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论文鼻鼽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2 文档编号:136018816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敏性鼻炎论文鼻鼽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过敏性鼻炎论文鼻鼽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过敏性鼻炎论文鼻鼽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过敏性鼻炎论文鼻鼽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过敏性鼻炎论文鼻鼽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过敏性鼻炎论文鼻鼽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敏性鼻炎论文鼻鼽论文》-公开DOC·毕业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敏性鼻炎论文鼻鼽论文过敏性鼻炎论文鼻鼽论文过敏性鼻炎论文鼻鼽论文过敏性鼻炎论文鼻鼽论文药灸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摘要】 小儿过敏性鼻炎多以阳郁或阳损为主,治疗应以辛温散寒或温里散寒为主,重在扶阳而非补阳。雷火灸是对普通艾灸的发展和提高,是温阳疗法的合理补充,可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传统疗法之一,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关题词】过敏性鼻炎;鼻鼽。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故其特别容易受到以风邪为首的六淫的侵袭。在过敏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风和寒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特点表现为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且多会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可伴有眼睛

2、痒、耳朵痒、喉咙痒等症状,部分小儿还可伴有鼻出血、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1病因病机对于伴发疾病,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鼻痒难忍,小儿多有不自主抠鼻、揉鼻等动作,当过于频繁或用力过猛之后会造成鼻中隔或前庭黏膜损伤,导致鼻出血;或频繁捏鼻擤涕,由于捏住鼻翼软骨后造成鼻腔狭窄,当擤鼻后气流急速通过鼻前庭,部分不能及时冲出鼻腔的气流就会向鼻咽部返流,受气流压力的影响,咽鼓管被迫打开,加上小儿咽鼓管生理性较短,气流便伴随鼻涕迅速沿咽鼓管冲进中耳,当松开捏鼻手指停止擤鼻后,咽鼓管迅速关闭,被封锁的鼻涕变留存于中耳腔,随着炎症的不断蔓延以及排出受阻,中耳腔出现积液,分泌性中耳炎于是形

3、成;或鼻涕反复倒吸,分泌物反复刺激腺样体或扁桃体,导致两者应激性增大,此时常可伴发鼾症;或鼻腔分泌物反复刺激喉咽黏膜,导致频繁清嗓,出现咽炎表现。每逢夏季,小儿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常出现季节性增长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如今城市家庭环境改善,大多数家庭都安装有空调等制冷设备,小儿的耐受力较差,常常不能耐受暑热,家长出于爱护子女的思想,常随着子女的心意任意室内低温控制,并任其伴随低温空气入睡,给风寒之邪侵袭小儿肌表创造机会,日久后遂出现发热、喷嚏、流涕、咳嗽等症状,部分未能及时痊愈的患者逐渐转入慢性过程,过敏性鼻炎随之产生。加之现今大部分托儿所、幼儿园白天都是空调环境,小儿昼夜难逃寒邪困扰,日久

4、必致阳气内郁或内损,生发不足,表现出寒邪占据原本应当阳气居位的头面官窍的局面,当寒邪久居鼻窍而不去,则过敏性鼻炎便有了产生的基础。2治疗策略针对小儿过敏性鼻炎多为阳气内郁或阳气内损,致使风寒淫于肺及鼻窍的致病特点,在治疗思路上应该以辛温发散为主要治疗方向。其中,辛温者可宣发被郁之阳气,而甘温者可温补被损之阳气。又因鼻与肺相通,肺开窍于鼻,所以温肺即是温鼻,宣肺即是通鼻,辛散即是祛风,温里即是散寒。因小儿具有生机旺盛、发育迅速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肺脏功能会不断充实,其生理功能会不断完善,且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故用温阳一类药物只以“扶阳”即可,无需按阳气亏虚之中老年患者般重用温阳燥热之品。

5、桂枝、麻黄、细辛、防风、荆芥一类祛风散寒之品当为必须,但用量不宜过大;熟附子、干姜一类温里散寒之品亦在臣佐之列,不必超大剂量使用;党参、人参、白术、炙甘草一类健脾养胃之品当为佐使,主要是考虑到小儿脏腑娇嫩,尤以“脾常不足”为突出特点,健脾是为补肺升气,养胃是为增纳厚入,重用则易喧宾夺主,轻剂即是培土生金之意。临床常用处方剂量有两种策略:一种即轻用轻取,如药量多为38g或10g,是考虑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恐重用有所偏伤;另一种即重用分取,药量多为1015g或20g,主要是采取一并煎煮,分次服用的办法,一般一剂分23次服用,其原因是重用药力集中,虽然分服,但是火力纯厚,辛散温阳之力较为突出

6、。前一种方式偏于保守,后一种则并非激进。除药物治疗之外,在传统中医疗法中,外治法也是其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治疗选择。艾灸作为药物治疗的有益补充,无论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还是保健中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对于小儿的纯阳之体来说,灸法的合理运用能够使得其体内被郁之阳及时得解、被损之阳及时得温、被塞之阳及时得通、被困之阳及时得脱。3施灸方法采用艾绒、麝香、防风、苍耳子、黄芪、乌梅、甘草、沉香、木香等中药共制的艾条,其燃烧时,不仅热力远较普通艾条为甚,而且能够借助药物自身的作用渗透组织深部而达到治疗作用。大椎穴位于督脉颈段,是“阳脉之海”由颈上头的起点,若受风寒困扰,小儿阳气不得宣发,久郁则肺寒,涕嚏并行,灸

7、此穴能散寒、补阳、续阳,推动小儿体内生发之阳气顺督脉前行至鼻窍,鼻得阳气充盈则虚寒自散,涕消而嚏止;风门,顾名思义,乃风邪进出之门户,阳气不足之小儿每于此处招风引寒,故灸此穴可祛风寒、实腠理,防风入内,风不得内侵则鼻、肺不受其扰,则鼻痒、喷嚏无由以出;定喘穴与肺相通,用雷火灸灸之可直透肺内,直接起到温肺散寒之作用,肺气得温则嚏气难以上逆。合此三穴温而灸之,可起到温肺散寒、通鼻消嚏、止涕止痒之效。加之此三穴位于颈部偏下,无论寒暑均可随到随灸,避免了天寒宽衣之弊。有学者认为可同时辅以面部迎香等穴灸之以增强疗效,理论上虽然可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小儿常因害怕烧灼面部,配合欠佳,故常舍去不用。至于手法方

8、面,以温和灸和回旋灸结合为主,脊椎双侧穴位同时熏灸,每天一次,每次熏灸1520分钟。注意事项:主要是防止烫伤,故常让小儿选择骑凳正坐位,背对医者,双侧手臂交叉扶于椅凳靠背上或由其长辈迎面抱住以固定体位。一般不采取俯卧位。注意艾条燃点与皮肤的距离,一般保持在24cm处,若小儿诉灼痛强烈则可稍稍放远距离,或近远结合式艾灸。因小儿皮肤娇嫩,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潮红程度,以皮肤微微泛红为宜,不可灸至充血过度或起泡。施灸结束后应让小儿避风慎寒,尤其应该嘱咐患儿待其颈背皮肤渐凉后方可出门,避免立即进入低温空调房间或迎风而立,以免给风寒侵袭之机。参考文献1 王宏.中医耳鼻喉概况m.北京:民卫生出版社,2001,6:465-6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