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谜第一课时课件上课讲义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028739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火之谜第一课时课件上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天火之谜第一课时课件上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天火之谜第一课时课件上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天火之谜第一课时课件上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天火之谜第一课时课件上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火之谜第一课时课件上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火之谜第一课时课件上课讲义(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一妇女,家有婆婆,年事已高。一天,家中包饺子吃,儿子像往常一般,打发媳妇给母亲送饺子,不一会,媳妇回来了,儿子问:“这么快你就送到了?”她面不改色,一本正经地说:“当然送到了呀。婆婆吃得很开心,还夸咱们孝顺呢?”儿子盯着她的眼睛,脑子里闪过几幕她素日对公婆不敬的种种迹象,也怀疑母亲挨饿。又联想到刚才奇迹的一幕,便疾步出门,转过屋后,眼前情景令他血气直冲脑门,差点昏厥倒地。媳妇刚刚送饭的碗盘扣在猪槽内,旁边还有几个被猪咬碎的饺子,他什么都明白了,正准备回家教训媳妇一番,望她改邪归正,免遭天遣。谁知刚一转身,就听见惊雷山崩地裂般在屋顶爆响一声,等跑到院子里一看,媳妇跪在地上眼睛惊恐地瞪着婆婆住的

2、方向,肠肚五脏被炸飞,挂在树上,焦黑似碳。 人们都说那妇女不孝敬婆婆,触怒雷公,遭到天火,一时附近数村人家,老幼男女无不倍加孝顺父母公婆.,在古代的西方那时候他们也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大家考虑一下,你说真的有雷公吗?,你说真的有雷公这一说吗?,富兰克林,你了解富兰克林吗?,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主义者、科学家。1731年在费城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743年组织美国哲学会,1751年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时期参加反英斗争,并参加起草独立宣言。17761785年出使法国,缔结法美同盟。1787

3、年为制宪会议代表,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富兰克林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曾作出贡献,发明了避雷针。,bo,zh,p,(劈开),b,(雷暴),(炸弹),(枪毙),fng,(讽刺),看看谁最棒:,ji,yo,shun,shi,din,(拴住),(揭开),(钥匙),(钥匙),(颠倒),19、天火之谜,读一读:,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来给文章分一下段,概括一下每个段的内容。 3、富兰克林是如何揭开天火这个谜团的呢?请你用简单的几个词语概括一下。,自由读读课文,考虑下面几个问题:,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情。,课文的主要内容:,

4、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 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雷暴之谜。,文章的分段及每段的段意:,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哪些词最能体现人们对雷暴的害怕?,为什么说雷暴是一种可怕的东西?,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的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第一步:注意观察,大胆推测(2-3),富兰克林是如何揭开雷暴之谜的呢?,第二步:风筝实验,揭开雷暴(4-5),第三步:根据原理,发明避雷

5、针(6),学习三、四自然段,想想富兰克林是怎么猜测的?用几句简单的话来说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温馨提示,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注意观察、大胆推测?,早就,都,都,都,熟知的,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不足为奇”和“难以置信”各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不足为奇”说一句话吗?,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

6、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人们会说些什么呢?,想象说话,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怎么做呢?他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选择你们认为最合适的词语填空,并结合课文第4自然段的相关词句,说说这样填的理由。),这是一次 的实验。 (精心准备、危险、成功),这是一次精心准备的实验。,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细铁丝,麻绳,铜钥匙,丝带,这是一次危险的实验。,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

7、,雷电交加。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 “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 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 “之” 字, 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 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实验危险 切勿模仿,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这是一次成功的实验。,“欣喜若狂”怎么理解?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怎样读才能读出富兰克林的心情?,“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想象一下:此时的人们又会说些什么呢?,你见过避雷针吗?它有什么作用?,你有什么谜想解吗?,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课后作业: 1、收集资料,了解避雷针的作用及其可以避雷的原理。 2、练习复述课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