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12年第二届初中化学 分子和原子竞赛课件.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006504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2012年第二届初中化学 分子和原子竞赛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广西南宁市2012年第二届初中化学 分子和原子竞赛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广西南宁市2012年第二届初中化学 分子和原子竞赛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广西南宁市2012年第二届初中化学 分子和原子竞赛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广西南宁市2012年第二届初中化学 分子和原子竞赛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2012年第二届初中化学 分子和原子竞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2012年第二届初中化学 分子和原子竞赛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说教材分析,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说学法指导,说课内容,说教法分析,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通过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开始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开始初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今后,学生还要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不断深入。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而且还为继续学习原子结构、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方程式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本节教材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题内容计划安排两课时,本节课完成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一、教材分析,2、教学

2、目标,(二)微粒构成物质,课标解读,一、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1)知道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了解分子的基本特性;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在教师的指导和他人的合作下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 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增强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增强协作精神。 (3)让学生感受到世界是物

3、质的,物质具有粒子性;建立“静 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一、教材分析,3、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教法分析,教学方法,情景创设,讨论、归纳法,评价反馈,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三、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分子、原子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过这两个概念。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建立准确的分子概念是比较困难的。但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的时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

4、分子特性的认识。,三、学法指导,2、学法指导: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讨论及总结。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自已发现长处和不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四、教学程序,四、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2、思考交流 引出特性,4、趣味实验 激发兴趣,5、活动探究 再获新知,3、引导探究 培养能力,6、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7、总结评价 形成体系,8、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四、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5、,2、思考交流 引出特性,4、趣味实验 激发兴趣,5、活动探究 再获新知,3、引导探究 培养能力,6、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7、总结评价 形成体系,8、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1、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为什么作者一进门就能闻到远处荷花的香味呢?,【课堂引入】,【教师设疑】,香气的微粒,蔗糖 的微粒和水的微粒科学 家称它们为“分子”,放大1000万倍的酒精分子,苯分子的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扫描隧道显微镜,科学技术 提供证据,2、思考交流 引出特性,1、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2、思考交流 引出特性,4、趣味实验 激发兴趣,5、活动

6、探究 再获新知,3、引导探究 培养能力,6、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7、总结评价 形成体系,8、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学生思考: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 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这些用肉眼看不 到的微观粒子有何特性呢?,2、思考交流 引出特性,南宁德天瀑布,不算不知道,1滴水中大约有1.6710 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6710 个乓乒球,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数完?,21,31773,3 万 年,21,四、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2、思考交流 引出特性,4、趣味实验 激发兴趣,5、活动探究 再获新知,3、引导探究 培养能力,6、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

7、7、总结评价 形成体系,8、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3、引导探究 培养能力,实验探究一:氨分子的扩散,实验探究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讨论交流: 氨分子的扩散说明分子有什么特点呢?,讨论交流: 品红在水中的扩散说明分子有什么特点呢?,四、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2、思考交流 引出特性,4、趣味实验 激发兴趣,5、活动探究 再获新知,3、引导探究 培养能力,6、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7、总结评价 形成体系,8、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4、趣味实验 激发兴趣,趣味实验:“两瓶生烟”,将提前分别蘸有少量浓盐酸和浓氨水的集气瓶口对口叠放,然后抽掉玻璃片,观察现象。,四、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8、2、思考交流 引出特性,4、趣味实验 激发兴趣,5、活动探究 再获新知,3、引导探究 培养能力,6、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7、总结评价 形成体系,8、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5、活动探究 再获新知,实验探究三:将50 mL品红溶液与5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 积有什么变化?,5、活动探究 再获新知,实验探究四:“比力气”:一位男同学推装有20mL品红溶液的注射器活塞,一位女同学推活塞起始位置在20mL刻度的活塞,直到推不动为止,请告诉同学们推动的结果!,5、活动探究 再获新知,学生分组讨论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四、教学程序,1、

9、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2、思考交流 引出特性,4、趣味实验 激发兴趣,5、活动探究 再获新知,3、引导探究 培养能力,6、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7、总结评价 形成体系,8、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6、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学生思考、讨论: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2、为什么可以将氧气加压装在钢瓶中? 3、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来。 4、为什么人们常把湿衣服要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四、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2、思考交流 引出特性,4、趣味实验 激发兴趣,5、活动探究 再获新知,3、引导探究 培养能力,6、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7、总结评价 形成体系,8、练

10、习巩固 提高能力,7、总结评价 形成体系,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疑问? 2、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方法? 3、学完本课题你还有哪些收获、启示与发现,四、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2、思考交流 引出特性,4、趣味实验 激发兴趣,5、活动探究 再获新知,3、引导探究 培养能力,6、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7、总结评价 形成体系,8、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8、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走近中考,【 2006年宁夏中考第5小题】,1、“沙枣子花开哎香万里”,这是宁夏花儿中的唱词。这句唱词说明 ( ),A,沙枣花的分子体积很大,沙枣花的分子质量很大,沙枣花的分子分裂成原子,沙枣花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11、,恭喜你答对了!,D,B,C,D,8、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走近中考,【 2003年宁夏中考第3小题】,2、春天,人们站在槐树旁能闻到槐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分子分裂成原子,分子的体积变大,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的质量很大,你真棒!加油!,B,B,C,D,奥赛链接,3、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由硅原子构成)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子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上述操作中没有任何变化 B、这两个汉字当时是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C、此技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已进入了操纵原子的阶段,8

12、、练习巩固 提高能力,BD,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体现的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板书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更清晰的印象。,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特性 (1)、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六、教学反思,回顾这堂课的教学,多媒体得到有效利用,收效明显,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1、教学导入:我设计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开篇内容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难道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还和我们学习的化学有关?创设这样的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

13、学习兴趣。 2、通过幻灯片展示计算数1滴水中水分子个数的过程,学生们发出了惊叹的声音,这说明学生真实地感到分子的体积之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增加了“瓶中生烟”和“比力气”两个趣味实验,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了分子的特性。 4、本节课,学生分组实验设计的还远远不够,放得不够开。分子内容讲得多,原子讲得少,让部分学生误认为原子并不具备分子的特性。,六、教学反思,总之,课件资源的运用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于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分子的有关知识,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提高了课堂效率,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基本达到了设计意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顺利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微观想像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今后理解化学问题打好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