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3.2.27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岳麓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25213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3.2.27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3.2.27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3.2.27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3.2.27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岳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3.2.27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岳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3.2.27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岳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3.2.27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岳麓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7讲中国古代文艺长廊一、选择题1.如图为某青铜鼎中的铭文拓片,图中文字()A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B是周代文字的主要表现形式C是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典范D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解析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排除A;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C;隶书是秦朝统一以后才出现的,排除D;周代文字为青铜铭文,故B正确。答案B2(2011辽宁大连高三测试)如图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散氏盘”,其内所铸的铭文保存了西周时期土地转卖移交制度上的资料。这表明()A该铭文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B该铭文字体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C文字具有记录历史的功能D该铭文字体

2、笔势飞动,意绪狂放解析该铭文是金文,甲骨文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A错误。B明显错误,排除。D是草书的特征。该铭文记录了西周时期土地转卖移交制度,表明文字具有记录历史的功能。答案C3(2011河南实验中学月考)从下图的秦印、汉瓦与画像砖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秦印中的文字多为小篆东汉画像砖反映出当时牛耕的景象汉瓦中多为篆、隶字体文物反映着秦汉时期制瓷业的发展A BC D解析秦印、汉瓦及画像砖与制瓷业无关,瓦属于制陶业,故可以排除。答案C4(2011福建厦门模拟)下列中国古代书法作品中,其字体属于隶书的是() 解析A项属于行书,B项属于楷书,C项属于草书。答案D5(2011新疆乌鲁木齐

3、模拟)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A原始岩画 B山水画C文人画 D风俗画解析元代王冕的墨梅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追求笔墨趣味,这正符合文人画注重意境、借景抒情的画风。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C项。答案C6(2011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文艺淡化了社会实用的功利色彩,更加关注文艺的自身规律和创作技巧,出现了为文艺而文艺的文艺思潮,出现了中国第一批专门探讨文艺问题的著述,是继先秦以来中国文艺发展的第二个转折时期。据这位学者的观点分析,这一时期应该是()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4、时期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他们在艺术上追求主观感受,强调突出个性。答案B7(2011烟台模拟)明清时期绘画的特点包括()个性化鲜明艺术风貌不拘成法风格多样化绘画的实用性和生活化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史实的分析、理解能力。均符合题干要求。应选A。答案A8(2011江苏南京模拟)鲁迅说:“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下列作品符合该时期的有() 解析注意关键词:明代嘉靖前后。西游记属于这个时期的“讲神魔之争的”小说,其他三部出现在清朝。答案

5、D9(2011开封质检)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哪一本书()A全唐诗 B诗经C全汉赋 D元曲赏析解析可采用排除法。据材料句式特点,长短句不一致,可排除A、B、C三项;材料的内容深刻描绘人物的形象和内心的真挚感情,符合元曲的特点。题干中材料出自元代关汉卿的单刀会。答案D10(2011浙江温州十校联考)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

6、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官府对杭州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D杭州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解析A项“开始”一说错误,杭州在隋唐已成为重要城市;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因为材料不能体现资本主义萌芽;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官府将杭州进行区域功能划分;经济可从商业活动中看出,文化可从杭曲大调上看出,最符合题意的即是D项。答案D11(2011江西南昌一模)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

7、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解析材料意思是元代废除科举,知识分子仕途无望,大批知识分子转向戏曲创作,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创作队伍,故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有关。答案B12(2011广东六校联考)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B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解析元朝杂剧俑和京剧脸谱反映的是戏剧的发展。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D项。答案D13新编京剧的伴奏已在传统的锣鼓丝弦中加入

8、了大提琴等西洋乐器,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经过这样的改变,京剧不再姓“京”中国传统乐器本来就有很多是外来的,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外来元素的加入会破坏本土文化历史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旧中有新”同样也是历史的进步和发展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文化传承的认识。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是丰富中华文明的重要因素,不应持反对态度。答案C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 (1)分析材料一、二两类绘画分别属于哪种画种,从材料一、二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历史信息?(2)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图片资料考

9、查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题时要考查文艺与社会背景的关系。答案(1)民间风情画;文人山水画。宋代商业的繁荣、南宋偏安江南。(2)信息:明清时期小说的繁荣;木刻版画盛行。原因: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学需求增加;印刷术不断完善;刻书坊迅速发展;为增加小说、剧本的趣味性,刻书坊用木刻版画作为其中插图。15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

10、、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二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金闾(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出现在哪个时期?(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解析第(1)问考查基础知识;第(2)问考查分析概括能力,注意依据三则材料分别归纳三个原因;第(3)问第一小问考查基础知识,第二小问中明确材料三是娱乐功能,材料四是教化功能;第(4)问对问题进行概括即可。答案(1)北宋。(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9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