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6 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6032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6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6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6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6 岳麓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同步练习6 岳麓版必修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08山东文综)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2(08天津文综)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检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3(08海南单科)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4(03春季)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门第限制 B

2、 削弱了皇权C有利于选拔人才 D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2007全国文综二)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6(2006天津卷)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7(2007宁夏文综)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 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 D尚书省统

3、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8(2007广东卷单科)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西周实行分封制 西汉设置刺史唐朝实行三省制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 B C D9(04全国三)科举命题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始于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0(2006年江苏卷)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实行糊名法11隋唐三省六部中制定完善了自秦朝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分清了中央与地方机构的不同职权 B.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中央机构分工明

4、确,行政效率提高 D.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12.北宋时期,并称“二府”的是A三省长官和枢密院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三司使和枢密使 D平章政事和枢密使13.“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A汉代 B唐朝 C宋初 D元朝14.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15. 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

5、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二、非选择题16(1999年上海高考题)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家贫弱”的后果。据此回答:(1)这两种看法是否互相矛盾?为什么?(2)请就科举制从隋唐的产生到明清以后衰落的历史,谈谈你对其作用的评价。18.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完善和加强,反映出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轨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请回答:(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和本质是什

6、么?(2分)(2)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其发展趋势怎样?(4)(3)你如何评价这一制度的进步作用和消极影响?(8分)(4)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方面各有何突出特点?(4分)(5)概括指出上述特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4分)(6)上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课时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5 BADBD 610 BBDCB 1115 CBCBB二、非选择题16.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搞清两段引言的含义,前者是肯定科举制的积极作用,后者是抨击其消极作用。在早期阶

7、段,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而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日益显现出来。解答该题要紧紧把握住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科举制。答案:(1)并不矛盾。这两段话是分别对科举制度前期和后期所起不同作用的评价(2)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隋唐建立科举制度,适应了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客观形势,为庶族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限制了新型人才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17

8、.(1)核心: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本质:专制政治(或君主专制制度)(2分)(2)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2分)发展趋势:相权逐步削弱并最终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3) 进步作用:在明清之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具有进步性,表现在:适应了农业社会发展的要求,(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救灾行动,)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与社会安定;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消极作用:明清时期 (封建社会后期)起,消极作作日益显著:助长了官场唯上是从、因循

9、守旧之风和官僚作风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加重了人民负担;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化之风;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性,妨碍了科学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在明清时期,我国社会发展迅速落后于西方国家。(4)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分相权为三,互相牵制;宋太祖从兵权人手,削弱地方权力;明太祖废丞相,亲自掌管六部,君权极端加强。(4分)(5) 唐朝:形成了严密的中央集权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宋朝:铲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但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明朝: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全面走向腐朽。(4分)(6) 趋势:由盛而衰。(1分)3专心 爱心 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