本的G和作为一般W流通媒介的G,是有本质区别的。一般W流通中的G,只是充当W买卖的中介,其自身不会

2、有任何的变化,只不过是从一个所有者手中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手中而已;而作为资本的G则不同,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m),这就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刚才讲的GWG这个公式很重要,我们称它为流通领域中资本运动的总公式。以后我们分析其它各种资本,如商业资本、产业资本时,都要用到这个公式。对于这个资本总公式,我们不仅要问,在流通中G是如何变为G的呢?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存在着什么矛盾呢?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从表面上看,资本总公式GWG和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具体说来,按照价值规律,W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在流通领域W是按照它包含的价值量进入交换的,因此,在流通中价值应该只发生形式的变换,并不包

3、含价值量的改变。因为按价值规律的要求,W必须实行等价交换。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却是经过一买一卖的过程,资本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这一矛盾是如何形成的呢?也就是说,增加了的那部分价值是从何而来的呢?首先,它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流通中可以产生m,那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在前面讲过,价值是人们在生产W时由抽象劳动凝结而成的,在流通中仅仅是价值形式发生变化,由G到W,由W到G,价值量不会改变。因而在市场上,不论你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m。等价交换,毫无疑问不会产生m,否则,就不能称为“等价”;而不等价交换也不会产生m。在市场上,不等价交换无非有这

4、样三种情况,一种是贵卖,一种是贱买,还有一种是既贱买又贵卖。我们分别看一下这三种情况能否产生m。先看第一种情况,假如有人贵卖,明明100元的W,他却卖120元。表面上看他多得了20元,可这是暂时的。因为你能贵卖给别人,当你向别人买东西时,别人也能贵卖给你,正好相互抵消;第二种情况,假如有人贱买,明明100元的W,他却只花了80元买来。可与这一种情况相似的是,既然你能贱买别人的W,别人也可以贱买你的W,也只能是相互抵消;第三种情况,假如有人特别狡猾或者聪明,是既贱买,又贵卖,他是赚钱了。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市场上必定有个愚笨的人是既贵买又贱卖。所以,这种情况仅仅是改变了W总价值量在不同的资本家之间

5、的分配,并不能增加原有的社会价值总量。因此,不等价交换也不能产生m。其次,它又不可能离开流通产生。m不能从流通中产生,那么离开流通能不能产生呢?也不行。因为离开了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既不买,也不卖,自己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严格地说,他的生产物已不是商品了,即象我们通常讲的“自己种粮自己吃,自己做衣自己穿”那样,当然不会有价值增殖。由此可见,要解决GWG矛盾,必须有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是: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换句话说,既要遵循价值规律要求,在商品交换时实行等价交换,又要在流通过程终了时实现价值的增殖。这岂不是一个矛盾的两难选择吗?这个难题是马克思解决的。他第一个揭示出

6、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个要害问题,从而找到了解决这一矛盾的钥匙。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所谓劳动力,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通常用字母A表示。劳动力在各个社会都存在,只要有人类,就有劳动力。但A并非天然就是W,它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成为W。需要具备什么条件A才会变为W呢?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略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其它所有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这是从普遍意义上来讲的,从实际来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要复杂得多。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人身上,要生产劳动力,就得生产一

7、个活人,不仅要让他生出来,还要给他吃饭、穿衣,让他活下去以及繁衍下去。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实际上就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要花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要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具体说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是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除此之外,与其他商品相比一个不同之处是,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要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所谓历史因素,指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生产力水平也高低不同,因而维持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质量、品种、类型、价格等也都不一样,生产各

8、种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尽相同,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到劳动力价值的高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到两种倾向相反的因素影响: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各种生活资料的价值日益降低,从而使劳动力的价值趋向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也日益提高,从而使劳动力价值趋于上升。所谓道德因素,指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各自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道德标准不尽相同,也往往会引起每个劳动力对其他家庭成员所尽义务的不同,因而引起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所需生活资料价值的变化,从而最终影响到劳动力的价值。如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

9、家,人们在对待年满18周岁后的、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的抚养上,道德标准是大不相同的,这往往会引起劳动力价值的差异。尽管历史、道德因素会影响到劳动力价值的决定,但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劳动力的价值,即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是相对确定的,并且有一个最低限度。以上是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分析,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主要是体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现在就来分析它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是在消费过程中实现的,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过程本身。但不同的是,其他商品一旦实现了其使用价值,它所包含的价值就会随之而消失,而劳动力的使用

10、价值则不一样,它具有创造商品、创造价值的能力。它不仅能创造出本身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就是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既然以商品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那它在买卖的过程必定也会有一个价格,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劳动力的价格问题。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并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资本的生产首先也是一种商品生产。此时,资本的生产过程具有和一般商品生产过程相同的性质,即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形成

11、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1、劳动过程劳动过程就是指商品生产者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或者按书上讲的是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通过有目的的活动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出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过程的这种一般性质是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下所共有的。在资本经济即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过程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劳动者被集中在一定的企业中劳动,并受资本所有者或其代理人的指挥和监督。劳动者一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其使用权就归属于购买者,劳动者也就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了,而必须接受购买者的安排;二是劳动过程的产物直接归资本所有者占有和支配。作为直

12、接创造和生产出劳动产品的劳动者,则没有支配劳动产品的权利。当然,对货币所有者来说,通过迫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而生产出商品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取得它的使用价值,而在于它所包含的价值量。2、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就是指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资料转移旧价值的过程。这是由具体劳动完成的。比如用棉花织布,棉花的价值通过具体劳动,被转移到布的价值中来。另一方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也就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在用棉花织布的过程中,劳动者将不断地消耗他的体力和脑力,因此又不断地在织出的布中加进新的价值。所以,价值形成过程,就是转移旧价值和创造新

13、价值的过程,而新产品的价值就由被转移而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两部分构成。资本的生产过程还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个问题反映了资本生产过程的特性。对上图我们举例来说明:假定有一位货币所有者要生产100台机床,需要消耗钢材及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价值20万元,再假定生产100台机床需要花费500个工人4个小时劳动,劳动者每小时创造的价值平均为10元,货币所有者购买一个劳动力一天的价格是40元,雇用500个劳动者劳动一天需要支付的工资是40元500=2万元。根据图示,这100台机床的价值就是:被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20万元+新创造的价值2万元=22万元。如果货币所有者就到此为止,那

14、么,这100台机床的价值同资本所有者最初投入的价值正好相等,整个生产过程就只是价值形成过程,货币所有者将一无所获。显然,货币所有者是不甘心的,他必须有点赚头才行。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他发现付给每个劳动力一天的工资是40元,而他们每天只劳动4个小时,这太不合算了。于是他要求劳动者每天要劳动8个小时,500个劳动者就会生产出200台机床,这时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就是2万元2=4万元,200台机床的价值=20万元2+4万元=44万元,而货币所有者只付出了42万元,价值增殖了2万元。此时的资本生产过程就成了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把增加了的2万元,称为剩余价值。由此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就是由于货币所有者

15、把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使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这也是资本增殖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从上例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其实就是劳动者劳动力的价值。如果新创造的价值正好等于劳动力价值,那就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新创造的价值多于劳动力的价值,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在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之后,我们也就得到了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办法了。货币所有者在经过GWG后获得G或剩余价值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货币所有者在购买劳动力及各种生产资料时

16、,或者在出卖他的商品时,都是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进行的,只不过是由于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所具有的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多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从而使新商品的价值量多于货币所有者的最初投入,因而在流通过程结束后,便出现了一个G。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一天的劳动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从质上看,是剩余劳动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从量上看,是超过原预付货币额的一个增殖额。二、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不变资本,一部分叫可变资本。我们知道,一般的商品生产都必须有两大类生产要素:一大类是如机器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